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有這種癥狀,其機理是什么,如何治療?

熱心網友

引起神經衰弱的病理機制很復雜,盡管國內外精神病學家對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關于引起神經衰弱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明朗。經過眾多精神病學家的調查研究,一般認為神經衰弱與下列三個因素密切相關。    (1)誘發因素    主要是指導致神經衰弱的各種社會心理因素。盡管精神醫學的學派很多,但對精神應激與神經衰弱關系的看法,卻有共識。普遍認為,各種引起神經系統功能過度緊張的社會心理因素,都會成為本...

熱心網友

引起神經衰弱的病理機制很復雜,盡管國內外精神病學家對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關于引起神經衰弱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明朗。經過眾多精神病學家的調查研究,一般認為神經衰弱與下列三個因素密切相關。    (1)誘發因素    主要是指導致神經衰弱的各種社會心理因素。盡管精神醫學的學派很多,但對精神應激與神經衰弱關系的看法,卻有共識。普遍認為,各種引起神經系統功能過度緊張的社會心理因素,都會成為本病的促發因素。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社會工業化、人口城市化、居住稠密、交通擁擠、競爭激烈、失業、下崗、個人收入的懸殊,社會存在的某些不良現象等都會使人們的精神緊張。發生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事件,若發生過多,變遷甚大,也會讓人牽腸掛肚,如股民對股票的漲跌,若過于投入,也會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最終引起神經衰弱。    長期的精神或心理創傷,如家庭糾紛,婚姻不幸,失戀,鄰里關系緊張等,也會使人們精神過于緊張,心理負荷過重而出現神經衰弱。大量的調查研究表明,神經衰弱的患者發病前一年內經歷的生活事件的頻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腦力活動時間過長,學習負擔過重,尤其是學習成績不好,重大考試受挫時,常常會造成神經負擔過重,成為學生神經衰弱的重要原因。    現代研究表明,精神刺激可造成內分泌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如驚恐的刺激可促進腎上腺素的釋放,從而出現心率加快,面紅汗出,血壓升高等。這些內環境的變化有可能造成大腦功能紊亂,所以腦電活動也有異常。    (2)易感素體因素    辯證法告訴我們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生變化的條件。神經衰弱發病也是如此,為什么在同樣的生活、工作環境下,有的人患神經衰弱,而多數人都不會。這里就有一個易感素體因素,包括遺傳和人格類型、年齡、性別等因素。    神經衰弱與人的性格有很大關系,一般認為,性格內向、情緒不穩定者,多表現為多愁善感;焦慮不安、保守、安靜等特點,易患神經衰弱。他們往往是什么特殊的興趣愛好也沒有,幾乎沒有很高興的時候。信仰養生之道,愛吃補品,對改變生活習慣很敏感,過分注意自身的感覺,喜歡看醫書,容易受醫書影響而感到不適。巴甫洛夫認為,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屬于弱型和中間型的人,易患神經衰弱。這類個體往往表現為孤僻、膽怯、敏感、多疑、急躁或遇事容易緊張等。    (3)維持因素    指患者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及個體病后附加的反饋信息,使疾病形成惡性循環,遷延不愈。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納粹集中營被長期拘役的幸存者們,幾乎百分之百地患有焦慮、抑郁、緊張、失眠等神經癥癥狀。如一個人搬遷到一個語言不通,習慣不一樣的地方,也可使他產生不良的心理反應,有些還會產生神經衰弱。工業化和都市化的發展,也使神經衰弱的患病增加,如臺灣1946-1948年神經癥患病率為1.2‰15年之后上升到7.8‰。