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的典故是誰和誰的事啊?

熱心網友

  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本是鄰國卻結下了怨仇,經常打仗。有一年,越國被吳國打敗了,還把越王勾踐夫婦俘虜了。勾踐被押回吳國后,讓他住在吳王父親墓旁的石屋里,一邊看墓,一邊養馬。勾踐在吳國受盡了凌辱,他為了能活著回國,表面上裝出對吳王夫差十分忠誠。三年后,吳王夫差見勾踐很順從,就把他放回了越國。   勾踐返回自己國家后,發奮圖強,決心報仇雪恨。他為了不忘記恥辱、激勵自己的斗志,在自己的住處掛一個苦膽,無論是坐著還是躺著,總是能看見。喝水和吃飯時,都要用舌頭舔一舔、嘗一嘗苦味。晚上睡覺時,總是躺在柴草上。   勾踐還同百姓一起參加農田勞動和養蠶。他的妻子也參加紡線 織布。他平時吃的飯菜很簡單,穿的衣服也很樸素。對貧困人家,總是 想法去救濟。誰家有病人、誰家辦喪事,他都去慰問。在勾踐領導下, 經過十年發展生產,積聚力量,又經過十年練兵,越國強盛起來了, 最后終于打敗吳國。[注]:后來人們根據這段歷史記載引申出"臥薪嘗膽"這句成語, 用以比喻刻苦自勵,艱苦奮斗,發憤圖強。。

熱心網友

勾踐

熱心網友

越國勾踐、吳王夫差、范蠡、西施

熱心網友

越王勾賤,絕對是一個正解

熱心網友

越王勾賤

熱心網友

勾賤

熱心網友

越王勾賤和吳王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