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有腦缺血的毛病,我想問一下,有沒有這方面的保健藥品,或是治療藥!他大概在2003年因為腦缺血被送進過醫院,當時一直沒有被查出來,醫生只是開了些治療頭暈的藥,因為我爸是在午睡后暈倒的!后來去了比較大型的醫院查出來,是腦缺血,也治療了一陣子,現在看上去是好了,可是還是會時不時地頭暈無力,這種病不能勞累,我想問有沒有相關這種藥治療腦缺血有療效的???
熱心網友
1 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西醫治療1。1 抗凝血療法 傳統的抗凝血療法由于并發癥多,臨床很少應用。現在有新藥低分子肝素(速避凝)(Fraxiparine),很少引起出血并發癥。1。2 溶栓藥 當今世界用于臨床的溶栓藥物有以下4種,第1代溶栓藥物有鏈激酶和尿激酶,第2代溶栓藥物有重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rt-PA)和?;w溶酶原鏈激酶激活劑復合物(APSAC)。溶栓藥物的效果主要取決于治療的時間窗,應在腦梗塞發病后6~48h內進行早期溶栓治療,強調6h以內的超早期治療,最近有作者更強調3h以內的超超早期治療的重要意義。溶栓藥物主要是有出血并發癥,特別是并發顱內出血,而影響了溶栓藥物在臨床的應用。1。3 擴張血管藥 腦梗塞應用血管擴張劑有不同的看法。Waltz(1971)認為沒有依據支持缺血性腦血管病應用擴張血管藥物是有好處的。Meltenvy(1972)認為越來越多的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中,不能認為擴張血管藥是沒有幫助的。國內也有兩種不同看法,但是下列情況禁用或慎用腦血管擴張藥:腦梗塞有血壓低或偏低,腦梗塞時有明顯腦水腫,出現盜血綜合征。擴血管藥主要有兩大類:一類為作用于受體的藥物,臨床上應用較少;另一類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藥物,如罌粟堿、煙酸、前列腺素E、丁格地爾、鈣離子拮抗劑如尼莫地平、西比林和腦益嗪等。1。4 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可能會減少微栓子的發生,對預防復發有一定的療效,如無胃潰瘍及出血性疾病可應用這類藥物。據統計長期服用可使缺血性中風減少22%左右,其作用機制是抑制血小板內的環氧化酶活性,減少血小板中的血栓烷A 2 (TXA 2 )的合成,降低血小板聚集。常用抗血小板聚集藥有阿司匹林,最佳劑量尚未統一,據國外多中心研究表明,每天最佳劑量是75~150mg不等。另外還有噻氯吡啶是一種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藥,據報道療效優于阿司匹林。副反應也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 1。5 病因治療 治療腦梗塞要針對風濕性或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同時進行處理。2 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中醫治療2。1 降纖、溶栓藥 這類藥物中以蛇類、水蛭和地龍研究得較多,蛇包括各類毒蛇,如蝮蛇、白花蛇、烏梢蛇和眼鏡蛇等,蛇有祛風通絡和護肝止痙的作用。治療中風有名的古方,組方中有蛇者,如人參再造丸、回天再造丸、再造丸、舒風再造丸、活絡丸、大活絡丸、人參搜風丸等。水蛭具有破血逐瘀之功,是治療中風的常用藥物,治療中風各種古方、組方中有水蛭者如麝香抗栓丸。地龍有竄通經絡和熄風止痙的作用,治療中風有名的古方在組方中有地龍者,如醒腦再造丸、回天再造丸、舒風再造丸、麝香抗栓丸、大活絡丸、小活絡丸,還有王清任《醫林改錯》中有名的補陽還五湯。2。1。1 蛇毒制劑 蛇毒是含蛋白質的混合物,有20多種氨基酸,具有蛋白質的特性、多種酶的作用,由蝮蛇毒中提取的一種酶制劑,稱為蝮蛇抗栓酶。蝮蛇抗栓酶(Svate)有大連蝮蛇抗栓酶、清栓酶、精制蝮蛇抗栓酶、江浙蝮蛇抗栓酶和去纖酶等。藥理作用:Svate是以精氨酸酯酶為主的復合酶制劑,除含凝血酶外,還含有精氨酸酯酶活性的激肽釋放酶(Kalliknein),這種酶有抗凝、溶栓、去纖、降脂、擴張血管、改善腦循環,促進神經細胞功能恢復的作用。力源精純抗栓酶(Liyuan pure lysoethrombusase)又名注射用降纖酶,是以我國尖吻蝮蛇(又名五步蛇)毒為原料,經現代生物技術分離、純化而精制的蛇毒制劑。藥理作用:力源精純抗栓酶為纈氨酸蛋白水解酶,能直接作用于血中的纖維蛋白α-鏈釋放出肽A,此時生成的肽A血纖維蛋白體的纖溶系統,誘發t-PA的釋放,增強t-PA的活性,促進纖溶酶的生成,使已形成的血栓得以迅速溶解。由于降低了血中纖維蛋白原,產生明顯的抗凝效果,可防止血栓再形成。另外,還可降低血液粘度和降低血小板聚集,進而清理、疏通和改善微循環,使缺血部位的功能得以恢復。