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少量飲酒,真的對健康有益嗎《家庭醫藥》2004年9月號 過量飲酒危害健康,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少量飲酒有益健康”的觀點卻越來越得到很多人的認同,同時國內外許多研究者也正在努力尋找各種證據來支持這個觀點。然而,《自然》雜志最近一篇報告卻明確宣稱“即使少量飲酒,也有損健康”。究竟孰是孰非,請看本期策劃—— 少量飲酒真的對健康有益嗎 策劃:本刊編輯部 ...

熱心網友

少量飲酒,真的對健康有益嗎《家庭醫藥》2004年9月號 過量飲酒危害健康,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少量飲酒有益健康”的觀點卻越來越得到很多人的認同,同時國內外許多研究者也正在努力尋找各種證據來支持這個觀點。然而,《自然》雜志最近一篇報告卻明確宣稱“即使少量飲酒,也有損健康”。究竟孰是孰非,請看本期策劃—— 少量飲酒真的對健康有益嗎 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行:王奇 指導專家: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教授 厲有名 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瞿瑤 過量飲酒:危害不淺 雖說“無酒不成席”,同時,酒也是“穿腸毒藥”,過量飲酒帶來的危害也不少。每年不知有多少人因喝酒造成了意外,多少人把命斷送在這酩酊酣熱之際,多少健康消失在瓶罐之間。 令人扼腕,過量飲酒釀悲劇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的一項統計資料表明,在我國,近年來飲酒人數一直呈上升趨勢。目前,我國男女飲酒率分別為84.1%和29.3%,其中16.1%的男性和2.5%的女性為每日飲酒。1982年我國酒依賴的發病率僅為0.16‰,到了 1990年已上升了3倍多,且酗酒者出現低齡化現象,女性的比例不斷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一組數據顯示,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和發病率,是麻疹和瘧疾的總和,而且也高于吸煙引起的死亡率和發病率。在中國,每年有114100人死于酒精中毒,占總死亡率的1.3%;致殘2737000人,占總致殘率的3.0%。 說到飲酒引發的悲劇,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主任瞿瑤教授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一位患急性黃疸型肝炎后,肝功能剛恢復正常出院的中年患者,適逢新春佳節婚宴接二連三,開始他還能牢記出院時醫生的一再囑附,做到了不管什么酒,也不管什么人勸說,確實一滴不沾。可就在一次特殊的餐桌上,一位摯友問他聞到什么味道時,他終于也拒絕不了撲鼻而來的茅臺誘惑,心想只飲一小杯嘗嘗新總該不會出事吧!可就是在喝下這杯酒后的第二天,他發現自己小便發黃了,乏力、惡心……就是這杯酒引起他肝炎復發,并很快發展成急性重型肝炎,終因搶救無效而丟掉了性命。 過量飲酒不僅釀成了不勝枚舉的悲劇性事件,而且還嚴重影響到個人甚至國家的形象。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就是其中的一個。 據說,1994年9月的一天,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從華盛頓飛回莫斯科,按計劃他將在途中與愛爾蘭總理雷諾茲進行40分鐘會談。就在離開華盛頓的前一天,美國總統克林頓宴請他,盡管餐桌上沒有烈酒,但葡萄酒應有盡有,葉利欽只吃了一小塊肉,卻頻頻舉杯,杯杯見底。葡萄酒上頭之后,葉利欽的話多了起來,說了不少粗話、“三級笑話”。翻譯官為了“凈化”他說的臟話,絞盡了腦汁。當飛機抵近會面地點善農機場時,葉利欽醒酒了,夫人把襯衫遞給他,但他扣紐扣的手總不聽使喚。陪同的官員見事不妙,經過一番討論后,決定讓副總理代表總統與雷諾茲舉行短暫的會談。當副總理下機后,葉利欽掉下了眼淚,對陪同官員羞愧地說:“你們這么做,讓我在世界面前丟盡了臉”。 過量飲酒,身體很受傷 “飲酒過量,最受傷的莫過于肝臟。”瞿瑤教授指出:“酒最核心的化學物質是酒精(即乙醇),常說的醉酒,實際是酒精中毒。因為酒精入體內90%以上是通過肝臟代謝的,其代謝產物及它所引起的肝細胞代謝紊亂,是導致酒精性肝損傷的主要原因。