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F1車手佩帶的頭盔都具有防彈功能.為什么呢?因為在試驗中,每個頭盔都要求至少承受2268Kg(5000磅)以上的沖擊力,還要把一個直徑5毫米的鋼球以800km/h的速度射向頭盔,而頭盔不得被貫穿.能滿足這些要求的頭盔當然是名副其實的防彈頭盔.以往,即使是輕量化的頭盔重量也達1.3公斤, 但是舒馬赫的新頭盔重量僅為0.5公斤.這無疑讓車手在減輕自重方面占了一個大便宜.每個頭盔內部都有一套復雜的通話和通風系統.通話功能使車手能隨時向車隊報告情況.通風功能則是由一個小型的氣泵和向頭盔內輸送足夠的空氣.所有進入頭盔的空氣都經過活性炭過濾并且溫度比外界溫度降低5攝氏度左右,以保證車手頭腦清醒.但是在發生事故,比如賽車著火時,這個通風系統會自動關閉,以防熱空氣入侵.

熱心網友

 一體化頭盔只有1.2公斤重,是1968年所用的第一個頭盔的一半重。一種叫Lexan的面罩已取代了過去的風鏡,這種面罩能抵擋相對速度為500公里/小時的飛石,并能夠吸收來自各個角度的撞擊的能量。頭盔內部裝有飲水用的吸管,還有與維修站聯絡用的麥克風

