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關于良諸遺址群 現已發現的良渚文化遺址多達500多處,散布在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3600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 1986年, 5月8日,浙江考古研究所組成的挖掘小組進入反山工地,他們在將近2000平方米的地方,開掘了6個10米見方的探坑。 在12號墓坑中,一共出土了700多件玉器!從泥土中清理出的這個器物,是一件精美的玉器。這是在史籍中有過記載的玉琮。以往的良渚文化遺存中也有玉琮出土,但像這么大、這么精美的玉琮卻從沒有見過,現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 12號墓中的玉器全是真玉!緊接著,一件更大的玉琮出土了,這個玉琮重達6。5公斤,被稱為玉琮王。各種形狀的玉器不斷被發現,在這個編號12號的墓坑中,一共出土了700多件玉器,這些玉器從頭到腳圍繞著墓主人,擺放十分講究,似乎在表達著某種信仰和理念。 1993年,考古工作者在一個叫莫角山的地方又有了新發現12號墓清理完了以后,考古人員在600平方米的范圍內,又陸續發現另外10座良渚時期的墓葬,出土玉器達5000多件(組),這是良渚文化考古發掘史上最為壯觀的一次發掘。 在良渚玉器中,玉琮是最典型的代表。專家們對玉琮的功能有各種各樣的解釋。 良渚玉器中數量最多的是這種叫璧的玉器。不論是玉璧、玉琮,還是玉鉞,面上都雕有一個神秘的圖案。起初人們對這個圖案并沒有在意,但它反復出現在不同地點出土的不同玉器表面,引起了考古專家的關注。有一點確信無疑,這是一個神徽,而這些刻有神徽的精美玉器,與那個神秘的祭壇共同承載著良渚人神圣的祭祀活動。
熱心網友
根據發掘是有,只是弄不請他和我們當代人的關系。
熱心網友
神秘的良渚文明良渚文明5000年前,在太湖流域和錢塘江流域富庶的土地上,傳承著一種美麗神奇的文明。那時的人們不僅珍愛美玉,就連死后也用美玉覆蓋全身。這個用128件精美的玉器覆蓋的古尸,這件被稱為“天下第一琮”的玉琮以及這個雕刻在玉石上的神人獸面復合像,做工如此精細,構思如此巧妙,甚至現時代的人類也只能望其項背,嘆為觀止。難怪考古學家嚴文明說:“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但是這樣一個神密先進的文明在歷史上的某個時刻突然間消失了,尋遍中國歷史卻找不到良渚文明的去向和蹤跡。 良渚玉琮 “良渚玉”其實很有特點,拿在手上它平凡的像塊白石或骨頭,但十分耐看,尤其是它細膩的琢玉風格,用鬼斧神工來形容也不為過。透過放大鏡人們發現良渚先民居然可以在一毫米的范圍里,刻畫出四五道線條勻稱流暢的曲線,這種精細入微的琢玉技術,考古學家至今還無法還原。更讓人驚奇的是,成型的良渚古玉顯得十分對稱、粗獷和大氣,這種溶精巧細膩與大氣粗獷為一爐的琢玉風格,別處還真不容易見到。最能代表“良渚玉”風格的玉器是玉琮、玉璧和玉鉞。 。
熱心網友
良渚文明5000年前,在太湖流域和錢塘江流域富庶的土地上,傳承著一種美麗神奇的文明。那時的人們不僅珍愛美玉,就連死后也用美玉覆蓋全身。這個用128件精美的玉器覆蓋的古尸,這件被稱為“天下第一琮”的玉琮以及這個雕刻在玉石上的神人獸面復合像,做工如此精細,構思如此巧妙,甚至現時代的人類也只能望其項背,嘆為觀止。難怪考古學家嚴文明說:“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但是這樣一個神密先進的文明在歷史上的某個時刻突然間消失了,尋遍中國歷史卻找不到良渚文明的去向和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