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人民幣升值對房價有何影響,上海房價開始回落了,廣東好象沒動靜,我想在市中心(湛江)買房投資,可房價在最高峰的三千元一平方(海邊的是四千元一平方),不知道人民幣升值這里的房價會不會跌到兩千多元一平方.
熱心網友
先說房價(市場價值):你知道你買一套房子付出的成本和房價的關系嗎?房價是一個時點數,是靜態值。而你購房付出的成本卻是動態的。舉個簡單例子加以說明:你購買房子,房價100萬,首付3成,貸款70萬,期限20年。當你完成此筆交易的時候,所有的都是靜態的,包括你的初期貸款利率。這二十年,你能確保貸款利率不發生變動嗎?在過去10年,中國的平均貸款利率是8%(已剔除硬著陸實行的高利率影響)。而我們買房的同志,初期貸款利率大都是5。04%。相差3個點,這三個點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你必須多付出30%的資金成本。換句話說,你實際上花了130萬買了一套100萬的房子。(說明一點,首付的是機會成本,因為基準利率上漲,存貸款利率會同時上調)。 再說房價(實際價值):看完上一段,有朋友說,房價會長啊,房產是不動產,是保值工具啊等等。那我先問一句,你知道什么叫不動產嗎?不動產就是地理位置不可移動的資產!!而不是如一些所謂的專家鼓吹的保值工具。學財務的都知道,房產和地產是兩回事,房產(即地面上的建筑物)是固定資產,是要提折舊的,是隨著時間不斷貶值的。地產(即土地使用權),是無形資產,是實行攤銷的,談可以通過評估和交易重新恢復的。所以說真正增值的是地產那部分。你知道70年后你要交多少錢來支付土地使用費嗎? (下班了,待續) 好。繼續。 由于我們現在制度上的缺陷,我們購買的房地產(請注意,現在社會上所討論的是房地產泡沫,而不是房產泡沫或地產泡沫),我們的資產具有不可分割性,即我們不能單獨處置我們的房產或地產。我實際上想說明什么呢?我想說明的是,我們購入或投資的所謂房地產和西方許多國家的房地產有本質區別,其實我們購買的只是該住房的70年的使用權,和所有權有本質的區別。簡單的說,你能把自己的那部分地產(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轉讓嗎?你能把自己家的墻拆掉賣錢嗎?由于在制度上存在缺陷和不完整,你花一百萬買的該住房產權證的價值其實就是該住房70年使用權的價值。產權房和非產權房的性質就其本質是一樣的。 因為從投資學的角度來說,你擁有該住房的產權和使用權的收益權是一致的。比如說,你出租該房產,你的租金收入不會因為不是產權房而減少。只要不轉讓,NPV(凈現值)是相同的。 好,現在我們基本上對我們的房子有了些基本的概念了。下面我們就談談當外部環境變化(宏觀經濟,政府政策等)對我們房子(普通老百姓最大的資產)的影響。 由于不知道論壇上的朋友經濟學的基礎知識怎樣,所以我也有點猶豫該怎么繼續寫。 要徹底寫清楚,涉及的面太廣。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制度經濟學、貨幣銀行學、投資銀行學、會計、國際貿易等事牽扯在一起的,主要的原因就是,房地產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再加上我國一向政治、經濟不分家,就更為復雜。這也就是世界上有這么多經濟學家和專家存在,還是無法避免美國、日本和東南亞經濟危機的原因了。 從根本上說,房地產問題歷來就是一個金融問題,其本質是金融,其形式是產業。從美國房地產業的發展史就可以看出(圖書館有美國經濟發展史這本書)。 下面,我將從利率、匯率、通貨膨脹率、收入、制度等幾方面談房地產投資的影響因素。 先講一個概念,根據資本論(這是所有經濟學的基礎,希望大家能學好,否則就沒有研究的基礎和立足點了)的觀點,價格的基礎是價值,價格不可能長時間偏離于價值,動態來看(即把時間拉長),價格的走勢和價值的走勢是平行的,靜態來看(即從一個時間點來看),價格是偏離價值的,是由供給關系來決定的。這個可以參照股票的走勢(不知道這里有多少人懂股票,有興趣的看美國股市的發展)。 