孩子從很小開始就不停的流口水,到現在1歲7個月情況都沒改善,是那里出了問題。孩子從很小開始就不停的流口水,到現在1歲7個月情況都沒改善。聽他奶奶說,孩子他爸小時候也是這樣,直到2歲。這會遺傳嗎?我有一舊同事的鄰居也是這樣不停的流口水,而醫院檢查的結果是腦出了問題。我基本上每3個月帶孩子去醫院做一次身體檢查,對上一次是1歲3個月時,當時做了智力評估,結果是適應能力與模仿能力都可以,但操作能力慢了1個半月。家人很不相信這個評估,認為一個陌生人用不到半小時的觀察所做的評估不可盡信,當時導師拿出一些智力玩具在他面前試范一次就要他跟著做,而這些玩具他之前是從來沒玩過的,所以有很多都沒有做到導師的要求。而在家人眼里小孩是很聰明的。而讓人擔心的是當時給他做了一個‘軀體感覺誘發電位’結果是:軀體感覺誘發電位雙皮層電位末引出。孩子的智力有問題嗎?依我的觀察他與同齡的孩子沒什么分別,有時還很滑頭。(我住的附近幾棟樓有3個孩子與他的年齡相近,都是相差2天到20天)
熱心網友
小孩流涎 有的小孩口腔的吞咽協調功能發育得不是很完善,在逐漸發育過程中也會出現流涎。小孩流涎現象目前沒有特殊的藥物治療,但可以進行口腔運動操訓練。如果是生理性流涎,家長不必太擔心,這是正常的,隨著小孩年齡的增長,就不會流涎了。 中醫認為,脾之液為涎,廉泉為津液之通路,脾胃虧虛,收納失常,或脾胃熱,廉泉不能制約,均可致小兒流涎不止,故當以健運脾胃,運化水濕為治。...
熱心網友
小孩流涎 有的小孩口腔的吞咽協調功能發育得不是很完善,在逐漸發育過程中也會出現流涎。小孩流涎現象目前沒有特殊的藥物治療,但可以進行口腔運動操訓練。如果是生理性流涎,家長不必太擔心,這是正常的,隨著小孩年齡的增長,就不會流涎了。 中醫認為,脾之液為涎,廉泉為津液之通路,脾胃虧虛,收納失常,或脾胃熱,廉泉不能制約,均可致小兒流涎不止,故當以健運脾胃,運化水濕為治。 療方: 1.山藥粉、玉米粉各30克,煮為粥糊服食,每日1-2次; 2.苡米、扁豆各30克,煮為稀粥服食,或與大米同煮服食; 3.吳萸適量,研為細末,米醋調為稀糊狀,外敷肚臍孔處,每日1換,連續3-5天; 4.吳萸適量,研為細末,加米醋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于雙足心涌泉穴,每日1換,連續3-5天。附子、或天南星、或肉桂亦可。 5.明礬15-20克,研為細末,用開水化開,再加溫水適量降至38-40度左右時,水量以浸沒足背為佳(浸腳容器不宜過大,以恰好容下雙足為佳)每日1次,每次15-20分鐘,連續3天。
熱心網友
不用管,很快就沒有是了。
熱心網友
不排除智力障礙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