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一直以來,在投資者的個人資產組合籃子中,國債都占有一定的比重。不僅因為國債的收益率通常比銀行的存款收益率高,而且收益所得無需繳納利息稅。更重要的是國債的發行者為國家,安全性上有保障,更符合投資者要求“保本”的心理。 據銀行人士介紹,2005年憑證式(三期)國債正在熱賣中。盡管處于加息周期中,3月1日、5月1日起發行的2005年憑證式(一期)國債正式上柜后不久就被搶購一空;不過,與憑證式國債熱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3月11日、3月15日起正式發售的二期2005年記賬式國債卻沒有得到太多關注,人氣相對不高。 為什么投資者青睞憑證式國債而冷落記賬式國債呢?憑證式一定優于記賬式嗎? 業內人士介紹,憑證式國債是一種“儲蓄性國債”,是政府為籌集國家建設資金而面向社會公眾發行的一種中央政府債券,其前身是國庫券。憑證式國債使用紙質記賬憑證,主要依賴銀行和郵政儲蓄渠道銷售,購買和兌付非常方便。記賬式國債是以記賬形式記錄債權,主要通過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的一種國債,該種交易方式不需持有債券憑證,電腦記賬,無紙化發行,目前也有部分記賬式國債通過銀行柜臺交易。 兩者的主要差別是,憑證式國債收益固定并超越同期定期存款利率,且具有高度保障,而記賬式國債可能價格上波動比較大,這是造成投資者對兩者態度迥然不同的原因。 不過,記賬式國債更誘人的地方在于其實際收益率有可能超過其票面利率,正是交易所掛牌交易帶來的價格波動帶來這種額外收益。據介紹,憑證式國債的發行利率,是財政部參照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及市場供求關系等因素確定的;記賬式國債的發行利率,是由國債承購包銷團成員投標確定的,一般均高于憑證式國債。 例如,有投資者以10萬元投資于某期記賬式國債,假設其購入此國債買入價為每單位100元面值,票面利率為2。93%,8個月后全部賣出。按照賣出時銀行掛牌公布的柜臺債券交易價格,買入全價為103。52元(100元為單位),這時投資者將10萬元賣出,將可以獲得3520元的收益,折合成年收益率為5。37%,也就是說,投資者持有該國債8個月就可以獲得5。37%的年收益率。 目前所有的憑證式國債基本都是按照票面利率到期還本付息,并不在中途支付利息。一旦提前兌取,要按兌取本金的0。1%支付手續費,并按實際持有時間及相應的分檔利率計付利息,投資者將會面臨損失部分利息收入的風險。 而且,記賬式國債計算的是復利收益,而憑證式國債為單利計息,因此二者的實際收益差別應該更大。 此外,記賬式國債流動性較強。記賬式國債由于在交易所上市,參與的投資者較多,因而具有很強的流通性。而且只要證券交易所開市,投資者隨時可以委托買賣,還可通過電話委托、網上交易等手段進行買賣。憑證式國債在流動性方面相對處于劣勢。由于憑證式國債沒有二級市場,不能上市流通,因此投資者如需要變現,則需要到原購買網點提前兌現。而且,通常兌取后的國債往往無法再買回,對于同一位投資者而言,出售國債的行為一般只能發生一次。 因此有專家建議,若投資者不打算長期持有某一債券到期兌取本息,則以投資記賬式國債為好,可保證在賣出時能順利脫手。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記賬式國債可以像股票一樣進行買賣,如果投資者為了賺取國債價格波動所形成的差價,也有可能遭受損失。記賬式國債價格隨時都在波動,到期前賣出,應保證持有期的應計利息不低于凈價交易價格的下跌值,否則,初期的投資本金就發生了虧損。最近,物價上漲過快導致市場對人民幣升息的預期增強,加上其他一些利空因素的影響,記賬式國債交易使投資者虧損風險大了很多。 不過,記賬式國債是國債的一種,有國家信用的保證,其到期還本付息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投資者以投資的方式買入,并持有到期,其安全性與在銀行購買憑證式國債沒有區別。