本品不含出血毒素,因此很少引起出血并發癥。2。1。2 海王降纖酶(DF-Neptun) 取材于尖吻蝮蛇毒素,是單一成分蛋白水解酶。藥理作用:海王降纖酶促使t-PA釋放,激活纖溶酶原,促使體內纖溶酶抑制物PAI(Plasˉ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等纖溶酶抑制因子的濃度降低,從而增強纖溶系統的活性,使血栓快速溶解。海王降纖酶還有選擇性地促使血纖維蛋白原降解,使其濃度降至一定水平,減少血栓形成的基質,進而阻止血栓形成和抑制血栓增大。另外,還可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和紅細胞聚集,從而改善微循環。2。1。3 巴曲酶(Batroxobin) 是從巴西蝮蛇毒中提取。藥理作用:分解纖維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巴曲酶選擇性地作用于纖維蛋白原A鏈神經末端的精氨酸和甘氨酸之間,釋放纖維蛋白肽A。此時所形成的纖維蛋白單體和血纖維蛋白多聚體容易被分解,形成血纖維蛋白分解產物(FDP)、血纖維蛋白原分解產物(FGDP),使凝固血栓的架橋在血中迅速被分解消失,因而可抑制血栓形成。溶解血栓,巴曲酶可促使血中t-PA的釋放,t-PA將血纖維蛋白溶酶原轉變成血纖維蛋白溶酶。另外,巴曲酶分解血纖維蛋白原,生成降解A鏈纖維蛋白單體,此單體對t-PA促進血纖維蛋白溶酶的生成有增進的作用??傊?,巴曲酶能促使纖維蛋白溶酶的生成,而纖維蛋白溶酶是溶解血栓的重要物質,另外,還能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因而降低血管阻力和改善微循環。2。1。4 抗血栓素(ATX、Ⅰ-Ⅱ) 是從眼鏡蛇毒中提取的抗凝物質。藥理作用:ATX具增強纖溶活性、激活纖溶酶原-纖溶酶系統的作用,使纖維蛋白原溶解轉變為纖維蛋白原的降解產物,降低纖維蛋白原,有效地降低了血漿粘度,有利于梗塞區功能的恢復。中藥蛇毒制劑治療腦梗塞,與西藥溶栓藥一樣強調治療時機是取得療效的關鍵。蛇毒制劑的出血并發癥明顯低于西藥溶栓藥,應用時一定要經頭CT或MRI排除顱內出血,無出血素質或出血性疾病者。2。1。5 水蛭制劑 鮮水蛭(Hirudo)主要含水蛭素(Hirudin)有破血逐瘀之功。藥理作用:水蛭有抗凝、溶栓、擴張血管和改善微循環的作用。現介紹幾種應用于臨床的水蛭制劑:(1)抗卒丸系水蛭制劑:有報道119例腦梗塞和7例腦出血恢復期患者,CT改善時間30天以內者半數以上,明顯高于對照組。作者認為水蛭有明顯的抗凝作用,不適于出血性中風患者。(2)血栓心脈寧:組方有川芎、丹參、水蛭等。(3)疏血通注射液:藥物組成為水蛭、地龍等。(4)通心絡膠囊:藥物組成有人參、水蛭、全蝎等。2。1。6 地龍制劑 性善竄通,有通經活絡之功效。(1)蚓激酶(Lumbrokionase)是由特殊品種蚯蚓用生化分離技術制備的水解蛋白酶,是一種多分酶制劑,分別屬于兩種類型酶,即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和纖維蛋白溶酶(Plasmin)是一種降纖和溶栓藥物。藥理作用:主要是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物和纖維蛋白溶酶,都是溶解血栓的重要物質,它還含有類似t-PA的成分,使蚓激酶具有一種特性,在纖維蛋白存在時,才能夠起作用。因此,不會出現高纖溶狀態時的出血傾向,此特性優于尿激酶和鏈激酶。另外,它還可降低纖維蛋白原含量、抑制纖維蛋白原生成纖維蛋白,并有降低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目前幾種蚓激酶有百奧蚓激酶、普恩復和博洛克等。(2)地龍粗制劑或復方:①補陽還五湯(現有消栓口服液):藥物組成有黃芪、歸尾、川芎、赤芍、地龍、桃仁等。②小洛絡丸:藥物組成有膽南星、地龍、草烏、麝香、沒藥等。此方對腦血管病后遺的半身不遂、麻木、疼痛效果較好。③大活絡丸:藥物組成有人參、茯芩、地龍、蘄蛇等50味中藥。據曲戈霞選用ADP誘導體外血小板聚集實驗、血粘度實驗、復鈣實驗測定、凝血酶原實驗測定及纖溶活性測定等,五項測試指標對比較常用的50種活血化瘀中藥進行篩選,證明其中具有強烈抗凝、溶栓活性的中藥有白僵蠶、元胡、白附子、山豆根、姜黃、白干姜等6種,具有部分抗凝作用的中藥有當歸、黃芪、五靈脂、牛膝、桂枝、益母草、紅花、桃仁等26種。2。2 擴張血管藥物2。2。1 銀杏葉及銀杏葉制劑 銀杏樹又名百果樹,銀杏葉的治療作用在我國古代醫書中早有記載,銀杏葉提取物是純天然植物藥。20世紀70年代,我國已將銀杏葉提取物制成銀杏葉片,當時取名為“6911”片,治療心血管疾病取得一 定的療效。當時德法兩國將銀杏葉提取物用于治療腦血管病取得很好效果。1983年在銀杏葉提取物中發現銀杏苦內酯(Ginkgolide)是一種高效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拮抗劑。