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語文種種修辭方法分類,作用等信息?表達方式,什么的,一些語文常用的方法,各種修辭方法,作用等;表達方式什么的,一些語文常用的方法,各中文體的常用方式等
熱心網友
不知你是哪個年級的同學,如果是初中生,推薦你去找龍門書局的《及樹楠講怎樣學好初中語文》。也可參考《語文教師手冊》。
熱心網友
《考試說明》中規定的必須掌握的修辭(8種):1、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2、比擬——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3、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4、夸張——揭示本質,給人以啟迪;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以創造意境5、對偶——便于吟誦,易于記憶;用于詩歌,有音樂美;表意凝練,抒情酣暢6、排比——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辟,條分縷析;節奏鮮明,長于抒情7、設問——提起注意,引人思考,有針對性和啟發性8、反問——加強語氣,抒發強烈的感情,增強文章說服力和感染力初高中常見的修辭(12種):1、反復——用于說理性文章,起強調作用;抒情寫景,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劃段分層2、雙關——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3、反語——加強表達效果4、引用——增強語言表達效果5、對比——使好的顯更好,壞的顯更壞6、映襯(襯托)——與對比相同,但有主次之分7、頂真(頂針、聯珠)——適于表現客觀事物間的遞相依存的關系8、移用(移就)——類似于擬人,但體現的是相關事物的修飾語的變化,而擬人則側重于把事物人化9、通感(移覺)——溝通感官10、婉曲(委婉)——烘托暗示11、回懷(回文)——類似于頂針12、呼告其他修辭(15種):1、互文——相互補充2、歇后語——幽默、風趣3、摹狀——形象生動4、倒裝——加強語勢,錯綜句法5、警策——含義深刻,精警動人6、示現——如見如現,活靈活現7、仿句——造成表達上的新鮮感8、轉品9、飛白10、跳脫11、鑲嵌12、復迭13、層遞14、節縮15、析字。
熱心網友
Google!
熱心網友
一、常見的修辭方法簡說 常見的修辭方法,高考規定為8種: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 1.比喻:比喻的結構一般由本體、喻體和比喻詞構成。比喻的本體和喻體必須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間有相似點。運用比喻可以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2.比擬:包括擬人和擬物兩類。擬人是把物當人來描寫,賦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動作等;擬物是把人當物來描寫,或把此物當彼物來描寫。運用比擬,可使人或物色彩鮮明,描寫生動,蘊含豐富。 3.借代:用借體代本體。它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可用部分代整體,以特征代本體,以專名代泛稱等,如《藥》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體。比喻要求本體與喻體有相似點,借代要求借體與本體有相同處。借代可使表達具體形象。 4.夸張:包括對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縮小。魯迅《藥》中寫道:“……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后一句使用了“縮小”的夸張。夸張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啟示,增強表達效果。 5.對偶:俗稱“對對子”,詩歌中叫“對仗”。對偶有寬對、嚴對之別。一般來說,上下兩句應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意義相關;可以是短語,也可以是句子。有正對、反對、流水對等類型。用對偶,句子整齊,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6.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構成。其作用在加強語氣、強調內容、加重感情。 7.設問:無疑而問,在自問自答中引人注意,啟人思考。 8.反問:也是無疑而問,但答案就在問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強化語氣、強化情感的作用。 語文中“表達方式”與“表現手法”的內容只能從“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五個方面去分析判斷。
熱心網友
不知你是哪個年級的同學,如果是初中生,推薦你去找龍門書局的《及樹楠講怎樣學好初中語文》。也可參考《語文教師手冊》。dsfsfsafghfjghkyuky5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