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塊”“礫”二字都用作意動。理由:一、意動用法的特征是: 1。用作意動的詞一般是名詞或形容詞; 2。用作意動的詞做謂語,不做主語; 3。用作意動的詞一般帶有賓語 [如果主語是受事者(被動者),則主語便是賓語的化身]; 4。用作意動的詞表示意動的結果,賓語(或受事主語)是意動的對象。二、“金塊珠礫”(出自杜牧《阿房宮賦》)的意思是“黃金,被看作土塊;珍珠,被看作碎石。”這是由兩個主謂結構(“金塊”和“珠礫”)組成的短語,其中“金”和“珠”分別是這兩個主謂結構的主語,但它們是受事的主語,因此它們其實是賓語的化身,是意動的對象;“塊”和“礫”不是賓語,而是謂語,它們表示意動的結果,因此“塊”和“礫”用作意動。如果認為“金”和“珠”用作意動,則“塊”和“礫”便成了它們的賓語,用上述“用作意動的詞表示意動的結果,賓語是意動的對象”這一特征來衡量,便成了“把土塊看作黃金,把碎石看作珍珠”的意思了,這顯然與原意相反。。

熱心網友

這里面應該沒有意動用法。我們從反向去思考這個問題:(1)如果說“金”、“珠”意動,則“以...為金”、“以...為珠”,明顯這是不符合原意的;(2)如果說“塊”、“礫”意動好像可以理解,但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塊金礫珠”,即意動的是謂語動詞,而賓語是意動的對象,可見也不行。我認為,在這句話中“金”、“珠”名詞作動詞,即“把金當作...”、“把珠當作...”是完全可以的,不僅符合文言文翻譯“信、達、雅”中“達”的標準,而且還符合文言文翻譯“簡潔”的要求。

熱心網友

塊 礫

熱心網友

塊:視同土塊礫:視同礫石

熱心網友

爍沒有原因,全憑感覺。就是它了!!!

熱心網友

熱心網友

熱心網友

礫:因為金塊是從沙礫中經過水沖淘出來的,礫在此不作沙礫解,應該作磨礫解。

熱心網友

珠為圓狀,意動。

熱心網友

熱心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