其中包括神經衰弱患者也在增加。    總的來說,神經衰弱的病因和發病機理仍未完全清楚。但多數精神病學家認為是由于心理社會應激超過了病人所能承受的能力,神經功能過于緊張引起的,這就涉及到社會、家庭環境心理、性格等諸多內容。神經衰弱主要有以下五大類癥狀: (1)易興奮 學習、交談、文娛活動都引起精神興奮,不能控制。學習過程中回憶和聯想特別多,所以注意力不能集中。對周圍的強光、噪音和擁擠尤其敏感,往往因為一點小刺激而驚恐得心跳、冒汗,常因此莫名其妙遷怒于別人,但吵完后很快又感到內疚、自責。 (2)易疲勞 看書、讀書時間稍久就感到頭痛、頭昏和腦子發木。看書時抓不住中心意思,記憶力減退,學習效率也明顯下降。患病少年有時想拼命努力,有時甚至用冷水澆頭、喝咖啡和濃茶等方式試圖集中注意力,但明顯力不從心。 (3)易頭痛 頭痛表現為緊張性頭痛,即學習時往往加重,休息后明顯減輕。而痛,則大多無固定部位,有時頸部有發僵感,有時則像被重物擊中過,昏昏沉沉,有時則像戴了“緊箍咒”,但一般還是能忍受,睡后起來顯著減輕。 (4)易失眠 主要是入睡困難,易驚醒,醒后難再入睡。常作夢多且大多是惡夢,所以睡不好,睡了也不解乏。 (5)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大多有厭食、月經不調、心慌、心跳、血壓偏高或偏低等癥狀表現。 具體到個體,癥狀表現各種各樣,有輕有重,通常上述2和3兩項為主要癥狀。 那么,青少年神經衰弱是怎么產生的呢? 神經衰弱的關鍵引發原因是學習疲勞,用腦過度而休息恢復不好。同時與學習方法不當,心理負擔有很大關系。 有些少年在過重的學習負擔下,連續加班加點,犧牲休息時間,造成持續的精神過度緊張和疲勞;有些少年志氣高,在學習上敢迎難而上,但實際上負擔和難度都超過了自己的能力,所以常難以完成自己給自己規定的任務,由此加大思想負擔;有些少年不會合理安排時間,不懂得學習和放松的重要性,加快疲勞產生;還有的少年學習內容安排雜亂,一會兒想起這門,一會兒又匆忙開始另一門,短時內緊張刺激過大,很快造成用腦過度;另有少年是在家庭和學校壓力下被迫學習,興趣不大,但又不得不去完成,心理壓力重,怨氣大,也是造成神經衰弱的重要原因。患病少年通常在性格和情緒發展方面存在弱點,比如比較主觀、任性、急躁、過于要強;還有的人比較自卑、多疑和懦弱、內向。 (三)、指點迷津 1、神經衰弱的預防 預防的關鍵是針對主要病因──學習疲勞而搞好腦衛生,其中核心措施就是合理安排作息制度。主要從以下5方面入手: ①學習時間,每日總學習時間小學不超過6小時,初中8小時,高中9小時,特別要避免連續開夜車的習慣。 ②課外活動,每天應有1小時左右的課外活動,或鍛煉,或參加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盡量在戶外進行。 ③休息因素,充分利用課間10分鐘,盡量到戶外進行活動性休息。 ④睡眠因素,合理的睡眠是促進神經發育,防止大腦皮層衰竭的最積極措施,每天至少保證8小時睡眠。 ⑤膳食因素,科學地安排好每天飲食,特別要吃好吃飽早餐,多吃優質蛋白以及蔬菜、水果和硬果類食品。 2、神經衰弱的自我調節 (1)通過心理咨詢,減輕心理負擔,堅定治愈本病的信心。 (2)通過呼吸控制法加以調節。呼吸法有: ①深呼吸法,做到深長緩慢,腹部上下起伏,注意體會呼吸時的聲音和軀體越來越松弛的感覺。 ②嘆氣法,站立或坐著深嘆一口氣,然后讓新鮮空氣自然地進入肺部。 ③拍打呼吸法,直立,兩手自然垂直,慢吸氣,后用兩手指尖或手掌輕敲打胸部各部位,呼氣時適當用力一點一點間歇地吐。 ④交替呼吸法,即堵住一側鼻孔吸氣,換堵一側呼氣,反復10-30次。 (3)通過自我暗示法加以自我調節。比如在睡前,主要通過言語暗示,放松身體各部位。注意切勿速度過快或漫不經心。催眠的暗示語可以是:“我的全身輕松了,困乏了……我的全身都充滿了倦意,手腳已無力動了,我很想睡了……我的眼睛已睜不開了,我真想閉上眼睡一覺了……我很快就會睡著了……濃濃的睡意籠罩了我,我要睡了,要深深地睡一覺了……我要睡了,我馬上就要熟睡了……”注意千萬別去想這暗示語是否有道理或有作用,只要跟著做就行了。 (4)音樂治療。根據自己的癥狀情況和條件,選用一些古典式輕音樂曲,或清晨,或下午作業疲勞時,或入睡前,邊休息邊聽聽輕音樂(盡量不要用迪斯科之類樂曲),常有消除疲勞和緊張,減輕心理壓力及娛樂身心等一舉多得之效。需要提醒的是,聽音樂時間要合理,不要過長,同時音量也不要過重,否則,恰得其反。 (四)、名言自勉 不管一切如何,你仍然要平靜和愉快。生活就是這樣,我們也就必須這樣對待生活,要勇敢、無畏、含著笑容地--不管一切如何。