據研究,正常人平均每日飲40 克~80 克酒精,10 年即可出現酒精性肝病,如平均每日 160 克,8 ~10 年就可發生肝硬化,這是多么聳人聽聞的數字啊!”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厲有名教授告訴記者,他帶領一個科研小組,曾對浙江省城鄉共 2萬人口做了一個有關酒精攝入等方面的調查,結果表明,人群酒精性肝病患病率為 4.34%,連續 5 年以上每天攝入酒精超過40克者,48%的人會患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基本發生在飲酒年數大于5年,酒精總攝入量超過100千克的飲酒人群中。 有研究表明,過量飲酒比非過量飲酒者口腔、咽喉部癌腫的發生率高出兩倍以上,甲狀腺癌發生率增加30%~150%,皮膚癌發生率增加20%~70%。婦女發生乳癌的機會增加20%~60%。在食管癌患者中,過量飲酒者占60%,而不飲酒者僅占2%。乙型肝炎患者本來發生肝癌的危險性就較大,如果飲酒或過量飲酒,則肝癌發生率將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過量飲酒還會對身體其他部位產生不良影響: 大腦 攝入較多酒精對記憶力、注意力、判斷力、機能及情緒反應都有嚴重傷害。飲酒太多會造成口齒不清,視線模糊,失去平衡力。 生殖器官 酒精會使男性出現精子質量下降;對于妊娠期的婦女,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會使未出生的嬰兒發生身體缺陷的危險性增高。 心臟 大量飲酒的人會發生心肌病,即可引起心臟肌肉組織衰弱并且受到損傷,而纖維組織增生,嚴重影響心臟的功能。 胃 一次大量飲酒會出現急性胃炎的不適癥狀,連續大量攝入酒精,會導致更嚴重的慢性胃炎。 針鋒相對:少量飲酒是否有益健康 過量飲酒造成的危害,看來就像1+1=2一樣那么簡單易懂。不過,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甚至國內外一些研究者都堅持“少量飲酒有益健康”這個觀點,并努力尋找各種支持證據。然而,《自然》雜志最近一篇報告卻明確宣稱“即使少量飲酒,也有損健康”。 傳統看法:少量飲酒有益健康 《說文解字》上說,酒既可以制造出吉利,也可制造兇光。雖說無酒不成席,但酒也是穿腸毒藥。 元朝醫學家胡思慧在《飲膳正要》一書中,對飲酒的利弊總括為“酒味甘辛,大熱有毒,主行藥勢,殺百邪,通血脈,厚胃腸,消憂愁,少飲為佳;多飲傷神損壽,易人本性,其毒甚是也,飲酒過度,喪生之源”。明代大醫藥學家李時珍也說:“過飲不節,殺人頃刻”。 近年來,國內外一些研究認為,少量飲酒對身體是有益的: 少量飲酒能提高智商 日本愛知縣國家生命科學協會研究發現,男性每日飲少于 540毫升的日本清酒或葡萄酒,平均智商比不飲酒的男性高 3.3 %。女性飲酒者智商比禁酒者高 2.5 %。 少量飲酒可減少患心臟病的機會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伊恩•懷特博士稱:每天飲一杯酒,可以減少40歲以上的男人和停經后的女人患心臟病的機會。另外,酒精還能增加體內的保護性膽固醇。而少量飲酒有益健康的年齡,男性從35 歲開始,女性要到 55 歲。這項最新研究表明,酒對年長的男性和女性的健康才會有幫助。 無獨有偶,加拿大蒙特利爾心臟病研究所的一項新科研成果顯示,適當飲酒可保護心臟,可避免20%~30%的冠心病發作。他們認為酒精可長期控制總膽固醇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酒精具有減少血小板血栓形成效應,不論葡萄酒還是烈性酒或啤酒中的酒精,均可減少冠心病發作的死亡率。 少量飲酒能降低癡呆癥的患病概率 荷蘭鹿特丹埃拉斯默斯大學的科研人員,對5395位年齡在55歲以上(含55 歲)的、沒有任何癡呆癥跡象的老年人,進行了為期6年的跟蹤調查發現,那些每天喝1~3杯酒的人比那些不飲酒的人患上癡呆癥的概率要低42%。    《自然》觀點:即使少量飲酒,也有損于健康 《自然》雜志一篇報告指出:即使少量飲酒,也有損于健康。研究者列舉了他的支持論據:35歲以下的人,只要喝酒就會增加患多種疾病的危險;35~65歲的男性,每周喝5杯以上,女性喝8杯以上,患病的風險隨飲酒量的增加而增加。 同時,也有一些研究得出與《自然》雜志相似的結論:少量飲酒會增加60種疾病的患病概率 流行病學證據表明,自1970年以來在世界范圍內開展的研究都證明,少量飲酒(每天1~2杯),可以降低老年男性和女性患冠心病的風險約20%~30%,但即使少量酒精也增加造成損傷和促成大約60種疾病的患病機會,如多種腫瘤、肝硬化和神經心理性疾病。 少量飲酒會對大腦產生不利影響 美國科學家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也表明,無論是輕度還是中度飲酒,都不能避免對這些人的大腦產生不利的影響。