從這一點出發,記賬式國債的安全性和憑證式國債是一致的。 可以說,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特點各異,投資者可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取舍。比如老年投資者可考慮購買憑證式國債,因其對于信息化產品不是十分熟悉;而年輕的投資者,對信息化及市場變動敏感的投資者可考慮買入記賬式國債。相對于憑證式國債,記賬式國債更適合于作為3年以內的投資產品,其收益與流動性都好于憑證式國債。 鏈接 國債:“閑資”的避風港 一般來說,選擇投資國債,特別是投資流通性相對較差的憑證式國債,表明投資者已做好了長期投資的思想準備。就這一點而言,投資憑證式國債者大多數為目前有“閑資”的普通個人投資者。 目前社會“閑資”有多少,暫未得到有關方面的精確統計,不過,可根據以下數據一窺端倪:據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近日公布的4月份廣東金融運行情況顯示,居民儲蓄存款的大幅增長。在人民幣存款中,居民儲蓄存款比上月增加196。92億元,同比多增39。04億元,新增存款中定期存款占66。2%,同比高43個百分點。 儲蓄存款的大幅增加,國債銷售的火爆,在說明普通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社會閑資規模大的同時,還表明普通投資者遠離高風險投資工具的投資意向。因此,國債作為“金邊債券”,在低收益時代魅力正益日顯露。。

熱心網友

不一定啊

熱心網友

據銀行人士介紹,2005年憑證式(三期)國債正在熱賣中。盡管處于加息周期中,3月1日、5月1日起發行的2005年憑證式(一期)國債正式上柜后不久就被搶購一空;不過,與憑證式國債熱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3月11日、3月15日起正式發售的二期2005年記賬式國債卻沒有得到太多關注,人氣相對不高。 為什么投資者青睞憑證式國債而冷落記賬式國債呢?憑證式一定優于記賬式嗎? 業內人士介紹,憑證式國債是一種“儲蓄性國債”,是政府為籌集國家建設資金而面向社會公眾發行的一種中央政府債券,其前身是國庫券。憑證式國債使用紙質記賬憑證,主要依賴銀行和郵政儲蓄渠道銷售,購買和兌付非常方便。記賬式國債是以記賬形式記錄債權,主要通過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的一種國債,該種交易方式不需持有債券憑證,電腦記賬,無紙化發行,目前也有部分記賬式國債通過銀行柜臺交易。 兩者的主要差別是,憑證式國債收益固定并超越同期定期存款利率,且具有高度保障,而記賬式國債可能價格上波動比較大,這是造成投資者對兩者態度迥然不同的原因。 不過,記賬式國債更誘人的地方在于其實際收益率有可能超過其票面利率,正是交易所掛牌交易帶來的價格波動帶來這種額外收益。據介紹,憑證式國債的發行利率,是財政部參照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及市場供求關系等因素確定的;記賬式國債的發行利率,是由國債承購包銷團成員投標確定的,一般均高于憑證式國債。 例如,有投資者以10萬元投資于某期記賬式國債,假設其購入此國債買入價為每單位100元面值,票面利率為2。93%,8個月后全部賣出。按照賣出時銀行掛牌公布的柜臺債券交易價格,買入全價為103。52元(100元為單位),這時投資者將10萬元賣出,將可以獲得3520元的收益,折合成年收益率為5。37%,也就是說,投資者持有該國債8個月就可以獲得5。37%的年收益率。 目前所有的憑證式國債基本都是按照票面利率到期還本付息,并不在中途支付利息。一旦提前兌取,要按兌取本金的0。1%支付手續費,并按實際持有時間及相應的分檔利率計付利息,投資者將會面臨損失部分利息收入的風險。 而且,記賬式國債計算的是復利收益,而憑證式國債為單利計息,因此二者的實際收益差別應該更大。 此外,記賬式國債流動性較強。