如今銀杏葉提取物,在歐洲許多國家已有產品,如Tanakan(法國)、Tebonin(德國)、Rokan(德國)、金納多注射液(德國);在國內有銀杏葉片、杏靈顆粒、天保寧、舒血寧等。藥理作用: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銀杏葉提取物具有高效的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作用,經大量藥理學實驗證明,PAF是迄今最強的致血小板聚集和形成血栓的內源性活性物質,因此,銀杏葉提取物是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一種比較理想的藥物。其還能逆轉異常的血液流變性,提高紅細胞的變形能力,降低血液粘度,有利于疏通小血管內的血液瘀滯,有利于缺血后腦功能的恢復。銀杏葉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杏仁總黃酮苷,有較強的抗氧化,抗自由基以及升高SOD的活性和降低LPO含量的作用。此外還有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微循環和促進智能恢復的作用。關于銀杏葉制劑治療腦梗塞的報道很多,如一組治療腦梗塞45例,總有效率94%,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有關指標的變化亦有顯著差異。舒血寧與脈絡寧聯合治療腦梗塞患者118例,基本痊愈33例,顯效52例,進步26例,總有效率94%,明顯優于對照組。2。2。2 葛根制劑 (1)葛根素注射液:是從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的總黃酮提取物中,經分離和純化而得,主要成分為葛根素,純度高達98%。藥理作用:能擴張冠狀動脈和腦血管,具有降低TXA 2 、提高PGI 2 和提高HDL的作用,從而能抗腦血管痙攣,降低血小板聚集和血粘度。能擴張冠狀動脈和腦血管,顯著改善缺血區腦組織的血液供應。并且具有受體阻滯作用,主要作用于β受體,對β受體影響甚微,緩和地降低心率和血壓,使心臟負荷明顯減輕,心肌耗氧量顯著下降,從而有效地限制和縮小心肌梗死的范圍。降低兒茶酚胺,減少或阻斷細胞膜通道的開放,防止或減輕細胞內鈣離子超載,從而起到保護心臟和擴張腦血管的作用。(2)松齡血脈康:由葛根、珍珠粉等藥物組成。有活血化瘀、寧心安神和平肝潛陽等功效,有改善心、腦循環,增加腦血流量和降低血壓的作用。2。2。3 天麻制劑 天麻具有平肝潛陽和熄風止痙的作用,可根據不同癥候與養血、祛風、化痰、通絡等類藥物同用,可治療各種類型的中風。藥理作用:天麻含香莢蘭醇、香莢蘭醛、苷類和生物堿等。有改善腦血流灌注和改善腦微循環、降血壓、降血脂和止痛鎮痙的作用。常用制劑有全天麻膠囊、天眩清(天麻素注射液Gastrodin Injection)、強力天麻杜仲膠囊、天麻丸、天麻祛風丸。2。2。4 脈絡寧注射液 系由玄參、牛膝等藥物經化學提取后制成的復方注射液。藥理作用: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增加纖溶活性,降低紅細胞聚集,降低血液粘滯性等作用。2。2。5 當歸制劑 當歸有補血、活血、破血、養血之功,因而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是治療中風配方中常用藥物。經現代研究表明當歸主要成分含揮發油(主要是藁本內酯、占47%),其次為丁烯基內酯,有機酸(阿魏酸等)。藥理作用: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小板中5-羥色胺(5-HT)的釋放和降低血粘度。當歸主要成分之一的阿魏酸鈉具有明顯的抗自由基和鈣拮抗作用。(1)當歸注射液(Angerica Acutiloba Injection):有一組報道當歸注射液和甘露醇治療48例急性期腦梗塞患者,有效率77。5%,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變化有顯著改善(P<0。05),說明當歸注射液可以顯著改善血液流變學性狀。(2)華陀再造丸:藥物組方有當歸、川芎、白芍等。(3)活絡丸:藥物組方有蘄蛇、當歸等。(4)回生再造丸:藥物組方有黨參、當歸等。2。2。6 川芎制劑 川芎有理氣活血之功,既能理氣,又能活血。川芎嗪注射液:1972年北京制藥工業研究所從川芎的生物堿中提取四甲基吡嗪(Terramethy pyrazine)命名為川芎嗪。藥理作用: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擴張心、腦血管,改善微循環,促進腦功能的恢復。北京首都醫院應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療腦梗塞31例,總有效率84%。2。2。