一周飲酒量在1~6杯之間的人被視為輕度飲酒者,中度飲酒者則是一周飲酒7杯以上。根據磁共振成像檢查的結果,輕度和中度飲酒者在飲酒后的確會引起腦量的萎縮。研究還發現,這種情況不分男女,也不分種族。 無論多少均可誘發哮喘發作 有資料表明,對哮喘患者來說,不論飲酒多少以及酒的度數高低如何,都是有害而無益的。這是因為酒除可引起過敏性疾病外,還可誘發哮喘發作。 少量飲酒也要因人而異 由此可見,少量飲酒對某些疾病(如心血管病)也許是有益的,但同時也會增加患其他疾病的機會。專家告訴我們,在決定是否采取飲酒養生時,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權衡利弊得失,切忌盲從。 一個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一個人能不能喝酒,每天喝多少酒應當由醫生來決定,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 根據目前的研究,有關限制酒精的意見還不統一,但也有部分機構和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標準。2003年12月,華盛頓的國際酒政策中心對不同國家確定的標準飲酒量是,英國人每天為8克,美國人14克,但日本人可以飲19.75克,并證實每天1至2次少量飲酒可使心血管發病率降低20%~30%,但這只是針對年齡在45歲至55歲的群體。 長期從事酒精性脂肪肝研究的厲有名教授等,歷經多年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發現酒精性肝病發病規律,并于前不久為“少量飲酒”定出了“安全界限”。他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計算酒精的攝入量,即:攝入的酒精量(克數)=飲酒量(毫升數)×含酒精的濃度(%)× 0.8 。例如,一次飲 52 度( 52 %)的白酒 100 毫升,其酒精量=100 毫升× 52 %× 0.8=41.6克酒精。連續5年以上每天攝入酒精超過40克,即累計73千克以上,有48%的人會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 厲有名教授特別指出,由于不同的人對酒精的敏感性不同,個體差異很大,因此“安全劑量”是相對的。他們的調查還發現,不論是白酒、葡萄酒、啤酒或其他任何含酒精的飲料,只要總量過大,對肝臟都有危害。長期飲酒對肝臟的損害比偶爾一次大量飲酒更嚴重,每天飲酒比間斷飲酒的危害性大,而一次大量飲酒的危險性又比一天分次飲酒要大。 未雨綢繆:把酒精的危害降到最低 “這酒啊,看起來像水,喝到嘴里辣嘴,喝到肚里鬧鬼,走起路來絆腿,半夜起來找水,早上醒來后悔!”這是過量飲酒最真實的寫照。然而,當飲酒不可避免,人們如何把酒精對身體的危害降到最低呢? 不可忽視飲酒前的準備 瞿瑤教授認為,飲酒前需要做兩方面的準備: “一是選擇最佳的飲品。華夏酒文化已有5000余年的歷史,‘酒過三循、菜過五味’,講的就是酒文化與飲食文化的一致性,苦酒(不吃菜、單飲酒)傷肝胃是不爭的道理。再說酒分蒸餾與釀造兩大類,前者如白酒,不僅不含營養成分而且對肝損傷明顯;后者如紅葡萄、黃酒、啤酒,都含有糖類、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其中人體必需的8 種氨基酸它都能提供,故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據近年動物實驗研究報道,在幾種經常飲用的酒類中,對肝臟幾乎無損傷的品種,首選為紅葡萄酒,黃酒次之。而白酒是對肝損害最為嚴重的酒類。 “二是飲酒前要吃點東西墊底。在喝酒前先吃點餅干、糕點及米飯等食物,以減少酒精對胃腸及肝臟的損害,減少脂肪肝的發生。從酒精的代謝規律看,最佳佐菜當推高蛋白和含維生素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注意,切忌用咸魚、香腸、臘肉下酒,因為此類熏臘食品含有大量色素與亞硝胺,與酒精發生反應,不僅傷肝,而且損害口腔與食道粘膜,甚至誘發癌癥。” 此外,在我國古代書籍中,還記載有一些所謂的“飲酒不醉”的良方。如清代無名氏在《調鼎集》載:“飲酒欲不醉者,服硼砂末少許,其飲葛湯,葛丸者效遲”。《千金方》:“七夕日采石菖蒲,末服之,飲酒不醉。” 醉酒后如何應對 醉酒是常常發生的事,如何醒酒,使醉酒者盡快恢復過來?通常,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用各種辦法解酒,各種解酒方也就應運而生。當然,護理好醉酒者也是很重要的。 