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4天了,今晚突然腹瀉,2小時內拉了6次,并且含水很多,怎么辦?急寶寶昨天還好好的,從今天開始有點腹瀉,沒想到晚上12點開始腹瀉,現在2小時一共腹瀉6次了,每次都大便少,水多,腹瀉時伴有普拉普拉的聲音,怎么辦?
熱心網友
以下資料僅做參考,必要時還是要上醫院看醫生,不過這些資料對你以后還是會有幫助的. 祝你的寶寶健康成長! 小兒腹瀉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腹瀉和嘔吐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臨床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如水樣,或夾有不消化食物為主證。小兒腹瀉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瀉,前者包括腸炎、痢疾和霍亂;后者也稱消化不良或單純性腹瀉。分輕、中、重三型: ...
熱心網友
以下資料僅做參考,必要時還是要上醫院看醫生,不過這些資料對你以后還是會有幫助的. 祝你的寶寶健康成長! 小兒腹瀉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腹瀉和嘔吐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臨床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如水樣,或夾有不消化食物為主證。小兒腹瀉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瀉,前者包括腸炎、痢疾和霍亂;后者也稱消化不良或單純性腹瀉。分輕、中、重三型: (1)輕型,無脫水及中毒癥狀,僅大便次數略為增多。 (2)中型,有輕至中度脫水或有輕度中毒癥狀。大便次數每天10次以內,稀薄呈黃或黃綠色,水樣或蛋花湯樣,伴有發熱。 (3)重型,腹瀉每日超過10次,有重度脫水或有明顯的中毒癥狀。治療原則包括調整和限制飲食,減少胃腸道負擔;控制腸道內外感染,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和加強護理,防止并發癥。預防:應注意合理喂養,飲食衛生。在急性水瀉期間,應根據泄瀉輕重,禁食8~12小時,可少量多次喝些糖鹽水。飲食以清淡、稀軟、少渣、少油、容易消化為原則。 中醫治肌無力肌肉萎縮! 讓口腔潰瘍不再復發 談甲亢病的防與治 治療皮炎、濕疹、蕁麻疹 中醫認為小兒脾胃薄弱,抵抗力低下,常因外感風、寒、暑、濕邪氣,內傷飲食,或飲食不潔而致脾胃運化功能失調發生泄瀉。臨床分型如下: (1)傷食泄瀉,癥見突然腹痛腹瀉,瀉后痛減,瀉下物形如敗卵,或有不消化奶瓣或食物,噯氣酸臭,或欲嘔吐,夜臥不安,舌苔厚膩或微黃,脈滑。治宜消食導滯。 (2)濕熱泄瀉,多發于夏秋季節,癥見突然腹痛泄瀉,瀉下稀水樣或帶粘液樣便,臭穢,口干煩躁,小便黃少,肛門周圍發紅,舌質紅,舌苔色黃厚膩,脈滑數。治宜清熱利濕止瀉。 (3)脾虛泄瀉,癥見久瀉不愈,大便稀溏,或見食后作瀉,色淡不臭,或大便時溏時瀉,面色黃白,神疲倦怠,形體消瘦,睡臥露睛,唇舌色淡,舌苔白或少苔,脈沉緩。治宜補氣健脾。 (4)虛寒泄瀉,癥見大便清稀,甚則完谷不化,腹中寒痛,腹脹腸鳴,面黃肌瘦,四肢不溫,小便清長,舌質淡、苔薄白,脈沉遲。治宜溫中散寒止瀉。 方1 藕楂泥 組成:山楂5枚,藕粉適量。 用法:山楂煮后去皮及核,用紗布過濾,加入藕粉中,拌勻,食用。 功效:消食化積。 主治:小兒腹瀉因貪吃油膩而引起。 來源:王明陵,等.疾病食療900方.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0,9 方2 焦米湯 組成:大米適量。 用法:清潔的米炒成黃色,按1:10比例,加水煮45分鐘至1小時,過濾后頓服。 功效:消食止泄。 主治:小兒腹瀉,腹脹,納差,夜寐不安者。 附注:焦米湯熱量極低,湯中淀粉變為糊精,易于消化,火炒后一部分變為炭,有吸附作用。 來源:王明陵,等.疾病食療900方.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0,9 方3 稀釋牛奶 組成及用法:新生兒或消化功能弱者:鮮牛奶2份、水1份。15天的嬰兒:鮮牛奶3份、水1份。20~30天嬰兒:鮮牛奶4份、水1份。常法喂服。 功效:補虛益胃生津。 主治:適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或輕度腸道感染而引起的腹瀉。 附注:稀釋可使牛奶中酪蛋白的濃度減低,凝塊變小。 來源:民間驗方。 方4 焦奶糕 中醫治肌無力肌肉萎縮! 讓口腔潰瘍不再復發 談甲亢病的防與治 治療皮炎、濕疹、蕁麻疹 組成:嬰兒奶糕。 用法:嬰兒奶糕,做成細粉,炒成焦黃色。按一塊奶糕8克加水45毫升、糖2克食用。 功效:消食止瀉。 主治:適用于限制乳糖的病兒,如因病毒性腸炎引起的乳糖酶缺乏性腸炎等。 來源:路新國,等.中國飲食保健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137 方5 赤豆鶉蛋湯 組成:鵪鶉蛋2個,赤小豆適量。 用法:共煮,吃蛋喝湯,早晚各1次。 功效:健脾止瀉。 主治:脾虛泄瀉,納差,腹脹,腹痛者。 來源:梅瑪力,等.