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一下楊姓的起源
熱心網(wǎng)友
楊氏出自姬姓,來源有二,一支系以國為氏,一支是以邑為氏。 其一,周宣王的兒子尚父封於楊(今湖北、襄陽一帶),號楊侯。后來,楊地并歸晉國。尚父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楊"作為姓氏。 其二,周成王的弟弟唐叔,姬姓,名虞。周公滅唐(今山西翼城西)后,把唐地封給他,并賞給他懷姓九宗。唐叔的兒子燮繼位以后,因唐地南有晉水,就改稱晉侯。這樣,唐叔就成了周代晉國的始祖。 唐叔的后裔有封在楊地的。楊地(在今山西省洪洞縣東南),春秋時滅於晉國,成為晉國大夫羊舌的封地。羊舌 之子伯石,字食我,以封邑為氏,姓楊。被封於楊地者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楊"作為姓氏。 另外,還有楊氏系少數(shù)民族的姓或改姓。 從西晉末年起,楊氏開始從中原遷入福建。到唐末主要有三次大的遷徙:一是晉永嘉年間,中原動蕩,有13姓族人入閩,其中有楊姓;二是唐高宗總章年間,隨從河南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者有楊永、楊珍等楊姓校尉,他們的后代散居在閩、粵、臺各地;三是唐末中原楊氏隨王潮、王審知入閩。 楊氏移居臺灣,始於明代,全是福建、廣東人,清代以來人數(shù)不斷增加,不少人陸續(xù)到海外謀生。。
熱心網(wǎng)友
楊姓源于羊舌氏。按人口統(tǒng)計,為華人第六大姓,是以封邑命名的姓氏。春秋時,晉國大夫羊舌肝字權(quán)向,是當(dāng)時著名的賢臣。他的封邑在楊(在山西洪洞縣東南,),他的兒子食我以楊為氏。楊食我因為朋友打抱不平而被晉頃公滅族,他有子孫逃往華山,是為今日楊氏的祖先。 望族居弘農(nóng)郡(今河南靈寶縣南)。戰(zhàn)國時有哲學(xué)家楊朱,東漢有太尉楊震、文學(xué)家楊修,北周丞相楊堅取代周靜帝,建立隋朝,他制定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對唐朝影響很大。唐朝有宰相楊師道、楊國忠等,宋代有名將楊業(yè)、詩人楊萬里,明代有文學(xué)家楊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