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去年9月份對它所監管的各金融機構,二三十萬億的資產按年收取監管費。監管收費分為機構監管費和業務監管費,前者按照被監管機構實收資本的萬分之八計收;后者按照被監管機構的資產規模分檔計收。據估算,銀監會一年收取的監管費總額約在50億元左右。 這個50億于證監會和保監會所收的監管費(保監5億、證監1億多)。銀行員工的血汗大量地流入了他們的腰包。以中行為例,今年要繳的監管費相當于去年45%的利潤。 這50多億的監管費不能自行支配,而是要納入國家財政預算。但實際情況是什么樣的呢?了解他們的銀行人都知道他們的工作量和待遇。以某個東南沿海窮省的銀監局為例,他們的工作非常輕松,常常利用上班時間組織登山,簡直一個登山協會。每個月的實發工資3k+,這并沒什么,很多好的銀行也是這種水平。但是—— 但是,大家注意他們的另一個工資版塊,他們員工每個月可以報銷近一千的交通發票和好幾百的通訊發票(當然發票幾乎都是買來報的),這個發票報銷的錢從哪里來???就是被當作監管費用流向他們的腰包啊!!!還有一塊也是從監管費出來的,不過是合規的,就是國家允許的給他們的績效獎,60%在每個月發出來,約800+,40%作為年終獎。 ——這是明暗兼收啊! 還有,他們銀監局通過一種變通的財務手段,讓所繳的住房公積金超過了國家規定15%的上限,達到19%。每個月住房公積金高達2k+。我所列舉的情況是他們的剛轉正新生的情況,大家算算吧,已經年收入過10萬了。 監管費的確是國際慣例,但是我國的金融環境是不是國際慣例呢?我國銀監系統的服務是不是國際慣例呢?我們銀行系統是三流業績,受著三流監管,卻繳著一流的監管費! 銀監這年頭比人行、證監、保監都有油水得多!沒的混了,我們銀行人都去銀監局上班吧!!!

熱心網友

略比銀行好點?樓上的可能只是被他們的帳面工資蒙蔽了吧?據我所知,論帳面工資是和銀行差不多,可是你是否知道他們每個月可以報銷多少交通費?甚至年底還有一次“大赦天下”(他們語)的大報銷。就算真的只高一點,作為監管者比被監管者有錢本來就不是一件正常的事。(也許在我們國家司空見慣了。)也沒什么好嚴辦的,一不挪用二不侵占,只是道德譴責罷了。審計也沒辦法,君不見被審計署點名的年年被點年年照犯嗎?

熱心網友

我們這兒的銀監局里都是皇親國戚,整個一個養老院,基本不在自己家用晚餐。

熱心網友

我也去那里。多好啊。

熱心網友

銀監會他們不搞業務經營哪來的績效獎.

熱心網友

我也是銀行員工。對他們的收入也有所了解,的確如此。銀監局在我那里的老爺做派不是一天兩天了。最早他們從人行分流出來的時候是非常郁悶的,現在不同了,發現大有油水之后幾乎樂得不行了。——當然這種油水總的來說是以一種合法形式下發的,就是不大合規,更是不合理。作為銀行業監管者的他們腰包竟然比銀行從業人員鼓!大家說這合理嗎?資本金的萬分之八啊,太高了!他們監管費用的使用真的該被好好審計,看看他們有什么好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