民間解酒方推薦 從古至今,人們總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解酒方,現介紹幾種如下: 《醴樂志》言“甘蔗汁治酒病也”。宋代趙希鴰:“燒酒醉不醒者急用綠豆粉燙皮切片,將筋撬開口,用冷水送粉皮下喉即安”。清王士雄:“飲酒大醉,沖葛粉食之即解,燒酒醉者,飲糖茶或麻油。糯米炒焦,沖水作茶飲”。 菱角解酒2方 《本草綱目》:“(菱角)解暑傷寒積熱、止消渴、解酒毒”。后人據此開出菱角解酒簡方:①菱角 250克、連殼搗碎加白糖 60 克,水煎后濾汁一次服用,可治飲酒過度。②菱角粉 50 克,白糖少量,水煎成糊狀食用,有清解酒毒作用,適用酒后口苦煩渴。 食醋解酒5方 食醋1小杯(20~25亳升),徐徐服下。 食醋與白糖浸蘸過的蘿卜絲(1大碗)。 食醋與白糖浸漬過的大白菜心(1大碗)。 食醋浸漬過的松花蛋2個。 食醋50克,紅糖25克,生姜3片,煎水服。 三豆解酒方 綠豆、紅小豆、黑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爛,豆、湯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減輕酒精中毒。 此外,瞿瑤教授還特地介紹了一種保肝保健品——海撲樂寶,它是由美國馬林大藥廠生產的,剛獲批進入我國市場的保健品。由于它是蛋白質B因子與其他因子的綜合配方,用在保持正常肝功能的飲食補充劑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四招應對醉酒者 一是對醉者注意保暖,將頭轉向一側,如有嘔吐,應及時清除其口內的嘔吐物,要當心嘔吐物被吸入氣管引起肺部感染。 二是醉酒較明顯,又不能配合服用解酒食品時,可設法使醉酒者產生惡心嘔吐(用手指、棉棒、雞毛等攪觸病人咽喉),將胃內容物吐出,必要時還可用溫水或2%碳酸氫鈉液洗胃。但注意不可用濃茶、咖啡等來解酒,因為茶和咖啡不但不能幫助解酒,反而會加重醉酒癥狀。 三是對行走不穩者,要防止跌倒,以避免跌打損傷。 四是對重度醉酒者,身邊的人應及時撥打 120,或者立即送醫院進行急診搶救,千萬不能耽誤時間。必須注意,不管輕度、重度醉酒一律不準使用鎮靜劑或麻醉劑,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聲音:喝不喝、喝多少,各有理由 陳某,男,59歲,教師 我不喝酒。不是我不想喝,是喝不了。半兩葡萄酒下肚,就臉紅心跳。什么五糧液、茅臺,到了我的嘴里,都是苦、辣、麻,活受罪。我對喝酒的態度是既不反對,也不提倡,順其自然。平時和朋友在一起吃飯,出于禮貌,我也舉杯,但點到即止;朋友們也了解我不勝酒力,所以也不勉強。我的兒子是醫生,我問他,為什么有的人喝一兩斤酒都不醉,有的則剛喝一點點就面紅耳赤。他說,人的肝臟中有兩種酶,一種叫乙醇脫氫酶,一種叫過氧化氫酶。如果肝臟中這兩種酶含量多,就能較快地將酒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所以不容易醉;相反,如果這兩種酶含量少,酒難以被氧化,酒精在肝臟中停留的時間長,就容易醉。我想,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喝不喝酒,應從自身的實際出發,能喝就喝,不能喝就少喝或不喝。不要走極端。當然凡事都必須有個度,能喝也不要一醉方休,因為一旦喝醉了,一則傷身,二則失禮,于人于已,都不妥當。   韋某,男,50歲,某公司經理 你們這個問題問得好。我天天喝酒,自己在家每天就2兩左右,如果是酒局一般都要喝上半斤多,已經10多年了,偶爾醉過幾次,頭很難受,過了又好了,身體也沒見有什么不好。我愛人擔心我的身體,經常勸我戒酒,就是說服不了我。喝酒對身體有沒有好處,要因人而異,報紙上也經常看到一些老壽星長壽的秘訣就是每餐都喝酒。你說的少量飲酒也有損健康我沒聽說過,我看沒有多少說服力。不過,我真希望你們把這個問題搞搞清楚。   蘇某,男,48歲,高級工程師 以前喝酒,大概是8年前了,沒辦法,科研單位改革,要到社會上找項目,為了生存只有應酬,“寧愿傷身體,也不愿傷感情嘛”,可能我本身解毒功能差,多喝一點(半斤左右)就難受極了,頭腦很清楚,就是肚子難受,醉過幾次,吐得夠嗆。后來得了胃病、脂肪肝,醫生說不能再喝了。也許是胃病解放了我,現在在酒桌上有了托詞,每逢酒局,先申明,今天不喝是為了以后多喝,這樣大家也就原諒了。自從得了病,我也經常看些健康類的雜志,包括《家庭醫藥》,也看到少量喝酒有益健康的說法,偶爾喝點紅酒,白酒是不敢喝了,《自然》雜志的說法也許是有道理的,酒這東西,能不喝最好還是不喝。

熱心網友

少量飲酒有好處

熱心網友

對身體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