記賬式國債由于在交易所上市,參與的投資者較多,因而具有很強的流通性。而且只要證券交易所開市,投資者隨時可以委托買賣,還可通過電話委托、網上交易等手段進行買賣。憑證式國債在流動性方面相對處于劣勢。由于憑證式國債沒有二級市場,不能上市流通,因此投資者如需要變現,則需要到原購買網點提前兌現。而且,通常兌取后的國債往往無法再買回,對于同一位投資者而言,出售國債的行為一般只能發生一次。 因此有專家建議,若投資者不打算長期持有某一債券到期兌取本息,則以投資記賬式國債為好,可保證在賣出時能順利脫手。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記賬式國債可以像股票一樣進行買賣,如果投資者為了賺取國債價格波動所形成的差價,也有可能遭受損失。記賬式國債價格隨時都在波動,到期前賣出,應保證持有期的應計利息不低于凈價交易價格的下跌值,否則,初期的投資本金就發生了虧損。最近,物價上漲過快導致市場對人民幣升息的預期增強,加上其他一些利空因素的影響,記賬式國債交易使投資者虧損風險大了很多。 不過,記賬式國債是國債的一種,有國家信用的保證,其到期還本付息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投資者以投資的方式買入,并持有到期,其安全性與在銀行購買憑證式國債沒有區別。從這一點出發,記賬式國債的安全性和憑證式國債是一致的。 可以說,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特點各異,投資者可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取舍。比如老年投資者可考慮購買憑證式國債,因其對于信息化產品不是十分熟悉;而年輕的投資者,對信息化及市場變動敏感的投資者可考慮買入記賬式國債。相對于憑證式國債,記賬式國債更適合于作為3年以內的投資產品,其收益與流動性都好于憑證式國債。 。

熱心網友

一直以來,在投資者的個人資產組合籃子中,國債都占有一定的比重。不僅因為國債的收益率通常比銀行的存款收益率高,而且收益所得無需繳納利息稅。更重要的是國債的發行者為國家,安全性上有保障,更符合投資者要求“保本”的心理。 據銀行人士介紹,2005年憑證式(三期)國債正在熱賣中。盡管處于加息周期中,3月1日、5月1日起發行的2005年憑證式(一期)國債正式上柜后不久就被搶購一空;不過,與憑證式國債熱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3月11日、3月15日起正式發售的二期2005年記賬式國債卻沒有得到太多關注,人氣相對不高。 為什么投資者青睞憑證式國債而冷落記賬式國債呢?憑證式一定優于記賬式嗎? 業內人士介紹,憑證式國債是一種“儲蓄性國債”,是政府為籌集國家建設資金而面向社會公眾發行的一種中央政府債券,其前身是國庫券。憑證式國債使用紙質記賬憑證,主要依賴銀行和郵政儲蓄渠道銷售,購買和兌付非常方便。記賬式國債是以記賬形式記錄債權,主要通過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的一種國債,該種交易方式不需持有債券憑證,電腦記賬,無紙化發行,目前也有部分記賬式國債通過銀行柜臺交易。 兩者的主要差別是,憑證式國債收益固定并超越同期定期存款利率,且具有高度保障,而記賬式國債可能價格上波動比較大,這是造成投資者對兩者態度迥然不同的原因。 不過,記賬式國債更誘人的地方在于其實際收益率有可能超過其票面利率,正是交易所掛牌交易帶來的價格波動帶來這種額外收益。據介紹,憑證式國債的發行利率,是財政部參照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及市場供求關系等因素確定的;記賬式國債的發行利率,是由國債承購包銷團成員投標確定的,一般均高于憑證式國債。 例如,有投資者以10萬元投資于某期記賬式國債,假設其購入此國債買入價為每單位100元面值,票面利率為2。93%,8個月后全部賣出。按照賣出時銀行掛牌公布的柜臺債券交易價格,買入全價為103。