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的病句題

熱心網友

好好分析歷年試題  并列短語使用不當而導致的病句,在高考中出現頻率高,解答難度大,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之一。  下面以高考試題為例分析并列短語在句子中運用不當而產生的錯誤類型。  一、 語序不當  幾個并列的詞語之間內部常常會出現排列不當的錯誤。如:  1、(1995年上海題)通過檢查,大家討論、發現、解決了課外活動中的一些問題。  “討論、發現、解決”的正確順序應是“發現、討論、解決”。  二、 搭配不當  當并列短語作為一個整體的語言部件而與句子的其它成份產生語法關系時,常會出現搭配不當的毛病。如:  2、(1996年全國題)有關部門對極少數不尊重環衛工人勞動、無理取鬧、甚至毆打侮辱環衛工人的事件,及時進行了批評教育和嚴肅處理。  “對事件進行嚴肅處理”是可以的,而對“事件進行批評教育”則不通了,因為“批評教育”的對象是人而不是事。這是主謂搭配不當。  3、(1999年全國題)今年春節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執勤的崗位上。  “消防車”不可以“放棄休假”。這也是主謂搭配不當。  4、(1995年全國題)他馬上召集常委會進行研究,統一安排了現場會的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以及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  此句問題出在作賓語的并列短語,因為“問題”是不能“安排”的。這是謂語和賓語搭配不當。  5、(2001年全國題)近年來,我國加快了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高校將進一步擴大招生,并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大學和學科。  加快的應該是“速度”,而不應該是“規模”。這也是謂語和賓語搭配不當。  6、(1995年全國題)某工廠以技術進步為動力,不斷致力于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研制開發。  能夠“研制”的可以是“新產品”“新材料”,但不能是“新技術”“新工藝”。這是修飾成分和中心詞搭配不當。  7、(1994年全國題)文件對經濟領域中的一些問題,從理論上和政策上作了詳細的規定和深刻的說明。  這是兩個并列短語照應不周而產生的搭配不當,“從理論上”只能作“說明”,從“政策上”才能作“規定”。故應改為“從理論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說明和詳細的規定”。  三、 不合邏輯  在一些病句中,有些被當作并列短語使用的語言單位,各項間并不存在并列關系,它們或是互相包含、交叉的,或是根本不是同一類屬的。如:  8、(2000年春季試題)人們一走進教學樓就會看到,所有關于澳門歷史的圖片和宣傳畫都被掛在走廊兩邊的墻壁上。  “圖片和宣傳畫”是兩個交叉的概念,不能并列。  9、(2002年全國題)本欄目將各地電視臺選送的歌舞曲藝、風情民俗、文化娛樂和體育活動等方面的節目,加以重新編排、組合和潤色,進行的再創作。  本句除了錯用“的”字外,“歌舞曲藝”和“文化娛樂”也是兩個交叉的概念。  10、(2000年全國題)我們的報刊、雜志、電視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責任作出表率,杜絕用字不規范的現象,增強使用語言文字的規范意識。  “報刊”包括“雜志”,“出版物”又包括“報刊、雜志”,所以不能并列。  四、 并列短語與“無論”“不管”的錯誤搭配  “無論”“不管”都表示條件關系,其后往往是列舉可供選擇的幾項,或是接以包含有“誰”“怎樣”等疑問代詞的語詞,不能以并列短語與之相連。  11、(1992年全國題)無論干部和群眾,毫無例外,都必須遵守社會主義法制。  此句中的“和”應改為“還是”,或把“干部和群眾”改為“誰”。  12、(1993年全國題)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困難,勝利攀登到了頂峰。  雖然此題是考查“不管”和“盡管”的區別,但是如果知道了“不管”之后不能以并列短語與相連,就可立即判明這是有語病的一項。。

熱心網友

強烈高三的時候,抽時間把高中全部語文書的全部課文朗讀一至二遍,記住是朗讀,不是看.這個可以解決以下問題:語音,詞語,病句...文言的一部分.當然,重在積累,平時多看正版的書,文科多看語文和歷史書理科看語文和生物等,建議沒事翻看大詞典.不要看有錯字的盜版書,這樣可以讓你一眼看過去就知道哪里錯了.即使不知道要改成什么,但是一定感覺它有錯誤,做題速度非常快的.

熱心網友

多看,多聽,多讀,找語感

熱心網友

閱讀大量的典范的現代文,培養語感。然后,憑借語法知識分析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