熱心網友

神經衰弱是一種神經癥性障礙,主要表現為精神容易興奮和腦力容易疲乏,情緒煩惱,入睡困難。有的病人還表現為頭痛、頭昏、眼花、耳鳴、心悸、氣短、陽痿、早泄或月經紊亂。 神經衰弱是一種輕度的精神病,是神經癥的一種。 癥狀病因 神經衰弱的病因,目前認為可能與大腦過度緊張或情緒的長期壓抑有關。研究還發現,那些在性格上表現不太開朗,敏感多疑,依賴性強,膽...

熱心網友

神經衰弱是一種神經癥性障礙,主要表現為精神容易興奮和腦力容易疲乏,情緒煩惱,入睡困難。有的病人還表現為頭痛、頭昏、眼花、耳鳴、心悸、氣短、陽痿、早泄或月經紊亂。 神經衰弱是一種輕度的精神病,是神經癥的一種。 癥狀病因 神經衰弱的病因,目前認為可能與大腦過度緊張或情緒的長期壓抑有關。研究還發現,那些在性格上表現不太開朗,敏感多疑,依賴性強,膽小,自卑或任性,急躁,克制自己能力較差的人尤其容易在各種壓力下患病,可見病人本身的個性特點也是發病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某些環境因素,比如居住或工作條件不理想,過份擁擠,雜亂,噪聲,日夜倒班等等也可以成為神經衰弱發病的誘發因素。 癥狀表現 一、衰弱癥狀  這是本病常有的基本癥狀。患者經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腦,或腦力遲鈍,肢體無力,困倦思睡,特別是工作稍久,即感注意不能集中,思考困難,工作效率顯著減退,即使充分休息也不足以恢復其疲勞感。很多患者訴述做事丟三拉四,說話常常說錯,記不起剛經歷過的事。  二、興奮癥狀  患者在閱讀書報或收看電視等活動時精神容易興奮,不由自主的回憶和聯想增多:患者對指向性思維感到吃力,而缺乏指向的思維卻很活躍,控制不住;這種現象在入睡前尤其明顯,使患者深感苦惱。有的患者還可對聲光敏感。   三、情緒癥狀  主要表現為容易煩惱和容易激惹。煩惱的內容往往涉及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感到困難重重,無法解決。另一方面則自制力減弱,遇事容易激動:或煩躁易怒,對家里的人發脾氣,事后又感到后悔;或易于傷感、落淚。約1/4的患者存焦慮情緒,對所患疾病產生疑慮,擔心和緊張不安;例如,患者可因心悸、脈快而懷疑自己患了心臟病,或因腹脹,厭食而擔心患了胃癌,或因治療效果不住而認為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癥。這種疑病心理,可加重患者焦慮和緊張情結,形成惡性循環。另有約40%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現短暫的、輕度抑郁心境,可有自責,但一般都沒有自殺意念或企圖。有的患者存在怨恨情緒,把疾病的起因歸咎于他人。  四、緊張性疼痛  常由緊張情緒引起,以緊張性頭痛最常見。患者感到頭重、頭脹、頭部緊壓感,或頸項僵硬;有的則訴述腰酸背痛或四肢肌肉疼痛。  五、睡眠障礙  最常見的是入睡困難、輾轉難眠,以致心情煩躁,更難入睡。其次是訴述多夢、易驚醒,或感到睡眠很淺,似乎整夜都未曾入睡。還有一些患者感到睡醒后疲乏不解,仍然困倦;或感到白天思睡,上床睡覺又覺腦子興奮,難以成眠,表現為睡眠節律的紊亂。有的患者雖已酣然入睡,鼾聲大作,但醒后堅決否認已經睡了,缺乏真實的睡眠感。這類患者為失眠而擔心、苦惱,往往超過了睡眠障礙本身帶來的痛苦;反映了患者的焦慮心境。  六、其他心理生理障礙較常見的如:頭昏、眼花、耳鳴、心悸、心慌、氣短、胸悶、腹脹、消化不良、尿頻、多汗、陽萎、早泄或月經紊亂等。這類癥狀雖缺乏特異性,也常見于焦慮癥.抑郁癥或軀體化障礙,但可成為本病患者求治的主訴,使神經衰弱的基本癥狀掩蓋起來。 治療方法 在美國,神經衰弱的概念已經消失,其中90%以上被歸為抑郁癥。美國在中國湖南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被診斷為神經衰弱的病人(最常見的癥狀是頭痛、失眠、頭暈、記憶衰退或喪失、焦慮、虛弱和精力喪失),93%符合臨床抑郁癥的診斷標準。  如果你得了抑郁癥,或得了"神經衰弱",應該到正規醫院心理門診或精神科,而不是到內科,接受治療,否則,很可能耽誤病情。

