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哮喘有熱喘、寒喘等.好多治療方都有針對性,我想問各位高手,哮喘應該怎樣分類?怎么鑒別?

熱心網友

您好,您說的沒錯,從中醫理論上可分為熱和寒。具體的分類方法幾十年來,世界各國哮喘病學家對哮喘病加和發病機理認識不同,病理生理學觀點的差異和認識角度不同,因此有關哮喘的分類仍有較大的爭議。四十年代初期Rackeman提出將哮喘分為外源性哮喘與內源性哮喘,此后成為國際上較為公認的主要分類方法。 1. 外源性哮喘 包括變應性哮喘(也稱過敏性哮喘)、職業性哮喘、藥物性哮喘和食入性哮喘...

熱心網友

您好,您說的沒錯,從中醫理論上可分為熱和寒。具體的分類方法幾十年來,世界各國哮喘病學家對哮喘病加和發病機理認識不同,病理生理學觀點的差異和認識角度不同,因此有關哮喘的分類仍有較大的爭議。四十年代初期Rackeman提出將哮喘分為外源性哮喘與內源性哮喘,此后成為國際上較為公認的主要分類方法。 1. 外源性哮喘 包括變應性哮喘(也稱過敏性哮喘)、職業性哮喘、藥物性哮喘和食入性哮喘等,近年來也常把運動性哮喘歸為外源性。外源性哮喘中絕大多數患者有特應性素質或有家庭過敏史,常常伴有過敏性鼻炎、濕疹和麻疹等過敏性病史,病人氣道呈高反應性。 2. 內源性哮喘 包括感染性哮喘、月經性哮喘、妊娠性哮喘及阿司匹林性哮喘。與外源性哮喘一樣,也存在氣道高反應性,內源性哮喘多在40歲以后發病,常年性發作,與季節關系不大。 3. 其它分類方法 (1)按病因分類 根據不同病因可分為變應性哮喘、感染性哮喘、運動性哮喘、藥物性哮喘、職業性哮喘及特殊類型哮喘(月經性哮喘和妊娠性哮喘)等等。 (2)其它 免疫學分類(變態反應性哮喘和非變態反應性哮喘)、發病時間分類(常年性哮喘、季節性哮喘、夜間性哮喘)、發病年齡分類(嬰幼兒哮喘。兒童期哮喘、青少年哮喘、成年人哮喘和老年人哮喘)、對糖皮質激素反映分類(非激素依賴型哮喘、激素依賴型哮喘、激素抵抗型哮喘、病程分類(急性發作期哮喘與緩解期哮喘),另外有咳嗽變異性哮喘(咳嗽性哮喘)等。 以下主要說說中醫的分類:中醫認為哮喘病的發生在于本虛、宿痰內伏于肺。肺有虛;在受到外因感染,飲食失調、情志不暢、勞倦傷身等因素時,導致痰阻氣道,肺氣上逆,出現一系列哮喘的癥狀和體征。臨床上哮喘可分為發作期和緩解期,出現不同證型,因此治療也異。  發作期:  寒哮表現為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鳴聲,胸膈悶如閉塞感,咳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滯帶青,口渴或渴喜熱飲,天寒或冷,受寒易復發,形色怕冷,舌苔白薄,脈弦緊或浮緊。治療以溫肺散寒、化痰平喘,藥方用“小青龍湯”加減。熱哮表現為呼吸氣粗息涌,喉中痰鳴音如“吼”,胸高肋脹,陣發嗆咳,咳嗽痰色黃或白稠,粘濁稠厚,排吐不利,煩悶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飲,不惡寒,舌苔黃膩,質紅,脈洪數或弦滑。治療以清熱宣肺,化痰定喘:藥方用“麻杏石甘湯”加減。  