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wǎng)友
父愛(1) 蘇童 關于父愛,人們的發(fā)言一向是節(jié)制而平和的。母愛的偉大使我們忽略了父愛的存在和意義,但是對于許多人來說,父愛一直以特有的沉靜的方式影響著他們。父愛怪就怪在這里,它是羞于表達的,疏于張揚的,卻巍峨持重,所以有聰明人說,父愛如山。 前不久在去上海的旅途上帶了一本消遣性的雜志亂翻,不經(jīng)意間翻到了一篇并非消遣的文章,是一個美國人記敘他眼中的父愛的。容我轉(zhuǎn)述這個關于父愛的故事,雖說是一個美國人的父親,但那個美國父親多少年如一日為兒子榨橙汁的細節(jié)首先讓我想到我的父親。我父親則是幾十年如一日地早起,為兒女熬粥,直到兒女一個個離開家庭。我一直在對比中讀這篇文章,作者說他每次喝光父親榨的橙汁后必然擁抱一下父親,對父親說一聲我愛你,然后才出門。那個美國父親則接受兒子的擁抱和愛,什么也不說。擁抱在西方的父子關系中是一門必備課,我從來就沒擁抱過我的父親,但我小時候每天第一眼看見父親時必然會例行公事地叫一聲:爸爸。到我長大了一些,覺得天天這么叫有點煩人,心想不叫你你還是我爸爸,有時就企圖蒙混過去。但我父親采取的方式是走到你前面,用手指指著自己的鼻子,我就只好老老實實一如既往地叫:爸爸!奇怪的是那美國兒子與我一樣,他說他有一天也厭煩了這種例行公事的擁抱,喝了父親的橙汁想徑直溜出去,那個美國父親就把兒子擋在門前了,說:你今天忘了什么吧?這時候我仍然在對比,我想換了我就順勢說,謝謝你提醒我,然后擁抱一下了事。但美國的兒子畢竟與中國的兒子是不同的,他想得太多要得也太多,貿(mào)貿(mào)然提出了一個非常強硬的問題,說:爸爸,你為什么從來不說你愛我?這個美國兒子逼著他父親說那三個字,然后文章最讓我感動的細節(jié)就出現(xiàn)了:那個父親難以發(fā)出那個耳熟能詳?shù)穆曇簦斔K于對兒子說出我愛你時,竟然難以自持,哭了出來! 我讀到這兒差點也哭了出來,我仍然在對比我所感受的父愛。我想我永遠不會逼著我父親說我愛你,我與那個美國兒子惟一不同的是,知道就行了。父愛假如不用語言,那就讓我們永遠沐浴在這種無言的愛中吧。(蘇童,專業(yè)作家) 散文】父愛無言(2) 上周六,一個學生打電話找我,說班上的同學,想在離校之前到我家來看我,我想了想,說:“這么多人,我家顯窄了,去辦公室吧。”由是這樣,因此便有了一個安靜的夏日夜晚,一群學生,不斷地向我傾訴、許許多多關于父愛的故事,當然也有其它。 其中有一位女生,來自桂林,平日里她給我的印象,是那種前衛(wèi)、辛辣、敢作敢為、有叛逆精神的女孩,然而正是她的故事,最讓我感動。 她說:“我爸最羅嗦,什么事情都要管,我做錯了還要對我體罰,有時候讓我很煩,可是我知道他愛我,即使他不說出來,即使羅嗦,我也知道他愛我。 “高中的時候,有一天同學告訴我說晚上有流星雨,我聽了很動心,便跟同學去了,為了看流星雨。我平常夜里回家,最晚也不會超過十點。那個晚上,因為有很多同學作伴,不知不覺時間便過去了,然而我卻不知道。 “我后來才知道,這一段時間里,我的家里,早已像開了鍋的粥,鬧得不可開交了,全部的親戚都被我爸一個個打電話從床上叫起來,滿桂林城找我。 “我那一天其實沒看成流星雨,卻因為是在一個同學家的樓頂上,爸爸和親戚們都找不著我。直到凌晨三點,我才回去,快到家門口的時候,遇到一個親戚,他看到了我,對我說:”你快回去,你爸都快急瘋了。‘我一聽便往家跑,回到家里,爸爸找我還沒有回來,我便自己找了一塊搓衣板,跪在上面,一邊哭一邊等著我爸。 “這事要在往常,我爸非揍扁我不可,可是那天晚上,爸爸回來,看到我跪著,也沒說什么,只是淡淡地說:”太晚了,睡去吧。‘并沒有打我。 “我后來考上這所大學,來報到的時候,我爸要送我,我看到他的生意實在太忙,便堅持要自己來,他答應了。我一個人準備了兩個大行李包,只讓爸爸把我送上火車。在火車上他又羅嗦開來了,事無巨細,一一都要囑咐清楚,生怕我什么都不懂似的。 “火車都要開了,他還在說。我催他下去,三番五次,他才走了。我這才松了口氣,覺得終于可以清靜一下了。不曾想才過了不多一會,我便聽到車箱那頭有人吵架,聲音很像我爸。