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看了孔慶東講的《射雕》,那乞丐何曾有二妻是什么意思?典故的出處。裙釵比較迷惑。
熱心網友
這是出自《射雕英雄傳》中的黃蓉與書生朱子柳的對話。這首詩是黃藥師諷刺孟子說的:“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乞丐何曾有二妻”是說乞丐連自己的溫飽都沒解決,怎么會有兩個妻子呢?這典故出自孟子的《齊人有一妻一妾》。原文: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間,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譯文: 齊國有一個人,家里娶了一個大老婆和一個小老婆。那丈夫每次外出,一定吃飽肉、喝醉酒,然后才返回家。大老婆問跟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他說全都是些有錢有勢的顯貴。大老婆便告訴小老婆說:“丈夫外出,總是飯飽酒醉才回來;問他同些什么人吃喝,他說全是些有錢有地位的人。但是,我從來沒見過什么顯貴人物到我們家來。我準備偷偷地看他究竟到了什么地方。”第二天清早起來,她便悄悄尾隨在丈夫后面,走遍京城中,沒見一個人站住同她丈夫說話的。那齊人最后走往東城外的墓地,又走向祭掃墳墓的人,討些殘菜剩飯;不夠,又東張西望地跑到別處乞討。這便是他吃飯喝醉的辦法。大老婆回到家里,便把這情況告訴小老婆,她說:“丈夫,是我們仰望并終身依靠的人,現在他竟這樣!”她便與小老婆一道怨恨咒罵丈夫,在庭院中相對哭泣。但她丈夫不知道,高高興興地從外面回來,向他的兩個女人擺威風。
熱心網友
不知道
熱心網友
以下是金庸小說《傳雄英雕射》的原文,看看金庸是怎么寫的:黃蓉心道:“哼,靖哥哥和我再好,別人總知道他不是我丈夫。陸乘風陸師哥這么說,這位狀元公又這么說。”當下小嘴一扁,說道:“孟夫子最愛胡說八道,他的話怎么也信得的?”那書生怒道:“孟夫子是大圣大賢,他的話怎么信不得?”黃蓉笑吟道:“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那書生越想越對,呆在當地,半晌說不出話來。原來這首詩是黃藥師所作,他非湯武、薄周孔,對圣賢傳下來的言語,挖空了心思加以駁斥嘲諷,曾作了不少詩詞歌賦來諷刺孔孟。孟子講過一個故事,說齊人有一妻一妾而去乞討殘羹冷飯,又說有一個人每天要偷鄰家一只雞。黃藥師就說這兩個故事是騙人的。這首詩最后兩句言道:戰國之時,周天子尚在,孟子何以不去輔佐王室,卻去向梁惠王、齊宣王求官做?這未免是大違于圣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