7 黃芪注射液(Astragalus Injection) 黃芪有補中益氣,升陽固表等作用。黃芪主要成分有黃酮及黃酮類似物,黃芪皂苷類,氨基酸類和生物堿等。藥物作用:有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滯度,擴張心、腦血管和清除自由基,有利于減輕腦缺血性損害。2。2。8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Harms)注射液 本草綱目中寫道:“五加治風濕萎痹、壯筋骨、其功良深”。刺五加成分共有8個化合物,他們是異秦皮定、β-谷甾醇、黃酮類化合物,胡蘿卜苷、丁香苷、異秦皮定苷、紫丁香樹脂醇、琥珀酸和腺苷等。藥理作用:刺五加主要含黃酮類物質,有擴張血管,增加心腦血流量,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環,增加紅細胞的氧飽和度作用。2。2。9 燈盞花 主要成分是燈盞花素,有通經活絡和活血化瘀之功效。藥理作用:有擴張腦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提高血腦屏障通透性,改善腦循環,并能增加心腦血流量,提高免疫功能等。常用制劑有燈盞細辛片、燈盞花素、燈盞細辛注射液。昆明醫學院用燈盞細辛注射液治療62例腦梗塞患者總有效率91。9%,無明顯毒副作用。2。2。10 適腦脈-30(Aethroma-30) 為小長春花提煉出來的生物堿,含有長春花素。藥理作用:有維持及恢復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代謝的作用,使乳酸的產生恢復正常,二氧化碳的釋放亦恢復正常。由于生理性的二氧化碳張力的恢復,維持或恢復腦血管的擴張,從而增加缺血區的正常腦血流,改善腦微循環。2。2。11 血栓通 系三七總皂苷注射液,三七是五加科人參屬植物,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腫和滋補強壯的功能。藥理作用:能抗血小板聚集,擴張心、腦血管,降低血粘度,提高機體對缺氧的耐受力。2。2。12 心腦靈(Seniovita)組方有大蒜、山楂、白頭翁、大黃、山金車(野菊素)。藥理作用:擴張血管,增加心腦血流量,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和輕度降血壓作用。2。2。13 步長腦心通 由黃芪、丹參、桃仁、紅花、乳香、地龍、全蝎等藥物組成,為益氣活血、化瘀通絡之品。藥理作用:擴張心、腦血管,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降血脂,激發免疫系統和增強抗病能力。2。3 抗血小板聚集藥物2。3。1 丹參制劑 丹參有養血安神、活血化瘀之功,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常用藥物。藥物作用:有明顯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還有擴張血管,增加心、腦血流量,降低血粘度和抗自由基的作用。常用制劑有丹參片、復方丹參滴丸、活血 靈、麝香心腦樂、丹參舒心片、丹參注射液、復方丹參注射液。復方丹參滴丸組方為丹參、三七、冰片等,活血靈組方主要為丹參、赤芍、川芎、當歸等。有一組報道應用參脈注射液治療102例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基本痊愈72例,顯效24例,進步5例,明顯優于對照組。麝香心腦樂組方主要有麝香和丹參。白求恩醫科大學治療82例腦血栓患者,總有效率97。6%。對TIA的效果最佳,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有關指標對比有明顯改善(P<0。01)。丹參舒心片每片(素片)重0。25~0。26g,每片含丹參醇浸膏0。2g。復方丹參注射液組方為丹參和降香,每支2ml,每1ml相當于丹參和降香各1g。2。3。2 川芎制劑 川芎有理氣活血之功效。藥理作用:有抗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增加心、腦血流量的作用。主要制劑有川芎素片(阿魏酸鈉)、腦安膠囊、華陀再造丸、川芎嗪注射液。腦安膠囊組方有川芎、當歸、紅花、人參等,華陀再造丸組方有當歸、川芎等。2。3。3 心腦舒通 是由傳統中藥全草提制的甾體皂苷制劑。藥理作用: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纖維蛋白原,改善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心、腦血液循環的作用。2。3。4 心達康(醋柳黃酮片) 是以沙棘(俗名醋柳)果實為原料,經用現代技術提取加工而成的純天然藥物制劑。藥理作用: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擴張心、腦血管的作用。