我跑過去一看,真的就是我爸。 “我問他:”怎么啦?‘他說:“乘務員不讓我下,說火車開動了,誰都不許下車。’他最后聳聳肩,笑著對我說:”沒辦法了,我只好送你上大學了。‘于是又有了一路的羅嗦。 “我其實很感動,愛往往源于一件一件的小事,這些事,我爸每天都在做,然而我能察覺出來的,卻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件,可就是這幾件,已足以讓我知道,我爸他、真的很愛很愛我。” 她說完了,輪到我沉默,這樣深沉的愛,不能不讓我感動。同時我心底里那些柔軟的地方,也因為這些敘述而不斷地受到?jīng)_擊,以至于讓我在此后的兩天里,都在想著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對我的要求太過嚴格,甚至于嚴酷,我幼時的生活,不是被打就是挨罵(訓),以至于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感受不到父愛。 然而我的父親,也是真正地愛著我的。他與我這位學生的父親的不同之處在于,他并不羅嗦,凡事只用喝叱與拳頭說話,他不善于表達慈愛,但并不表明他對我沒有愛。我現(xiàn)在回想,一樣是許許多多的小事,讓我不斷地感動。 我幼時,父親在一所高中教書,離老家不是很近。母親在老家,一個人帶不過來三個小孩,于是我便跟著他過。那時家貧,父親負擔重,沒有更多的錢供應我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營養(yǎng)。不過那所高中有一個好處,它經(jīng)常發(fā)動老師參加一些勞動,并因此立一些名目給老師提供夜宵。不過一般都是晚上十點鐘后的事了,其時我已經(jīng)進入夢鄉(xiāng)。 父親每回都吵醒我,我總是很不情愿,直到父親火了,大喝一聲,我才起來,迷迷糊糊端起碗,把夜宵吃了,又睡。然而父親,每次總等我睡去了,才把我吃剩下的,就著昏黃的燈光,三下五下扒光了,這才去做其它的事。 我念小學的時候,患過幾次膽道蛔蟲,每一次都痛不欲生,滿地打滾,呼號連連。這事如果發(fā)生在白天,碰上父親要上課,他一定會找一個學生來幫忙看著我,不讓我發(fā)生意外;如果是在晚上,不管多晚,他都會用他身上穿的大衣裹著我,漏夜把我送到鎮(zhèn)上的醫(yī)院打點滴。那時候去醫(yī)院的道路很窄,兩邊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墳墓──我打小怕鬼,一經(jīng)過那個地方,一聽到貓頭鷹就在不遠的地方哀號,我便連哭都不敢了,只一個勁往父親的懷里鉆,把他摟得緊緊的。那時的父親,總是把我的頭放入他的懷里,讓我溫暖地穿過那些恐怖區(qū)域。 我的父親,因為被生活煎熬的關系,心情總不是很好,經(jīng)常打我。我是被他打著長大的,因此對他常懷著恐懼的心理。他喜歡打我的頭,右手五指拳起來,表面看著很像南方做得精致的餃子──他美其名曰“擰包子”。我每回不聽話,母親或者旁人便會嚇我,說:“你不聽話?看來你是想吃‘擰包子’啦。”一聽這話,我往往便變得很乖。我后來被打多了,有一回我姑媽來看我,便向她哭訴,說父親把我的頭敲得都腫起來了,我的姑媽便陪著我流淚。那一天晚上,三更半夜的,我從睡夢中被一種細柔的觸動弄醒,睜開眼看時,原來是我的父親,坐在我的床邊,手上拿著消腫止痛的藥,在替我揉擦腫起來的地方。 這些事,我的父親,也許不再記得了,然而我一直銘記在心。我寫這篇文章的今天,正好是農(nóng)歷的六月初六,是我父親六十三歲的生日。我寫到這里的時候,想起父親種種的好,忍不住已是潸然泣下。我因為工作的關系,不能回距我有兩百多公里的故鄉(xiāng),去給他祝壽,所以只能以這篇文章,聊作很薄很薄的壽禮,獻給我親愛的父親,并祝我的父親健康長壽,幸福快樂。 父愛無言,然而每一件都必定很具體。只要用心,慢慢地去懷想,相信每一個人,要能體會得出那一份不易察覺的愛。那一個晚上,我面對我所有的學生,很真誠地告訴他們,說:“別嫌棄那份羅嗦,別讓記憶錯過每一件關于父親的小事,也許有一天,再沒有人對你羅嗦了,你才會發(fā)覺,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也許就在不知不覺中,被你輕易放棄。