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四歲了,個性特別強,明明是她沒理,死活要爭個贏,別人不小心碰了一下她,她就跑過來告狀說別人欺負她,還要我處罰別人,請問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如何教育?

熱心網友

所謂個性太強,一是有很強的自卑感,個性強是表面現象。二是耐受挫折差,經不住一點挫折。你的孩子在智力發展等方面比同齡很多孩子要好一些,注意引導孩子多和比大一些的孩子在一塊玩,他會學習到更多的東西,使孩子得到挫折鍛煉。自己的各方面比其他人好,是不是會瞧不起別人?這關鍵是要教育孩子去尊重他人,民主、平等、相互尊重是教育的基礎,爸爸、媽媽一定要努力去做到,不僅要這樣去對待孩子,也要其對待周圍的其他人,并且也要幫助孩子,我想將來你的孩子長大成人,他也不會去瞧不起比他差的人。 太個性的孩子需要個性化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對處于逆反期的孩子,更得使些特殊辦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強,能做老師的幫手,這些都是特別能彰顯個性的事情,而洗手、戶外活動及其他集體活動,老師對孩子的要求是整齊有規矩,不是孩子顯示個性的機會,于是你的孩子就想出不洗手、無所事事地溜達等方式,表達自己的獨立性和個性。  對此,老師和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渴望自我的需求,不要訓斥孩子,耐心講道理,規勸他融入集體生活中。當他不配合時,可以忽略他的行為,不要與他頂牛,避免他的故意逆反心理與行為。但是如果他配合,就給他一個夸獎或者一張小卡片,這樣就強化了他的適宜行為,孩子就會漸漸安全地走出逆反期,進入身心發展的新階段。。

熱心網友

那你就假設寶寶有理,以用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之深加上動之以情,小之以理讓她明白自己的錯誤啊。有時給寶寶講故事的時候也注意這方面的教育,讓她自己來評價故事的角色的好壞,還可以讓孩子來扮演媽媽爸爸,當這個假設的媽媽或爸爸遇到同類的情況會怎樣處理,可能你的孩子會給你帶來引你深思的地方,她的不講理是有她的理由的。你可以慢慢來糾正的她的這個不好的習慣。

熱心網友

我想和家庭環境有關系,大人太寵她了,要在平常的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上教育她,幫助她,用故事來感化她,讓孩子不要太嬌氣,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不要把輸贏看的太重了!

熱心網友

跟她講道理阿,讓她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換了是自己會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