緩解期:  肺虛哮喘表現為哮喘,可見自汗,怕冷怕風,常易感冒,喉中有輕度哮鳴音,咳痰清稀色白,面色蒼白,舌苔薄白、質淡,脈細弱或虛大。治療以補肺益氣:湯劑用生脈散加減。脾虛哮喘表現為平日食少腹脹,大便不實,往往因飲食失當誘發哮喘,氣短不足以息,經常無力,舌苔薄膩或白滑,質淡,脈細軟無力。治療以健脾化痰:湯劑用參苓白術散加減。腎虛哮喘表現為哮喘日久,傷及腎氣。腎氣虛,平日短氣息促,動則易喘,勞累后易發哮喘,舌苔淡白,質胖嫩,脈沉細。治療用補腎納氣:湯劑用金匱腎氣湯加減。  飲食方面:  忌食可誘發哮喘的食物,比如螃蟹、蝦、生奶。平時飲食宜清淡,吃容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質,少吃油膩、煎炸、生冷或雪糕、冷飲寒食等,大人要少吃辛辣和煙酒。  藥膳方面:  1.核桃粥:材料是核桃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100克。先將核桃仁用沸水浸過去皮,切成米粒大小,待米煮開花時加入,同時加入冰糖,熬煮成粥食用。  2.南瓜粥:材料是南瓜500克,粳米100克。把南瓜去皮,切成小片跟米一起煮,先用大火煮開后,轉用小火煮成粥即可食用。3.茶葉蛋:綠茶15克,雞蛋2粒,加水一碗半同煮,蛋煮熟后去殼再煮至水干時,取蛋吃。  有效的民間單方:  材料:石葦20-60克,冰糖15克。將石葦加入水三碗先煎,煎成一碗半后去渣留汁,趁熱加入冰糖溶解溫服,每日一劑,分3次服完,每5天為一療程。  材料:黨參15克,古桃仁5克,生姜5片,用水2碗半煎成一碗半,每天一劑,虛性哮喘尤其適合經常服用。  材料:干地龍研粉,每次3克,每日3次,沖水服用。  中醫內科常說:上工治未病,預防勝于治療。因此,在患病后除了治療外,也應該著重進行輕松的體育鍛煉,其中以氣功鍛煉更為適合,甚至能有完全康復的希望。食療驗方:【驗方一】 生姜三分之一,芋頭三分之二的量,去皮(不可沾水)磨成泥,加入與生姜同量之面粉,使其糊濃稠,攪拌均勻,與臨睡前,將此姜芋糊攤于長形布上,或是作成袋,貼于胸部睡覺,翌晨取下,連續七天,即可斷根。【驗方二】 生姜一兩切細,搗爛絞汁,同白芥子三錢,加燒酒研和如糊,以紗布包裹棉球蘸藥糊,擦拭肺俞、大椎、膻中三個穴位。每穴擦拭十分中,以局部熱灼熱覺為度。 或以紗布二層,剪成棋子般大小,沾藥也貼于這三個穴位一個小時左右,痛則取去,以不起泡為度。 【驗方三】 對急性支氣管哮喘,取豆腐一碗,飴糖二兩,生蘿卜汁半酒杯,混合煮一沸,一日二次分服,此法對治咸哮、痰火哮喘皆有效果。【驗方四】 白果仁三至四錢炒(去殼),加水煮熟,加入少許沙糖或蜂蜜,連湯食之。【驗方五】 胡頹子葉四錢,蘇子三錢,白果七粒,共以水煎,一日分二次溫服。【驗方六】 北瓜(桃南瓜)一個,切碎加等量飴糖(即麥芽糖),略加水放陶器鍋中,煮至極爛,去渣,將汁再煮,濃縮后再加生姜汁,(約一斤瓜汁中加姜汁二兩),每天服一匙(約五錢),一日二至三次,開水沖服。 【驗方七 】 氣管炎哮喘,則用雞苦膽二至四個(小兒一個),取膽汁烘干,白糖拌和,一日二次分服,連服五天為一療程,此法兼治百日咳引起之哮喘。 以上供您參考,祝安康。

熱心網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