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八個月時,尿潛血3+,直至現在十八個月還是如此,上多家醫院看過,查不出原因,為何?
熱心網友
1、年齡特點:新生兒期血尿常見于新生兒自然出血癥、嚴重缺氧、窒息、腎靜脈血栓、膀胱插管等;嬰幼兒期最常見泌尿系感染和先天性尿路畸形,其次為腎臟腫瘤、溶血尿毒綜合征、重癥遺傳性腎炎及部分家族性良性血尿等;兒童期最常見為急性腎炎綜合征、各類原發及繼發性腎炎,其次為泌尿系感染、家族性良性血尿、遺傳性腎炎、高鈣尿癥及左腎靜脈受壓等。 2、有關的病史:①有無前驅感染及時間關系,如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炎常有較明確的前驅病史,于感染后10~l4天出現血尿;而lgA腎病,呼吸道癥狀與血尿幾乎同時發生,一般不超過3天。②近期有無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磺胺類等藥物史。③有無外傷史,特別是在有泌尿道畸形時,很輕微外傷可導致肉眼血尿。④有無與鼠類接觸史,對流行性出血熱診斷及為重要。⑤有皮膚紫癜史支持紫癜性腎炎,⑥有肝炎病史者要除外肝炎相關性腎炎。⑦血尿前劇烈運動,24~48小時后血尿消失,考慮為運動后一過性血尿。⑧家族中有無血尿、腎衰、耳聾、眼疾患者,為遺傳性腎炎、家族性良性血尿提供線索。⑨家族中出血史對血友病診斷有幫助。⑩家族結石史要除外高鈣尿及結石。 3、伴隨癥狀①明顯的尿路刺激癥狀多見于泌尿系感染(但小嬰兒可僅有發熱、拒食、哭鬧及體重不增等),其次要注意除外腎結核累及下泌尿道、高鈣尿癥。②腎區絞痛要考慮泌尿系結石。③瘦長體型,有時左側腹痛和腰痛者,要考慮特發性腎出血。④腎區腫塊要考慮腎臟腫瘤、多囊腎、腎積水等。⑤肝脾腫大、K-F環者要考慮肝豆狀核變性。⑥有全身多系統損害者要考慮系統性紅斑狼瘡等。⑦伴有不明原因發熱、消瘦、貧血及咯血者應疑為肺出血腎炎綜合征。⑧發熱伴面、頸、上胸部潮紅,并逐漸出現皮膚出血點、低血壓、休克、少尿應考慮流行性出血熱。⑨有胃腸炎表現,隨后出現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者要考慮溶血尿毒綜合征。⑩伴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要考慮腎小球疾病。 1、確定為非腎小球血尿者①中段尿培養以尋找泌尿系感染的證據。③尿鈣/肌酐比值>0。21時,則測定24小時尿鈣。③疑為全身出血性疾病時則需要做相關血液檢查如血小板、凝血酶原時間等。④疑為結核時需做血沉、PPD及X線檢查。⑤一般應常規檢查B超,可觀察腎臟形態,有無結石、畸形、腫物、左腎靜脈受壓及腎靜脈血栓等。⑥腹平片可觀察不透X光結石和鈣化灶,靜脈腎盂造影。排尿性膀胱造影及逆行尿路造影根據需要選用。⑦CT診斷占位病變敏感性強,但因小兒血尿因腫瘤引起者極少,費用高,故較少應用。⑧如需腎動靜脈造影可選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可明確有無動靜脈瘺、血管瘤及血栓等。⑨膀胱鏡檢查雖可直接觀察血尿來自腎臟哪一側或膀胱的出血部位、范圍和病變性質,并可取組織作病檢,由于其為創傷性檢查,有嚴格指征時才做。 2、確定為腎小球血尿者 ①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明確是否有蛋白尿存在,如存在還需檢查血白蛋白/球蛋白及血脂情況。②血ASO、補體C3、抗核抗體、乙型肝炎相關抗原等可鑒別腎炎性質。③血BUN、Cr及Ccr說明腎損害程度。④B超觀察腎臟大小及內部回聲等。⑤腎活檢對明確腎小球性血尿的病因、指導治療和判斷預后有很大幫助,有以下指征可考慮:持續鏡下血尿或發作性肉眼血尿>6月;伴明顯蛋白尿,又已排除鏈球菌感染后腎炎者;伴高血壓及氮質血癥者;伴持續低補體血癥者;有腎炎或耳聾家族史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