熱心網友

病因:   人類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 ,在機體各項活動中起主導作用。而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具有相當高的耐受性,一般情況下并不容易引起神經衰弱或衰竭。在緊張的腦力勞動之后,雖然產生了疲勞,但稍事休憩或睡眠后就可以恢復,但是,強烈緊張狀態的神經活動,一旦超越耐受極限,就可能產生神經衰弱。 發病機理:   神經衰弱主要是各種原因造成大腦皮質內抑制過程的弱化。因為內抑制過程在人類種族...

熱心網友

病因:   人類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 ,在機體各項活動中起主導作用。而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具有相當高的耐受性,一般情況下并不容易引起神經衰弱或衰竭。在緊張的腦力勞動之后,雖然產生了疲勞,但稍事休憩或睡眠后就可以恢復,但是,強烈緊張狀態的神經活動,一旦超越耐受極限,就可能產生神經衰弱。 發病機理:   神經衰弱主要是各種原因造成大腦皮質內抑制過程的弱化。因為內抑制過程在人類種族的發展和個體發生上興奮過程發生的晚,因而是比較脆弱的,在高級神經活動過度緊張甚至失調或伴有其他有害因素時(如;軀體其他疾病),它不僅容易受到損害,而且常常最先受到損害,表現為興奮過程相對亢進即神經衰弱的早期階段。此時,病人的自制能力減低,一些平時能夠控制不該流露出的情緒及情感反應會失控表現出來,如;易激惹、不穩定。興奮性釋放增加了神經細胞能量的消耗,而且,使高級神經活動的興奮--抑制規律紊亂。另外,由于內抑制過程的減弱,又使神經細胞恢復能力減低,造成神經細胞能量減少和衰竭性增高。所以,臨床上病人易興奮,衰竭的也就快。 癥狀體癥:  1.易興奮、易激惹。 2.腦力易疲乏,如看書學習稍久,則感頭脹、頭昏;注意力不集中。 3.頭痛、部位不固定。 4.睡眠障礙,多為入睡困難,早醒,或醒后不易再入睡,多惡夢。 5.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可心動過速、出汗、厭食、便秘、腹瀉、月經失調、早泄。 6.繼發性疑病觀念。 診斷依據:  1.存在導致腦功能活動過度緊張的社會心理因素。  2.具有易感素質或性格特點。   3.臨床癥狀以易興奮,腦力易疲乏,頭痛,睡眠障礙,繼發焦慮等。   4.病程至少3個月,具有反復波動或遷延的特點,病情每次波動多與精神因素有關。   5.全面體格檢查,包括神經精神檢查或其他必要的各項檢查,確能排除其他軀體疾病或早期精神病者。 治療原則:   1.心理療法為主。   2.輔以藥物治療。   3.輔以物理或其他療法。 療效評價   1.近愈: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消失,自覺良好;能恢復病前工作能力和生活。   2.好轉: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基本消失;能從事腦力和體力活動。   3.未愈: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基本無變化。 專家提示   神經衰弱有被過濫診斷的傾向,因此神經衰弱滿天飛,而實際上是極少的。當一些患者被戴上神經衰弱而久治不愈時,需考慮有否將焦慮性神經癥、抑郁性神經癥等誤診為神經衰弱之可能。因為象焦慮性神經癥及抑郁性神經癥同樣具有神經衰弱的某些癥狀如失眠、疲勞、多夢、記憶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等。神經衰弱一般采用中西醫藥綜合性治療,以鎮靜安神及解釋支持性心理治療為主。治療時使患者獲得充分休息,是治愈的最重要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