熱心網友

作為F1車手佩帶的最為重要的安全設施之一的頭盔雖然與觀眾保持著最為親密的接觸,但其蘊涵著的大量尖端科技卻鮮為人知。F1頭盔的作用   F1頭盔的主要作用有二:一、保護車手的安全,主要是保證車手在發生撞擊時的頭部安全;二、保證賽車良好的空氣動力學效應;因為F1賽車是開放式座倉設計,所以車手的頭盔是F1賽車空氣動力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而技術人員在設計頭盔時必須在保證其達到眾多安全指標的情況下不破壞賽車整體的空氣動力學效應,即頭盔外觀形狀設計的首要出發點是功能性,而非單純的美觀。F1頭盔的材料組成 F1頭盔主要由三種材料組成,它們分別是:碳、Kavlar纖維和聚乙烯。這三種材料的使用又有著其各自具體的用途:碳元素的引入主要是為了加固,保證頭盔高強度的要求;Kavlar纖維的作用則是為了防火;而聚乙烯的使用目的則在于保持頭盔即使在溫度大范圍變化的情況下也不發生變形。  F1頭盔的功能結構組成(F1頭盔按照其功用共分為七大部分):  1,護目鏡  護目鏡是指頭盔前部能向上旋轉的透明鏡片。根據國際汽聯的安全要求,它必須能夠承受來自賽道上速度高達500公里/小時飛濺的小型顆粒的撞擊。護目鏡的內部表層涂有特殊的防霧材料和較淺的透明色彩,其作用是防止由于賽道上光線的變化給車手帶來的視覺誤導,分辨清楚賽道上的狀況變化。在設計的過程中,工程師還將光學變形降到了最低限度(護目鏡的光學變形是指由于護目鏡本身是一個圓滑的球狀曲面,所以車手的視線通過它時會使看到的物體發生形狀上的扭曲)。此外,在護目鏡上還有一樣重要的設施——膠條貼層,它的作用是當鏡片外側由于粘附的塵埃或雨水而影響視線時,車手可以將其撕掉進而再次獲得清晰的視線,我們在比賽中看到車手用手撕去的東西就是這層膠條貼層。膠條的一端通常是卷立起來的,并帶有一個圓形的小孔,這樣便于戴著厚厚手套的車手將其撕去,另外,這種膠條通常不只一層,車手可以多次撕去以獲得清晰的視線。  2,外殼  外殼是頭盔體積最大的部件,同時也是頭盔上最為堅固的部分;它的強度指標將直接關系到對車手安全的保護。為此外殼必須通過兩項考驗:第一是強度,即它必須能夠承受1個3公斤重的金屬錐體從3米高度落下的巨大錐力,并保證不被刺穿。第二是防火測試,頭盔的外殼必須能在攝氏800度高溫的火焰中炙烤45秒。  3,無線電  無線電是車手在賽道上唯一的通訊工具,它的作用是保證激烈比賽的過程中,車手與車隊之間的適時溝通,例如,當賽車引擎的冷卻系統出現故障時,從傳感器上采集到數據的車隊中心便可以在經過數據分析后用無線電告知車手他的下一步將該如何做——是放慢車速繼續比賽還是盡快進戰維修;否則車手將很有可能因為引擎爆缸而退出比賽。F1頭盔上無線電話筒被安裝在車手的嘴邊,方便車手溝通使用;它的重量不得超過80克。  4,固定螺絲  固定螺絲在平時是護目鏡的旋轉軸,它的作用是固定護目鏡。在設計上,固定螺絲的要求是必須允許以最快的速度更換護目鏡。另外固定螺絲突出頭盔外層的高度不得超過2毫米。  5,通風孔  通分孔的作用有二,一是為車手攝入足夠呼吸的氧氣,另一個則是幫助車手頭部的散熱,保證其頭部的舒適。這些分布在頭盔不同部位的通分孔可以以每分鐘5立升的速度向頭盔內輸送空氣。并且在這些通分孔的內層還裝有過濾網,以防止碳顆粒、燃油或者其他異物飛進頭盔。  6,飲水軟管  眾所周知,在一場比賽中,車手將會耗去大量的體能,其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脫水現象,所以在比賽的過程中車手能吸到少量的清水將對保證車手良好的體能至關重要。這在天氣炎熱的賽道更是如此,例如每年馬來西亞站的比賽,氣溫往往高達三十多度,而車手為了安全必須穿上厚厚的防火賽服,他們的體外的實際溫度將高達四五十度,此時飲水系統的作用就更為重要了。F1頭盔的飲水軟管通常從頭盔的嘴部前端插入其中,以方便車手在比賽的過程中飲用。  7,HANS(頭頸保護系統)  這項系統是今年才強制引入安全規則的,它的原理非常簡單,即將一條碳支架卡在車手的肩部并將其上端固定在頭盔上;這樣當賽車前方受到撞擊時,它將大大減少對于車手頸部可能的損傷。這套簡易的安全系統并非什么全新的東西,而是在美國的印地賽事中使用了多年的老玩藝兒,只是在引進F1賽事時做了進一步的改進。此套系統在今年初期剛剛推廣的時候引來了眾多車手的反對,他們的理由是這個東西戴在勁上太不舒服,根本無法比賽。但處心積慮的馬克思·莫斯利(國際汽聯主席)還是堅持了下來;這不,不是照樣可以像以前一樣比賽嗎!也許對于大多數車手來講至今仍不喜歡這個東西,但對于阿郎索和費爾曼而言,恐怕該好好地感謝莫斯利了,因為是此套系統保證了前者在本年度的比賽不受影響,而同樣是此套系統讓后者在事故中的損傷減到了最輕。F1頭盔技術發展的新動向  國際知名的汽車運動頭盔生產品牌Schuberth一直都與法拉利和威廉姆斯車隊有著密切的技術合作關系,如今這兩大車隊都在使用該品牌的產品。特別是今年年初Schuberth專門為舒馬赫提供的名為Schuberth RK1的全新頭盔更是引起了國際汽聯的高度關注,它在安全技術擁有巨大的革新,在性能上已與飛行員所使用的頭盔沒有多大差距,當然價格也非同尋常(該項技術我們已在本報的第174期上做過詳細報道了,所以在此就不再贅述),現在Schuberth又應威廉姆斯車隊的要求研制一種革命性的頭盔技術——HMD(Helmet Mounted Display)頭盔顯示儀,其功能理念類似于最先使用在戰斗機上的抬頭顯示儀(HUD),它的具體功能是將比賽中的最為重要的信息按照指令要求顯示在頭盔前部的護目鏡上,但卻不絲毫影響視線。目前此項技術的具體情況仍未公布,不難想像一旦投入使用它將帶來頭盔技術的再次革命。。

