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轉債連續下跌,價格風險已經釋放。企業風險和政策風險應引起大家關注。聽說最近股改出現“以股抵債”的新方式,規定企業無力還債可以以股抵債,不知是否適用轉債,請了解情況的高手談談。丁丁曾經大量吃進西鋼轉債,但他也不主張倉位過重,而且西鋼沒有銀行擔保,在鋼鐵市場一片蕭條的今天,非常擔心企業不還錢,來個以股抵債,換來一堆垃圾股票可就慘了。對了,好幾日不見丁丁,很是想念。

熱心網友

對!這方面丁丁可算是本欄目研究關注較深的。受其影響(也是債市過火),西鋼倉位也已近半,十分的關注。從大環境來看,企業風險不小、政策風險不大。周行長最近針砭企業債十二弊,就談到過行政分配式的扶貧式放債,既然如此,地方政府總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吧?即使市場應該承擔風險,也要新老劃斷,也要高利息發行呀!這么低的利息也該債主承擔風險嗎?我想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