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1、ISO14000的產生背景  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環境與發展”大會上,183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出席會議,此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全球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時代開始,同時使各國政府領導、科學家和公眾認識到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必須改變工業污染控制的戰略,加強環境管理,建立清潔生產的新觀念。通過企業和政府等社會組織的“自我決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方式,把環境管理融于全面管理之中。為此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1993年6月成立了環境管理技術委員會,1996年9月正式頒布ISO14000標準——環境管理體系,以規范企業、政府等社會組織的環境行為,支持全球的環境保護工作。  2、ISO14000的主要內容  ISO14000系列標準是一套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的管理標準,是由最高管理者承諾與支持的,一個組織有計劃、協調運作的管理活動,它通過有明確職責、義務的組織結構來貫徹落實,目的在于防止對環境的不利影響,環境管理體系是一項內部管理工具,旨在幫助組織實現自身設定的環境表現水平,并不斷改進環境行為,以保證組織內部環境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提高。             ISO14000主要由五大要素組成  ①、 環境方針  ②、 規劃  ③、 實施與運行  ④、 檢查與糾正措施  ⑤、 管理評審  每個大要素又可分成若干個小要素,構成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