到那時,想后悔,想再去追尋,也不復可能了。” 父愛的故事(3) 默讀父親 父親十分疼我,10歲那年的冬天,我生了一場病,躺在病床上,我突然想起吃冰棍。此時,整個縣城只有一家冰廠還賣冰棍,冰廠離醫(yī)院足足有一華里,父親找不到單車,便步行著去。好半天,父親氣喘吁吁、滿頭大汗跑回來,一進屋,便忙不迭解開衣襟,從懷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給我。嘴里去喃喃說道:“怎么會化了呢?人家賣冰棍的都用棉被裹著呢!” 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學生作文競賽一等獎。這在小鎮(zhèn)上可是開天辟地頭一遭的事兒。學校為此專門召開了頒獎會,還特地通知父母屆時一起光榮光榮。那天,父親一大早便張羅開了,還特地找出一件不常穿的中山裝。可當父親跨出家門臨上路時,任性而虛榮的我卻大大地掃了父親的興:“爸,有媽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別去了。”父親充滿喜悅的臉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歡歡喜喜跟著大人去看電影卻被攔在了門外一般,難過而又絕望。父親猶疑思忖了片刻。聲音有些顫抖地說:“爸這就不去了。”看著父親頹然地回到屋里,我這才放心地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了學校。可是,頒獎大會完畢后,卻有一個同學告訴我:你和你媽媽風風光光地坐在講臺上接受校領導授獎和全校師生羨慕的眼光時,你爸卻坐在學校操場一隅的一棵大樹下,自始至終注視這一切呢!頓時,我木然,心里涌上一陣痛楚…… 最讓我感動的是我17歲初入大學的那年。那時,寢室里住了4個同學,他們都有一只袖珍收錄機,聽聽節(jié)目,學學英語,很讓人眼饞。后來,與其說是出于對別人的羨慕,還不如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淚汪汪地跟父母說:“我要一只收錄機。”父親聽了,一個勁地嘆氣。母親則別過頭去抹淚。我心頭一軟,兩手空空連夜趕回學校。過了一段時間,父親到學校找到我,將我叫到一片樹林里,說:“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個人活的是志氣。記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樣長大。”我正掂量著父親這句話,父親已從懷里掏出一樣東西放在我手上。伸開手來,正是一只我心儀已久的袖珍收錄機。事后才知道父親是進城抽了500cc血給我換來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樣長大,”就是父親這句話,讓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讓我得以活出一個男人的偉岸。 父親沒能活到60便病逝了,記得父親臨終的時候,他將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將手放在父親的手心里,父親極力想握緊我的手,但他已無能為力了。是的,父親雖然沒能扶攜和目送我走更長更遠的路,但是,父親一生積攢的種種力量已滲透到我的生命中——我的生活只不過是父親生命的一種延續(xù)。 父愛的故事——送湯(4)爸爸有一個星期沒有來送湯了。真搞不懂他,已經(jīng)退休了,又沒事做,只是煮點湯拿過來,路途也不遠,最近好像也變成很麻煩的事,總是三四天才能喝到一點湯水。 我已經(jīng)習慣喝他煮的湯,貝母北杏煲西洋菜湯也好,槐花番茄雞翼湯也好,是清熱還是降血我都不在乎,以我這個還是年輕人的年紀,幾時輪到病會來找我? 爸總是說身體一定要照顧,不要等到出毛病時想補救都來不及,我就嫌他羅嗦。雖然家里只有兩個人,我還是堅持要搬出來住,當然我這樣做也是為了Ken,那個我剛喜歡上的男人。 