熱心網友

F1車手頭戴的頭盔是F1運動中最重要的安全裝備之一。盡管在80年代甚至在70年代車手們頭戴的頭盔從外觀看與現在的頭盔都非常類似,但實際上近年來在頭盔的底層設計和構造技術上都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在1985年時,一個頭盔的重量大約在2公斤左右,這個重量在賽車高速經過彎角或賽車減速時,會急劇增加,并且在出現重大事故時,也增加了扭傷脖頸的風險,而對于F1車手而言,可以肯定的是在發生重大事故時,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就是頭部和頸部。因此頭盔制造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精力放在減少頭盔重量和增加頭盔的抗沖擊能力。 現在F1車手使用的頭盔已經十分堅固,但他們的重量卻相當輕,現在的一個頭盔的重量大概只有1。25公斤。目前的頭盔一般是由碳、卡芙拉纖維和聚乙烯三種材料組成的,并且這三種材料用途各不相同,碳的主要功用是加固,保證頭盔高強度的要求;卡芙拉纖維的作用則是防火;而聚乙烯的使用目的則在于保持頭盔即使在溫度急劇變化的情況下也不會發生變形。F1車手使用的頭盔按照其功用可以分為七大部分,分別是:護目鏡、加固螺絲、外殼、無線電通訊、通氣孔、飲水吸管和HANS頭頸保護系統。 護目鏡位于頭盔前部能夠向上旋轉的透明鏡片,盡管是一塊薄薄的鏡片,它卻可以抵擋住來自賽道上速度高達500公里/小時的微小雜物顆粒的沖擊,這種護目鏡一般都是由特制的純聚碳酸酯制成,這使得護目鏡既具有極其出色的防火、抗沖擊能力,也擁有卓越的可見度,這都減少了由于賽道強光的變化而使車手產生視覺誤導所帶來的偏差。現在許多車手使用的都是彩色護目鏡,它得內部表層涂有特殊的防霧物質,尤其是在雨天比賽時,這一效用的優點尤為突出。另外,在護目鏡上一般還有膠條貼層,它的作用是當鏡片外側由于粘附的灰塵或雨水影響到車手視線時,車手便可以將其撕掉進而使得視線不受阻礙,通常在比賽中看到車手在進入維修站加油換胎時,用手撕去的東西就是這層膠條貼層,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膠條貼層通常不只一層,車手可以多次撕去以使視線不受阻礙。 加固螺絲的作用就是將護目鏡固定在頭盔上,在平時它也是護目鏡的旋轉軸,國際汽聯規定加固螺絲超出頭盔外層的高度不得超過2毫米。 外殼是頭盔體積最大的部件,同時也是頭盔最為堅固的一部分。它的強度指標將直接關系到車手安全的問題。為此頭盔外殼必須要通過兩項考驗:一是強度,即它必須能夠承受一個3公斤重的金屬錐體從3米高度落下時所產生的巨大刺透力;二是防火測試,頭盔的外殼必須能夠保證在攝氏800度高溫的火焰中炙烤45秒而不使內部發生變化。在近幾個賽季中,頭盔的外形也逐漸有所發展,更多空氣動力學效應也被加入其中。 無線電通訊是車手在比賽過程中唯一與車隊保持聯系的聯絡工具。在賽車出現故障時,車隊可以在通過快速數據分析后立刻傳達車隊命令以幫助車手做出最正確和最快速的決定,當然例如法拉利車隊的讓車事件也是通過這個無線電通訊系統完成的。一般無線電話筒都被安裝在車手的嘴邊,國際汽聯固定它的重量不得超過80克。 頭盔的設計還必須要為車手們提供通氣孔。通氣孔的作用除讓車手吸入足夠氧氣外,另一個作用就是幫助車手散熱。這些分布在頭盔不同部位的通氣孔可以以5立升/分鐘的速度向頭盔內輸送空氣,并且在這些通氣孔的內層還裝有過濾網,以防止碳顆粒、燃油或者賽道上的其他異物飛進頭盔對車手造成傷害。 盡管每站比賽時間不允許超過2小時,但由于車手們為了安全起鑒必須身穿厚重的防火服,再加之賽道以及賽車內的高溫,脫水現象便極易發生,因此在比賽過程中及時補充水分也是必不可少的。F1車手使用的頭盔飲水吸管通常是接近嘴部的前端位置插入的,這很好的解決了車手們在比賽過程中的飲水問題,不過即使這樣,比賽過后車手們體重要比比賽前仍會減少很多。 最后要提的就是去年引入的HANS系統,HANS系統是(Head and Neck Support system)的英文縮寫,中文意思為頭頸保護系統。它的原理非常簡單,就是將一條碳支架卡在車手的肩部并將其上端固定在頭盔上,這樣當賽車前方受到撞擊時,它將大大減少對于車手頸部可能造成的直接損傷。此套系統在剛實施時引來了眾多車手的反對,他們的理由是這個東西戴在勁上太不舒服,根本無法比賽,盡管車手們抱怨聲不斷,但國際汽聯從安全角度考慮仍決定將這項規定執行下去。 盡管在頭盔制造領域已經使用了高尖技術的材料,但F1車手們使用的頭盔仍需要手工制作,尤其是在許多復雜的式樣設計方面,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即使是一名熟練工做完一個頭盔也需要數百小時,而整個賽季許多車手其實也只是使用了幾個頭盔而已。F1車手們所使用的頭盔造價也極為驚人,在本賽季開始前,德國著名的舒博斯公司為車王邁克爾-舒馬赫所設計的舒博斯(Schuberth)RF 1。5頭盔,每個標價便是1萬英鎊,新賽季當中,舒馬赫至少要用6-10個這樣的頭盔。也就是說,在頭盔這一項保護措施方面,舒馬赫在新賽季就要花掉6至10萬英鎊。目前國際汽聯已經下令各車隊要盡早著手研發下一代"超級頭盔",以達到國際汽聯提出的進一步提高安全標準的要求,尤其是現在強制執行的HANS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