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寒冬,我想自己配制一些滋補的白酒,請問有人知道哪些中藥材按何種比例浸泡比較合理。

熱心網友

養生酒 [配方]當歸身、菊花各30克,桂圓肉240克,枸杞子120克,白酒漿3500克,滴燒酒1500克。[制法]將上藥盛入絹袋內,懸于壇中,加入酒封固,窖藏1個月以上,便可飲用。[功效]補益強身,養生防病。適用于血虛精虧,面色不華,頭暈目眩,視物昏花,睡眠不安,心悸,健忘等癥。常飲能改善老年人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延緩衰老。[服法]每日1-2次,每次飲服1-2小盅。

熱心網友

安定法地方方法

熱心網友

教您巧制藥酒    藥酒服用簡便,制作也不困難,又是補益的佳品,家庭完全可以自制。  首先藥材要選好。一般配制酒劑的藥材都應切成薄片或搗碎成粗顆粒,并按醫生配方配齊所用藥物的種類、劑量。將其洗凈曬干,凡堅硬樹皮、根、莖等藥物,切成3毫米薄的藥片,草質莖根,切成2-3厘米的段,種子要搗碎。有些藥物還需經過一定的加工炮制處理。民間驗方的中藥,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規格,以防因同名異物或異名同物而搞錯。  同時要注意酒的選擇:以不低于50度的燒酒較適合。對于不善飲酒者,亦可用低度白酒或黃酒,但浸泡時間及次數宜適當增加。  還要注意的是,自制藥酒有冷浸法和熱浸法兩種。前者將藥材碎成片或粗粉,置于帶蓋的陶瓷罐或帶塞的玻璃瓶等容器中,加適量白酒,一般酒量為藥材量的8~12倍,然后密閉放置3個月以上再飲用。而熱浸法是藥料和酒同煮一定時間,然后再放冷,貯存。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既能加快浸泡速度,又能使藥的成分容易完全浸出。制作時可采用隔水煮燉的間接加熱方法,即把藥材加酒先放在小鋁鍋等容器中,然后再放在另一盛水的大鍋里煮燉。隔日1次,以利藥材成分的浸出。但熱浸時間不宜過長,否則酒易揮發散失。  以下是幾種藥酒的制作方法,您不妨一試。  參歸補虛酒:補氣和血,調脾胃,悅顏色。主治氣血兩虛、面黃肌瘦、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選材:當歸25克,川芎10克,炒白芍18克,生地黃15克,人參15克,白術25克,茯苓20克,炙甘草15克,五加皮25克,肥紅棗35克,胡桃肉35克。制法:熱浸法制之。服用:早、晚各1杯。  女貞子酒:補腎滋陰,養肝明目。主治腰腿酸軟、頭暈目眩、須發平白。選材:女貞子250克。制法:冷浸法制之。服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飲服1~2小杯。  枸杞生地酒:填精益腎,滋陰,養肝明目。主治陽痿遺精、煩熱頭暈、腰膝酸軟、視物模糊。選材:枸杞子250克,生地300克。制作:冷浸法制之。服用:早晚各1次,空腹時服。  延壽酒:養顏益壽。選材:黃精30克,蒼術30克,天冬20克,松針40克,枸杞子30克。制作:冷浸法制之。服用:每晚睡前飲用1小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