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性能怎么樣?

熱心網友

  2001年5月18日,法國海軍參謀長讓—呂克·德路納海軍上將宣布,法國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夏爾·戴高樂”號已通過最后的檢驗,于當日正式服役。德路納興奮地說,“戴高樂”號航母是一次“漂亮的工業探險”,現在已經完全可以投入戰斗了! 設計質量問題迭出 “戴高樂”號航母1986年開始建造,1994年建成下水,1997年進行武器裝備試驗,1999年1月進行海上試驗,2000年11月進行遠航試驗,歷時15年,耗資800 億法郎。“戴高樂”號原計劃耗資120億法郎、1996年即加入現役,但自1994年5 月7日下水以來卻歷經磨難,陸續暴露出方向舵震顫、發動機故障、隔音不完全、核反應堆耐壓殼龜裂等諸多問題。 據披露,所有這些問題都源于設計不合理和質量不過關。例如,“戴高樂” 號下水后才發現飛行甲板太短,無法供計劃裝備的E—2C“鷹眼”預警機起落,不得不返回布雷斯特造船廠全面檢查,最終將斜角甲板跑道加長4.5米才解決了問題。令人吃驚的是,2000年11月“戴高樂”號在北大西洋進行首次遠洋試驗時,在它以25節航速從法屬西印度群島的瓜德羅普島開往美國諾福克海軍基地途中,一部螺旋槳的槳葉突然斷裂,沉入大西洋洋底?!按鞲邩贰碧柌坏貌灰?4節航速返航,原定在完成歷時6周的遠航試驗后于2000年12月23日正式服役的計劃就此泡湯。此外,還有更為離奇的問題。在試航中,“戴高樂”號的冷卻系統線路和核反應裝置沒有任何接觸,絲毫起不到冷卻作用。就連水兵們用的洗衣機也出了毛病,所有滾筒若是全速運轉起來,整個艦體都會出現難以忍受的震動! 螺旋槳事故讓法國政府難堪不已。經過一個月的調查,法國國防部在調查報告中指出,法國“大西洋鑄造實業公司”1997年在為“戴高樂”號制造和安裝螺旋槳過程中,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特別是最后的精加工質量低劣,導致產品出現缺陷,致使螺旋槳葉在航行中斷裂。同時,這份報告還對法國軍品采購系統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認定船舶艦艇制造局和武器裝備總局對此負有重大責任。 在歐洲獨執牛耳 “戴高樂”號是法國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也是目前歐洲最大、最先進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在最初設計時,法國曾對英國的垂直/短距起降戰機航母產生過濃厚的興趣,但是,由于垂直/短距起降飛機搭載的武器和作戰半徑無法滿足法國海軍的需要,最終法國采用了大甲板和固定翼戰機的方案。 “戴高樂”號艦長262米,寬65米,高75米,排水量達4.06萬噸,可搭載40 架先進的“陣風”戰斗機?!按鞲邩贰碧柹线€裝備有2座“薩姆”短程反導彈系統,2座6聯裝“薩德拉爾特”短程反導彈系統,4座8單元發射“紫菀”導彈的“瑟弗萊爾”垂直發射裝置,以及引誘來襲導彈的AMBL-2A“薩蓋”誘餌發射裝置,能快速實施噪聲干擾、同時對付8個有威脅目標的APBB33干擾發射器和法意聯合研制的“斯萊特”魚雷防御系統,并配備有先進的早期預警雷達和電子戰裝備。據介紹,攻防兼備的“戴高樂”號綜合作戰能力至少要比法國海軍“克萊蒙梭”號常規動力航母高6倍以上。 雖然“戴高樂”號在歐洲是最先進、威力最大的航母,但與美國的航空母艦相比,就不是一個重量級了?!按鞲邩贰碧柕娘w行甲板面積比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的要小得多,噸位也只及“尼米茲”級的三分之一,搭載的作戰飛機也少得多。法國把“戴高樂”號建成一個中型航母,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法國最大的船塢也只有270米,不可能建造更大的航母了。 參加歐洲快反部隊 5月17日,法國海軍發言人宣布,“戴高樂”號航母將于5月21日至6月1日參加法國-意大利聯合軍事演習。他表示,首次參加軍事演習對“戴高樂”號來說 “十分重要”,它將全面檢驗該艦的各種性能。這次軍事演習結束后,“戴高樂 ”號將回到土倫港進行“定期檢修”。 此前,法國國防部長里夏爾批準了法國參與組建歐洲快速反應部隊的詳細計劃:法國將派出12000名官兵,并配備75架飛機和12艘艦艇進行支持,其中即包括核動力航母“戴高樂”號。法國將負責為歐洲快反部隊提供戰略、戰役和戰術級指揮、控制、通信設備,提供由“太陽神”偵察衛星系統獲取的戰略情報以及來自“幻影”IVP飛機和直升機的戰術空中偵察情報。據里夏爾稱,這些部隊和裝備可以在60天內部署完成。而“戴高樂”號航母的加入,則使歐洲快速反應部隊的突擊能力得到很大的加強。 。

熱心網友

上面只有彈射器比較吸引人。

熱心網友

不太好

熱心網友

法國航母性能不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