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類:運氣不佳型,他們擁有奪冠的實力,但沒有冠軍隊的運氣。 悲情球隊八:80年代的英格蘭隊。 這個時期的英格蘭隊先后擁有希爾頓、羅布森、威爾金斯、布徹、萊因克爾、瓦德爾、巴恩斯、加斯科因等超級球星,實力相當強勁。前后參加了1982、1986、1990年三屆世界杯,但成績不令人滿意(兩次第六,一次第四)。1982年,他們戰勝了擁有鐵三角的法國隊、來自東歐的捷克隊以及亞洲的科威特隊,戰平了魯梅尼格領銜的西德隊(后來的亞軍)和東道主西班牙隊,保持不敗,可是由于賽制的原因未能進入四強。1986年,英格蘭先后贏了上屆季軍波蘭隊、南美的巴拉圭隊,在1/4決賽上1:2負于后來的冠軍阿根廷隊,但如果不是馬拉多納的那個手球,最后誰勝誰負還真是不好說。1990年他們更是不走運,當他們先后戰勝比利時、喀麥隆隊殺入四強后,卻在半決賽的點球決戰中輸給了后來的冠軍西德隊。應該說,英格蘭人三次都有機會,倒霉的是他們三次都沒能更進一步。 。悲情球隊九:90年代的荷蘭隊。 自從70年代荷蘭崛起以來,荷蘭隊從來都不缺乏球星,90年代更是這樣。克魯伊維特、戴維斯、德波爾、斯塔姆、奧維馬斯、博格坎普再加上三劍客,怎么看都是豪華無比。但是在90年代短短的十年間,荷蘭人在世界大賽中多次打入四強、八強,但卻一次也沒有打進決賽。1992年歐洲杯敗給丹麥,1996年歐洲杯負于法國,1998年世界杯惜敗巴西,2000年歐洲杯輸給意大利,四次都是點球失利,實在是太不走運了。 第四類:實力不足型,這類球隊很多,個人認為蘇格蘭隊是其中的代表。悲情球隊十:70——80年代的蘇格蘭隊。 蘇格蘭隊在整個70——80年代連續五次(1974、1978、1982、1986、1990)獲得了世界杯參賽權,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連續參加五次世界杯的其他球隊要么是衛冕冠軍,要么是東道主),但是在這五屆世界杯上蘇格蘭卻從來沒有進入過第二輪。其實,這五次他們都有機會出線,但總是在對小組中最弱的球隊比賽時沒打好。請看,1974年,他們是世界杯上唯一保持不敗的球隊,但由于凈勝球(對扎伊爾僅以2:0勝)比南斯拉夫和巴西少而未能晉級;1978年,他們能打敗后來的亞軍荷蘭隊,卻被亞洲的伊朗隊逼和;1982年,在3:0領先新西蘭隊時放松了,結果被對方扳回兩球,也就是這兩個失球使他們再次因為凈勝球少而排在蘇聯隊之后未能出線;1986年他們掉進了死亡之組,但在最后一場只要戰平烏拉圭就可進入第二輪的情況下,狂攻了85分鐘(開賽5分鐘對方就被罰下一人)未能破門而再度飲恨;1990年,他們能戰勝擁有布羅林等大腕的瑞典隊,可是卻輸給了弱小的哥斯達黎加隊。細究起來,遇強不弱是因為他們有強大的中后場球員(前衛達格利什是歐洲銀球獎的獲得者;斯特拉坎是80年代歐洲最佳左邊鋒之一;后衛尼爾和索內斯是當時歐洲最強的俱樂部利物浦的兩任隊長)。而幾次遇弱不強則是缺乏優秀的前鋒。可以說,蘇格蘭自從丹尼斯.勞之后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世界級的超一流前鋒。鋒線上實力不足正是這支蘇格蘭隊不能獲得好成績的主要原因(也許,他們應該和不列顛島上的其他球隊組合一下,比如從當時的威爾士隊借來著名的射手拉什或是馬克.休斯)。 除以上十支球隊外,還有一支球隊特別值得一說:它是東方的泱泱大國,有著世界上最多的球迷,但是它苦苦沖擊世界杯近20年,每次都是無功而返。延續到了新世紀,它才第一次獲得了世界杯的參賽資格,可是三場比賽,一球未進,凈負九球,著實令人汗顏。相當多的該國球迷,在屢次失望后竟產生了絕望心理,在一些重大比賽前往往盼著它輸球。悲情悲到了這個份上,居然有了一絲喜劇的色彩
熱心網友
贊同!
熱心網友
謝謝你
熱心網友
謝謝整理
熱心網友
謝謝你
熱心網友
說得好!先頂一下!
熱心網友
抄襲
熱心網友
說得好!先頂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