2。3。5 地奧心血康膠囊 系黃山藥甾體總皂苷。藥理作用:有抗血小板聚集,擴張心腦血管和抗自由基作用。據國內資料介紹,抗血小板聚集的中藥有效成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1)生物堿類:川芎提取物川芎嗪可通過抑制TXA 2 合成酶的活性,而抑制TXA 2 的生成,并抑制鈣的釋放和利用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鉤藤提取物鉤藤堿可通過抑制膠原誘導的花生四烯酸(AA)的釋放和二磷酸腺苷(ADP)的合成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粉防己堿可通過拮抗鈣調素而抑制AA的釋放,抑制內源性PAF生成來抑制血小板聚集。由于川芎嗪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比較明確,因此臨床上是防治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常用藥物。(2)皂苷類:人參皂苷可通過抑制AA、ADP及膠原誘導的TXA 2 合成而抑制血小板聚集。三七皂苷可通過升高PGI 2 含量、降低TXA 2 含量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另外,黃山藥皂苷、刺五加皂苷、蒺藜總皂苷、知母皂苷、燈盞花皂苷均有較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3)有機酸類:這類藥中最常見的阿魏酸是從當歸、川芎等活血化瘀中藥中提取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活性成分,實驗表明阿魏酸是通過選擇性抑制TXA 2 的生成從而達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4)酚類:芍藥酚是牡丹皮的活性成分之一,它可以明顯抑制ADP、膠原和腎上腺素誘導的人血小板聚集,抑制環氧化酶的活性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因其療效確切,是防治心腦血管病的常用藥物。(5)萜類:銀杏葉中分離提取的銀杏內酯,為天然強活性PAF抑制劑,銀杏內酯A、B、C、J均被證實具有強的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作用,其中銀杏內酯B作用最強,銀杏內酯具有強烈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6)木脂素類:海風藤酮是從海風藤中分離提取的有效成分,實驗證實它能明顯抑制PAF誘導的血小板聚集。(7)黃酮類:多種中草藥中含有天然黃酮類化合物,銀杏葉中含有30多種黃酮類成分,主要成分為槲皮素、山奈酚、異鼠李素等。實驗證明,黃酮類具有明顯抗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作用,主要是通過抑制凝血酶誘導的Ca 2+ 內流,從而達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同濟醫院郭國際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張永順,研究復方中藥制劑的加工過程及對腦梗塞的治療作用,他們篩選出水蛭(Hirudo)、川芎(Rhizoma chuanxiong)、銀杏葉(Folium Ginkgo)三味中藥配伍組成一個復方,研究中藥復方制劑的加工過程及對缺血性腦梗塞的治療作用,使其具備溶栓、抗凝、擴血管、腦保護的功效,然后分別對上述三味中藥進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和鑒定,將提取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入適量的蒸餾水及增溶劑制成復方制劑,再對復方制劑中的有效成分進行鑒定。證明復方制劑中的各種有效成分基本不變。最后應用大鼠大腦中動脈梗塞和血栓形成導致缺血性腦卒中的實驗模型,觀察復方制劑對腦缺血面積和由缺血造成的行為障礙的影響,同時進行了復方制劑抗血小板聚集的研究。結果表明該中藥復方制劑明顯減少血栓形成后腦缺血面積,并能抑制由AD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在同等劑量下腦保護作用強于單味中藥銀杏葉提取物,抗栓作用強于水蛭提取物。說明應用中藥水蛭、川芎和銀杏葉配伍制成的復方制劑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該研究將會有良好的開發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