52元(100元為單位),這時投資者將10萬元賣出,將可以獲得3520元的收益,折合成年收益率為5。37%,也就是說,投資者持有該國債8個月就可以獲得5。37%的年收益率。 目前所有的憑證式國債基本都是按照票面利率到期還本付息,并不在中途支付利息。一旦提前兌取,要按兌取本金的0。1%支付手續費,并按實際持有時間及相應的分檔利率計付利息,投資者將會面臨損失部分利息收入的風險。 而且,記賬式國債計算的是復利收益,而憑證式國債為單利計息,因此二者的實際收益差別應該更大。 此外,記賬式國債流動性較強。記賬式國債由于在交易所上市,參與的投資者較多,因而具有很強的流通性。而且只要證券交易所開市,投資者隨時可以委托買賣,還可通過電話委托、網上交易等手段進行買賣。憑證式國債在流動性方面相對處于劣勢。由于憑證式國債沒有二級市場,不能上市流通,因此投資者如需要變現,則需要到原購買網點提前兌現。而且,通常兌取后的國債往往無法再買回,對于同一位投資者而言,出售國債的行為一般只能發生一次。 因此有專家建議,若投資者不打算長期持有某一債券到期兌取本息,則以投資記賬式國債為好,可保證在賣出時能順利脫手。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記賬式國債可以像股票一樣進行買賣,如果投資者為了賺取國債價格波動所形成的差價,也有可能遭受損失。記賬式國債價格隨時都在波動,到期前賣出,應保證持有期的應計利息不低于凈價交易價格的下跌值,否則,初期的投資本金就發生了虧損。最近,物價上漲過快導致市場對人民幣升息的預期增強,加上其他一些利空因素的影響,記賬式國債交易使投資者虧損風險大了很多。 不過,記賬式國債是國債的一種,有國家信用的保證,其到期還本付息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投資者以投資的方式買入,并持有到期,其安全性與在銀行購買憑證式國債沒有區別。從這一點出發,記賬式國債的安全性和憑證式國債是一致的。 可以說,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特點各異,投資者可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取舍。比如老年投資者可考慮購買憑證式國債,因其對于信息化產品不是十分熟悉;而年輕的投資者,對信息化及市場變動敏感的投資者可考慮買入記賬式國債。相對于憑證式國債,記賬式國債更適合于作為3年以內的投資產品,其收益與流動性都好于憑證式國債。 鏈接 。

熱心網友

一直以來,在投資者的個人資產組合籃子中,國債都占有一定的比重。不僅因為國債的收益率通常比銀行的存款收益率高,而且收益所得無需繳納利息稅。更重要的是國債的發行者為國家,安全性上有保障,更符合投資者要求“保本”的心理。 據銀行人士介紹,2005年憑證式(三期)國債正在熱賣中。盡管處于加息周期中,3月1日、5月1日起發行的2005年憑證式(一期)國債正式上柜后不久就被搶購一空;不過,與憑證式國債熱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3月11日、3月15日起正式發售的二期2005年記賬式國債卻沒有得到太多關注,人氣相對不高。 為什么投資者青睞憑證式國債而冷落記賬式國債呢?憑證式一定優于記賬式嗎? 業內人士介紹,憑證式國債是一種“儲蓄性國債”,是政府為籌集國家建設資金而面向社會公眾發行的一種中央政府債券,其前身是國庫券。憑證式國債使用紙質記賬憑證,主要依賴銀行和郵政儲蓄渠道銷售,購買和兌付非常方便。記賬式國債是以記賬形式記錄債權,主要通過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的一種國債,該種交易方式不需持有債券憑證,電腦記賬,無紙化發行,目前也有部分記賬式國債通過銀行柜臺交易。 兩者的主要差別是,憑證式國債收益固定并超越同期定期存款利率,且具有高度保障,而記賬式國債可能價格上波動比較大,這是造成投資者對兩者態度迥然不同的原因。 不過,記賬式國債更誘人的地方在于其實際收益率有可能超過其票面利率,正是交易所掛牌交易帶來的價格波動帶來這種額外收益。