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由于“神舟”飛船成功發射并收回,中國進入了發射載人飛船的階段。中國成功地發射載人飛船,是在美蘇(俄羅斯)之后確立航天開發大國的地位。雖然“神舟”飛船沒有直接的軍事目的,但它與中國增強核導彈戰斗力有密切關系。中國雖然反對日美兩國的導彈防御計劃,但對開發自己的導彈防御系統表現出了興趣。不妨認為,中國發射“神舟”飛船是開發導彈防御系統技術的一環。                   中國正在把發射載人飛船作為國家戰略來付諸實施。中國能夠在短期內克服載人飛船的難題,是這個非凡國家的決心和集中投入資源的成果。                   中國重視航天開發的理由尚不清楚,但是可以推測,第一個動機恐怕是在新的戰略空間——太空擴大既得權,為將來開發太空爭得有利的條件。20世紀各國圍繞海洋擴大了勢力范圍,21世紀太空變成了新的戰略國境的舞臺。實際上,正如《解放軍報》的署名文章《三元戰略國境論》指出的那樣,除了太空和一部分海洋之外,地球上的資源幾乎已經開發殆盡。在21世紀進入軍事革命時代的背景下,從資源開發的的角度講,太空是軍事領域的新天地。                   第二個動機是軍事方面的,即增強本國的核導彈戰斗力。作為對美遏制力量,中國一直重視增強核武器、導彈和太空戰斗力,特別是為了提高核武器的反擊能力(對先發制人的報復和反擊能力),集中精力開發“東風-31”等移動式導彈,以及進行潛艇的導彈發射試驗。中國堅決反對美國的導彈防御計劃,是因為它會導致中國的對美遏制力量無效。與此同時,中國自己也在努力開發導彈防御系統。可以認為,發射“神舟”飛船計劃是其中的一個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