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請問什么是法布施、無畏布施和財布施?答題須知:1、請答題人認真審清題目; 2、請用簡明扼要的語言答題; 3、請對于每個“布施”各舉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4、禁止從別的地方把文獻直接復制粘貼到這里作為答案。

熱心網友

阿彌陀佛!“因果定律”告訴我們,種善因得善果,造惡業受惡報。布施是菩薩“六度”萬行之一,也是“四攝法”之一法。布施有“三種”,就是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又分內財布施和外財布施,內財布施包括用自己腦力、體力、智慧、知識,無償地、義務地為他人、為公司集體、為國家、為社會提供幫助,也包括獻血、捐獻器官、骨髓,幫助他人脫離生命危險,獲得新生。外財布施,就是用自己的錢財,去幫助他人,幫助社會,幫助國家。由因果定律,我們知道,外財布施,一定得財富,如果人經商能精進地修外財布施,那他的財會源源不斷,滾滾而來,像人們都喜歡供“財神”,這個人在歷史上是真有其人,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范蠡,又叫陶朱公,三聚三散,做生意白手起家,發了財之后,就把所有的錢財都布施出去給貧苦的老百姓,重新白手起家,不久又發財,發了財又都布施出去,又重新做起,如此三聚三散,人們稱他是“財神”,這就是佛家講的“財布施得財富”的典型例子。內財布施,因為使他人身心得到安穩,這里邊包含有“法布施”和“無畏布施”,所以,得到的果報是身體健康、聰明智慧。不肯修財布施,是吝財,果報是貧窮下賤。法布施,就是把自己的知識、智慧,無私地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他人,奉獻給國家,奉獻給社會,所得善果是聰明智慧。特別是,用自己已經明了的善的道理,用自己所學的佛法,幫助別人破迷開悟,了解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明了苦的根源,從而發心出離。教給他最好最殊勝的“念佛法門”,求生極樂世界,這個法布施最殊勝。因為佛教化眾生,都是勸人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所以這是與佛道同,將來的果報決定不可思議!如果自己有知識、有能力、有智慧,不肯貢獻出來,幫助他人、幫助社會、幫助國家,還要討價還價,還要什么知識產權、專利保護、版權所有,好的知識、方法不愿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別人,即使傳也只說一半還保留一半,怕別人全部學去,超過自己,這是典型的“吝法”,果報是“愚癡”。如果是吝佛法,那就更嚴重,將來的果報在三途啊!所以,我們有知識,有智慧,有能力,一定要盡心盡力地幫助別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乃至轉凡成圣,千萬不能做吝法的傻事,否則果報真的很可怕!“無畏布施”,就是用自己的內外財、知識智慧、言語等等,在他人有急難、困苦的時候,使他身心安穩。如果我們有能力,看到有人生病,治病有困難,我們應當伸出援助之手,布施醫藥、布施錢財,幫助他治病以脫離病苦。如果看到他人遇到了災禍,急需要幫助,我們應當盡自己的一分力幫助他度過難關。看到人有憂愁,軟言相勸,使他心開意解。看到人有過錯,好言相勸,說明道理,使其懸崖勒馬,浪子回頭,等等。因“無畏布施”使人身體健康,身心俱安,所以,所得果報是身體健康,這其中還包含著財布施和法布施,所以,又可得到財富和聰明智慧。如果常常見到有人遭難,自己卻不肯伸出援助之手,袖手旁觀或見死不救,吝財吝法,果報必然是多病短命、貧窮、下賤、愚癡!由以上,我們可以看到,三種布施里每一種實際上都包含了其它兩種布施,由此我們也看到了佛法的圓融,一而三,三而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啊!所以,我們只要選擇其中一種,努力精進去做,盡心盡力去做,不求一絲一毫回報地去做,無私忘我地去做,果報決定殊勝不可思議!助印佛經、善書,就是一中非常殊勝的,三種布施都具足的布施方法,人應當多做,將來必得殊勝果報。也許有人會不相信,有人會半信半疑,有機會修福而不肯修,這樣的人沒有福,將來必定是苦報無邊啊!這是因果,是自然規律,不是信則有,不信則無,無論信與不信,事實真相就是這樣,所謂的“法爾如是”,這是“天理”啊!修布施,萬不可以貪求心去做,不可為布施而布施,要隨緣隨份地做,以清凈心去做,這樣所得到的功德才是圓滿的真實功德。要像《了凡四訓》里教導我們的那樣,做到“三輪體空”,無論行的布施事大事小,所得到的都是真正圓滿的大功德。希望人人都來修三種布施,改變自己命運,挽救社會風氣。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

熱心網友

嗬嗬,還挺嚴格,簡單說一下吧。布施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一項,種類有三種就是法施,財施和無畏施。法施指的是把能夠讓眾生究竟涅磐解脫煩惱的佛法傳授給眾生,讓他能夠信入佛法因此趨向解脫。但是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傳教就是法布施了,如果因為錯誤的傳教方式方法或者傳教時機使眾生反倒遠離佛法,那么這就沒有布施的功德了。如果能夠應機與法,使眾生從此向解脫道進步,那么這才是法施。財施則是指為了使眾生身心安樂,把自己可以支配的東西贈與他人,其中包括物質的財產乃至頭目腦髓妻兒等等。這里面要注意的是。菩薩財布施應該做到三輪體空,不執于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這樣才是大乘布施。無畏施的意義是施與眾生以無畏,使其遠離恐怖。當眾生在艱難恐怖之中的時候,修行人應該做不請之友,給與安慰幫助,讓眾生身心安穩,這就是佛法的無畏施,而最終極的無畏施則還是讓眾生遠離生死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