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wǎng)友

地勢最低的國家 荷蘭的正式國名是尼德蘭王國,簡稱尼德蘭。是“低地” 的意思,它如實地反映出荷蘭的地理特點。荷蘭位于歐洲西部,西、北兩面瀕臨北海。萊茵河在這里入海。境內(nèi)河湖眾多,地勢非常低平,在總面積40884平方公里中,有27%的國土低于海平面,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足一米,若無海塘和河堤的保護,全境一半以上的土地將湮沒在北海的波濤中,四分之三的居民將失去家園。從十三世紀(jì)以來,通過圍海造田,荷蘭人民開墾了7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須德海工程是其中最宏偉的一項。

熱心網(wǎng)友

荷蘭被稱為“低洼之國”,1/3的國土海拔不足一米,1/4的國土海拔在海平面以下,所以地理資料上講世界上最低的國家是荷蘭,特殊的國情成就了人間建筑奇跡——荷蘭圍海大堤!但世界最低的洼地在亞洲,巴勒斯坦和約旦交界處的死海,其最低點在海平面以下400米(地圖上表示為-400)。世界最深點在馬里亞納海溝,其最深點在海平面下11034米(-11034)。這幾個概念要注意區(qū)分!我國陸上最低點,即我國最低的洼地在吐魯番盆地艾丁湖,最低點在海平面下155米(-155)。這些是初中地理上講的地理常識,應(yīng)該了解。附一張荷蘭民居照片:

熱心網(wǎng)友

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洼地 .

熱心網(wǎng)友

haha 真是好不容易幫你找到的哦!! 可算是有個官方證據(jù)了!!為什么稱荷蘭為“低洼之國”?  在報刊上和廣播中,我們經(jīng)常見到和聽到有關(guān)荷蘭這個國家的報道,可是“荷蘭”一詞并不是正式國名,這個國家的正式名稱應(yīng)為“尼德蘭”。  荷蘭是從日耳曼語“霍特蘭”一詞演變而來。“霍特”意為“森林”,“蘭”意為“土地”或“國家”,合在一起即為“森林國家”。它本指荷蘭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省,古時那個地方森林密布,野草叢生,故得此名。16世紀(jì),荷蘭聯(lián)合周圍幾個省,組成“尼德蘭聯(lián)合省”,共同反抗西班牙統(tǒng)治。在幾個省中,荷蘭兵強馬壯,人口最多,實力也最雄厚,是戰(zhàn)爭主力,在這個政治組織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慢慢地人們便把荷蘭同尼德蘭等同起來,甚至代替了尼德蘭,成了這個國家的代稱,而且被世界各國所公認(rèn)。但在正式場合中,還須用尼德蘭這個國名。“尼德”意為“低的”,“蘭”意為“土地”或“國家”,合之就為“低地國”、“低的國家”。這個名稱,倒是如實地反映了這個國家的地理特征。  荷蘭為世界最低的國家。這話一點也不夸張。它的全國面積為41160平方千米,大部分都為低洼地,l/3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首都阿姆斯特丹以西哈勒姆附近的有些地方,平均低于海平面4米,比最高的高潮面低8米。全國人口的60%,集中居住在西部地帶,為防止水淹,必須修筑堤壩,并利用風(fēng)車不斷地排除地面積水。由于全國的低洼地帶隨處都可見到這種靠常年不斷的西風(fēng)來推動的風(fēng)車,所以風(fēng)車曾是荷蘭風(fēng)景的標(biāo)志。直到近幾十年來,才用抽水機代替了它。荷蘭的最高地方是國土的東南角,海拔也不過300米,為全國的“屋脊”。國內(nèi)的主要河流,河床一般都比地面高,象我國的黃河那樣,成為“懸河”,在洪水時期,水位高出堤外地面數(shù)米,河里的船舶比屋頂還要高,必須靠堤壩來約束河水。。

熱心網(wǎng)友

尼德蘭王國,即荷蘭(Holland),圍海造地不是因為國土小,而是該地區(qū)地勢實在太低,荷蘭國內(nèi)大部分地區(qū)都有被海水淹沒的危險,是世界上平均地勢最地的國家。

熱心網(wǎng)友

應(yīng)該是荷蘭。據(jù)本人的記憶,荷蘭因為國土面積小,大量的圍海造地,所以有許多地方是在海平面以下。至于有多少國土面積是在海平面以下就不記得了。可以查地理書。歷史上荷蘭曾因圍海堤壩決口致使許多地方被海水淹沒,造成慘劇。netherland一詞好像就是低洼地的意思,不過這只是個人記憶,沒有查資料,不以為憑據(jù)。

熱心網(wǎng)友

澳大利亞位于南緯10°41'和43°39'之間,大陸的三分之一土地處于南回歸線以北,其余部分屬于溫帶。澳大利亞是全世界唯一占有一個洲整個大陸及其邊緣島嶼的國家。它在全球的大陸中,地勢最低,平均海拔不到330米。從澳大利亞最北部到最南端的距離約為3700公里,東西之間的距離約為4000公里。澳洲大陸的最高處是科西阿斯科山峰(2228米)。

熱心網(wǎng)友

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