據介紹,憑證式國債的發行利率,是財政部參照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及市場供求關系等因素確定的;記賬式國債的發行利率,是由國債承購包銷團成員投標確定的,一般均高于憑證式國債。 例如,有投資者以10萬元投資于某期記賬式國債,假設其購入此國債買入價為每單位100元面值,票面利率為2。93%,8個月后全部賣出。按照賣出時銀行掛牌公布的柜臺債券交易價格,買入全價為103。52元(100元為單位),這時投資者將10萬元賣出,將可以獲得3520元的收益,折合成年收益率為5。37%,也就是說,投資者持有該國債8個月就可以獲得5。37%的年收益率。 目前所有的憑證式國債基本都是按照票面利率到期還本付息,并不在中途支付利息。一旦提前兌取,要按兌取本金的0。1%支付手續費,并按實際持有時間及相應的分檔利率計付利息,投資者將會面臨損失部分利息收入的風險。 而且,記賬式國債計算的是復利收益,而憑證式國債為單利計息,因此二者的實際收益差別應該更大。 此外,記賬式國債流動性較強。記賬式國債由于在交易所上市,參與的投資者較多,因而具有很強的流通性。而且只要證券交易所開市,投資者隨時可以委托買賣,還可通過電話委托、網上交易等手段進行買賣。憑證式國債在流動性方面相對處于劣勢。由于憑證式國債沒有二級市場,不能上市流通,因此投資者如需要變現,則需要到原購買網點提前兌現。而且,通常兌取后的國債往往無法再買回,對于同一位投資者而言,出售國債的行為一般只能發生一次。 因此有專家建議,若投資者不打算長期持有某一債券到期兌取本息,則以投資記賬式國債為好,可保證在賣出時能順利脫手。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記賬式國債可以像股票一樣進行買賣,如果投資者為了賺取國債價格波動所形成的差價,也有可能遭受損失。記賬式國債價格隨時都在波動,到期前賣出,應保證持有期的應計利息不低于凈價交易價格的下跌值,否則,初期的投資本金就發生了虧損。最近,物價上漲過快導致市場對人民幣升息的預期增強,加上其他一些利空因素的影響,記賬式國債交易使投資者虧損風險大了很多。 不過,記賬式國債是國債的一種,有國家信用的保證,其到期還本付息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投資者以投資的方式買入,并持有到期,其安全性與在銀行購買憑證式國債沒有區別。從這一點出發,記賬式國債的安全性和憑證式國債是一致的。 可以說,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特點各異,投資者可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取舍。比如老年投資者可考慮購買憑證式國債,因其對于信息化產品不是十分熟悉;而年輕的投資者,對信息化及市場變動敏感的投資者可考慮買入記賬式國債。相對于憑證式國債,記賬式國債更適合于作為3年以內的投資產品,其收益與流動性都好于憑證式國債。 鏈接 國債:“閑資”的避風港 一般來說,選擇投資國債,特別是投資流通性相對較差的憑證式國債,表明投資者已做好了長期投資的思想準備。就這一點而言,投資憑證式國債者大多數為目前有“閑資”的普通個人投資者。 目前社會“閑資”有多少,暫未得到有關方面的精確統計,不過,可根據以下數據一窺端倪:據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近日公布的4月份廣東金融運行情況顯示,居民儲蓄存款的大幅增長。在人民幣存款中,居民儲蓄存款比上月增加196。92億元,同比多增39。04億元,新增存款中定期存款占66。2%,同比高43個百分點。 儲蓄存款的大幅增加,國債銷售的火爆,在說明普通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社會閑資規模大的同時,還表明普通投資者遠離高風險投資工具的投資意向。因此,國債作為“金邊債券”,在低收益時代魅力正益日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