爸爸第一次煮湯給我喝,是在媽媽離開我們那一天開始。他總是一個人默默地照顧著我,無微不至。我也習慣了被寵的感覺,沒有他,我就好像失去了什么,心里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慌! 說也奇怪,自從搬了出來,家里就常來一個叫雙姨的女人,她是爸爸常去的診療所的護士,聽說是個老處女。Ken笑說或許爸爸早就該有第二春了,是我的存在阻礙了他的發(fā)展,現(xiàn)在好啦,搬了出來成全了他,我也算做了件“孝順”的事。 爸爸愛往診療所去也是最近的事,問他出了什么事,他總是搖搖頭,他問我想喝什么湯,他去煮。 “我不是剛說要喝胡椒豬肚湯嗎,怎么你忘了?” 他不應該忘記我愛喝這種湯的,一個星期,已經(jīng)七天了,七天沒有湯喝,那是不可能的事,難道因為有了“他愛”,他把煮湯給我喝的“責任”都忘了?! 我打了個電話回家,沒想到接電話的就是“他愛”。 “我要找爸爸。”心里的一股妒意使我的語氣冷漠。 “你爸爸不是給你送湯去了嗎?”對方溫婉地說。 “送湯?他已經(jīng)一個星期沒有給我送湯了!”我近乎叫起來。 對方一陣沉默,停了良久,“……有些事情我不知道該不該跟你說……” 難道他們要宣布結婚,然后告訴我以后都不會來送湯了?我控制著自己易發(fā)怒的情緒。 “有什么你就說吧!”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奔下樓的,撞到人了沒有,我只知道自己在拼命地跑,無頭緒地亂跑,尋找一個已經(jīng)越來越失去記憶的老人,他或許正找不到要去他女兒家的路! “你爸爸不久前檢查出來,證實得了老年癡呆癥,他說過不能跟你說的……下午他煮了湯說要給你送去,我叫他不要去的,他說你喜歡喝西洋菜湯……他說你的家他一定會記得……” 雙程交通的分界堤上,一個老人滿頭大汗地走來走去,手里提著一個湯罐,彷徨焦急得不知該往哪個方向走。 我認出那就是我的爸爸。 湯罐里的湯已經(jīng)涼了,雙姨說爸爸傍晚出門了,就為了我可以有熱湯喝,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快半夜。我一口一口地喝著湯,感覺它一點也沒涼,還透著暖暖的熱氣。 “爸,這湯真好喝!” “好喝,我明天煮,再幫你送……”爸爸眼光里閃過一種茫然,好像極力尋思著他記憶里有關我的資料存案,然后遍尋不獲般地焦急顫抖。 “不用了,爸,我以后不要再叫你送湯了!”我堅決地說。 “你……你不要喝我的……湯了?” “不是,我決定搬回家跟你一起住,好嗎?” 爸爸怔怔地望著我,我知道總有一天,他連我是誰都要忘記。不過,我已經(jīng)決定要自己學煮湯,我要煮一輩子的湯給爸爸喝。 [水晶讀書] 父愛(5) 《父愛》寫的是個感人的故事,一個名叫莎麗爾的小女孩找到莫倫先生,想讓他扮演自己的父親,讓自己的已躺在病床上垂危的母親能盼到愛人的到來,了無遺憾地離去。因為她的爸爸在她2歲的時候就離家去阿姆斯特丹做生意,至今沒有回來,她的母親還滿懷希望地想等到愛人,等著愛人的諾言:開著紅色跑車回來接她們,為她們創(chuàng)建農(nóng)場。但時至今日,顯然,一切都落空了。為了實現(xiàn)她們的愿望,莫倫先生答應了,他做到了孩子父親的承諾,并送走了孩子的母親。 這是一個充滿溫暖和愛的故事,故事中的莫倫與莎麗爾并沒有血緣關系,但又是什么力量促使莫倫能無條件地答應這個小女孩“天真”的要求呢?是愛的力量,是父愛的力量,小女孩的一字一句中都充滿著被父愛溫暖的渴望,充滿讓母親能完成遺愿見到丈夫的迫切。 這就是父愛。父愛中流淌著關懷與呵護,有時讓子女們感到溫馨,我的爸爸總是在我學習忙的時候,輕輕跟我說一句:“加油!”或是鼓勵我:“加把勁,有付出必然有得到。現(xiàn)在多努力,將來才會有好的前途。”但也就是這樣一句話,有時就會成為我勤奮學習的動力,讓我細細品味很久。 父愛和母愛都是一樣偉大的,他們有時就像一只風帆,有了他們,我們這千千萬萬只小船才會前進得更快、更遠,一帆風順! 。
熱心網(wǎng)友
《地震中的父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