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1。思維的對象是抽象化了的概念,是人類大腦中的神經系統的活動結果。那么抽象化了的概念在大腦中存在的方式一定具有按某種編碼形式所確定的可以進行儲存和傳輸的物質載體,就象計算中是以電脈沖(0和1)這種物質載體并以ASCII(或其他方式)編碼形式進行存儲、傳輸和處理的那樣。這種物質載體現在已經知道了,是生物電化學方式的,但是編碼方式和處理方式還是個迷。2。思維的編碼方式一定和語音語言的編碼方式非常接近,而不是和文字的編碼方式接近。因為從歷史上看,語音語言和思維幾乎是共生的東西,在人類沒有語言能力的時候,很難想象人類有思維。而文字的誕生就遠遠不如語音語言的歷史悠久了,所以人類的思維最初的編碼形成過程是一定和語音語言的編碼有密切的關系的,以至于許多學者都認為思維就是語言的。從思維的輸出輸入過程看,思維也一定和語言有密切關系,思維直接空制人類的語言能力和聽辯的能力。一個不識字的人可以有思維,但是一個失去語言和聽辯能力的人思維能力就非常有限。我曾舉過聾啞人和盲人的思維水平差異的例子。3。文字是語言的符號編碼形式,它的物質載體是書寫下來的有形字符。從存在方式上看,所有的文字都是二維的小的圖形符號,只是它們各自的繁簡度不同而已。文字對語言的發展有絕對重大的促進作用。人類有語言能力的歷史有幾十萬年之久,而最早的文字也不過五千年的歷史。可是如果比較人類發展的過程的話,可以明顯看出,最近五千年的文明發展階段是人類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人類在短短的五千年的文字歷史時期成就了巨大的思維和認識上的飛躍。但是文字不會是直接的思維編碼的,圖形是無法作為思維編碼的,而只能是思維的對象。4。思維、語言和文字的關系,我認為是一個三角關系。思維是大腦內部的語言物質編碼系統,文字是語言的外部物質編碼系統,語音語言是聯系內部語言和外部語言的編碼系統。所以對于一個有效的文字來說,增強這種聯系(既文字和語音語言的聯系)就有利于促進思維的能力。也所以我不同意說漢字是和思維更接近的文字的說法。我認為拼音文字由于其和語音語言的天然之合,才是對思維思最有促進效果的文字。例證:1。在中國經常看到很多非常有學識的人卻非常不善語言表達,面對記者或外人,他們常常顯示出語無倫次的狀態。也就是所謂的“茶壺裝交子,倒不出來”(漢字和語音語言的關系)。2。中國的知識份子“有知無識”的顯現十分普遍。知識并不是思維的全部,而是思維的對象,就象計算機中的數據一樣,是待處理的數據。反而是沒有文化的中國人有大智慧。所以歷來就有知識越多越反動之說。因為漢字和語音語言(也即思維)的距離較遠的原因。(語言和思維的關系)。

熱心網友

語言是思維的表象,如言為心聲(這里的心即為思維);思維是語言邏輯性的準備,(三思而后行,這里的行可以是語言也可以是其他)

熱心網友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之一。思維可以通過語言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