中醫小兒食物保健療法.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89,145 方6 鮮香椿葉飲 組成:香椿鮮葉90克。 用法:香椿鮮葉洗凈,人鍋加水2碗煎煮至1碗。每天1劑,每次1小碗,上下午各1次。 功效:理氣澀腸。 主治:濕熱泄瀉,突然腹痛,瀉下稀水樣或粘液便,口干煩躁,小便黃短者。 附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香椿煎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 桿菌;傷寒桿菌等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和殺滅作用。 來源:游新建,等.家常萊治療常見病.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22 方7 健脾消食蛋羹 組成:山藥3克,麥芽3克,茯苓3克,山楂4克,蓮子肉3克,雞內金6克,檳榔3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每次5克,加雞蛋1個調勻蒸熟,再加適量食鹽或白糖服,每日1—2次。 功效:補脾益氣,消食開胃。 主治:脾胃虛弱,食積內停,食少難消,脘腹脹痛,大便溏瀉,脈象虛弱等;或小兒疳積。 來源:雷載權,等.中國食療學·實用食療方精選.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8,135 方8 煅豬骨粉 組成:豬骨。 用法:豬骨煅粉。1~2歲每次1.5~2克,3—4歲每次2—3克,開水送服,日服3次。 功效:健胃止瀉。 主治:脾胃虛弱腹瀉,納差,食后脹滿,形體消瘦者。 來源:梅瑪力,等.中醫小兒食物保健療法.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89,145 方9 馬齒莧飲 組成:鮮馬齒莧50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3次。 功效:清熱除濕止瀉。 主治:濕熱泄瀉,瀉下物呈稀水樣,口干口臭,煩熱者。 來源:梅瑪力,等.中醫小兒食物保健療法.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89,146 方10 鮮馬齒莧大蒜飲 中醫治肌無力肌肉萎縮! 讓口腔潰瘍不再復發 談甲亢病的防與治 治療皮炎、濕疹、蕁麻疹 組成:鮮馬齒莧30克,大蒜15克。 用法:鮮馬齒莧洗凈切碎人鍋,加水適量,煎水1小碗,沖人搗爛的大蒜泥5克,過濾得汁。每日2次,每次用生大蒜5克搗爛與本飲一并吞服。 功效:清利濕熱,涼血止痢。 主治:濕熱泄瀉,瀉下粘液樣便,發熱口干者。 附注:大蒜素有強烈的殺菌作用,對葡萄球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炭疽桿菌、霉菌等致病菌都有殺滅作用。馬齒莧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特別是對痢疾桿菌的作用很強。因此,本飲對急性腸炎有一定療效。 來源:游新建,等.家常菜治療常見病.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21 方11 紅蘿卜煎 組成:紅蘿卜250克,茶葉15克。 用法:加少許紅糖同煎服。 功效:清熱止瀉。 主治:濕熱泄瀉,發熱口干,瀉下粘液樣便,小便短赤者。 來源:民間驗方。 方12 山藥泥 組成:淮山藥500克。 用法:山藥洗凈,切成薄片,蒸或加少許水煮爛,用細篩濾過。佐食,1日3次。 功效:健脾溫腎。 主治:脾胃虛寒,表現為慢性遷延型腹瀉,腹部隱痛,喜溫喜按,舌淡者。 來源:王明陵,等.疾病食療900方.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0,9 方13 姜粥 組成:炮姜5克,大米30克。 用法:共煮粥,熟后去姜,加鹽或加糖食。 功效:溫中止吐瀉。 主治:虛寒泄瀉,腹中冷痛,喜按喜溫,泄瀉如水樣。 來源:王慕同.大眾藥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149 方14 糯米固腸粥 組成:炒糯米30克,淮山藥15克。 用法: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許。加糖或鹽食。 功效:固腸止瀉。 主治:虛寒瀉,腹中隱痛,喜熱,口不渴,瀉下水樣便者。 來源:梅瑪力,等.中醫小兒食物保健療法.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89,146 方15 蓮實粥 組成:蓮子、芡實各5—20粒,糯米200克。 用法:蓮子、芡實煮爛以紗布過濾去渣,加入糯米煮成稀粥。 功效:補脾養胃。 主治:小兒久瀉恢復時期。 來源:王明陵,等.疾病食療900方.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0,9 文章來源:華夏醫藥健康
熱心網友
這么小的寶寶,不能自行用藥,應馬上就醫.
熱心網友
這個你可以通過自己吃點止腹瀉的藥(通過喂奶可以傳到寶寶體內)或者直接喂他吃藥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