利率、匯率、通脹率等一系列所謂目前所謂經濟學家研究的東西,同時通過改變供給雙方的力量來影響價格的。 先說利率:利率、匯率、通脹率及政府的許多政策都是相互影響、相互關聯的,混在一起就沒法說清楚了。值得一樣一樣說。還是舉例說明:前面已經說過,期限20年的貸款,利率每上漲一個百分點,等于成本增加10%。由于利率的上漲會直接導致購房成本的增加,減少需求(大家學過微觀經濟學的人應該知道剛性需求和彈性需求:比方說,我要結婚,女朋友說沒房子就不跟我結婚,而我特別愛她,不管房子多少錢,我都要買,這就是剛性需求,一般情況下需求都是具有彈性的,而且在不同的價格下,需求的彈性也是不同的),利率的上漲也會提高開發商的成本,但由于市場價格也上漲,開發商的利潤率會并不會明顯減少(即便減少,也遠高于整個社會的平均行業利潤率),大量的資本會用如房產開發,房地產開發的數量會增加,于是供給的力量會此消彼長,一旦突破臨界點,房產價格就會下跌(類似于股市的階段性高點),重新尋求一種平衡。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利率的上升對房價的上漲具有致命性的打擊,這就是謝國忠講的為什么房產會破滅的原因,中央也為什么直至不愿加息或繼續加息的原因了。因為中國的房地產業的發展是銀行信貸資金支撐的。國家一方面推遲提高利率,一方面假借土地整頓減少土地供應,目的就是為了維持需求減少供應,防止房地產崩潰或崩潰時間的到來。同時利用各種媒體發聲音唱多,就是維護需求方的信心。如2001年股市崩潰時,政府是最大的唱多力量一樣。 好。繼續 經濟學的東西實在是太枯燥了,跟炒股票作基本面分析一樣,實在無味。調劑一下氣氛,把制度問題提到前面來講。 二說制度:什么是制度?誰制定了制度?說白了,制度就是一種權利,操控價格的一種權利。我國的制度由于歷史的變遷和改革,仍存在著許多重大缺陷,不比微軟的操作系統好多少,現在正在打補丁。你知道上海有多少房產嗎?各種房產的性質嗎?本專欄有個朋友貼了篇《房產基礎概念要領》,不錯,值得看看。至于歷史的原因和政府的控制或當初的制度制訂,大量的房產是不能上市交易的,這非常類似于股市中的非流通股,我們現在買的商品房就類似于流通股,炒股的同志都知道流通股的股價遠遠高于非流通股的價格,但卻享有同樣的收益權,這也是促使股市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現在政府學乖了,逐步逐步的把原來不能流通的房產(如售后公房)上市流通,就是不愿一下子擴大供應量,改變供給雙方的平衡。這當然也充分利用了中國老百姓的消費心理(房子總是要自己的,而不愿去租房,這也形成了房價和租金倒掛的現象,這是西方人不能理解的)。 炒股的朋友應該很容易理解這一原理。其他的朋友可能會有點困難。中國的房市和股市是如此的相近,并不是虛構的。 當然,這只是制度影響房價的一個小小的方面,其它還有土地供給制度等等。因為政府掌握了制度制訂和修改的權利,因此他們也就掌握的定價或通過影響供給來影響價格的權利,這其實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和遺毒。但事實證明,依靠行政的力量來阻擋經濟自身的運行規律是行不通的。。
熱心網友
樓上講的很好,有機會再談談人民幣升值對我們的經濟發展有什么影響。先說樓市,我是持幣待購,是那種彈性需求。1、我理解你的意思是,只要人民幣利率不變,購房貸款的成本就不會增加,是嗎?2、那整體房價會像股市一樣有崩的那一天嗎?現在媒體力主推動房價構成的透明度,會像前幾年媒體揭開上市公司運作的內幕一樣,把房價拉下來嗎?3、人民幣匯率的提高(特別是預期的提高)會使外資更多地把資金沉淀在中國的房產嗎?(好像現在許多商用樓已經被外資盯上了。)4、廣東的房價好像比北京低多了,幸福呀。
熱心網友
非常感謝得到這么多知識!尤其欣賞這句話:“我國的制度由于歷史的變遷和改革,仍存在著許多重大缺陷,不比微軟的操作系統好多少,現在正在打補丁。”太生動啦!
熱心網友
樓上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