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天就要了,麻煩各位了!
熱心網友
1。掌聲 我是一條魚,一條游弋在題海中的魚。日復一日,我感到我的呼吸被扼殺在無邊際的壓抑里,眼淚干涸在苦澀的海中,憂郁如流沙般吞沒我…… 我是一只螞蟻,一只穿梭于城市高樓間的螞蟻,仰望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我躲在面具后品嘗著一個人的寂寞世界…… 我有眼淚,卻才不愿把它拋灑到眾人面前,不愿有誰看見我的脆弱;我渴望成功,渴望掌聲,卻極力裝作滿不在乎……我自卑…… 琴房中,很靜,我推開門,坐在鋼琴前,撫摸著黑色和白色琴鍵,心b中泛起了快樂的漣漪--只有此時,我才能找回自我和信心。 雙手跳躍,音符從指尖流瀉而出,偌大的琴房中流淌著一首歡樂的歌,裹著濃濃的甜蜜,撞擊著我的心扉,仿佛全世界只有鋼琴和我,我很陶醉,因為了有音樂…… 曲終,掌聲響起……我驚訝地抬起頭,門邊倚著一個男孩。“真的,你彈得真棒;原以為你很冷漠,然而黑色的面具下卻有一個這么可愛的你,你也是紅色的,真高興重新認識你!”伴隨著掌聲和鼓勵,他走了,留下了驚愕的我和一顆似乎受寵若驚的心。那陣掌聲,為我的心披上了一件毛衣,一件用理解、關愛和鼓勵織成的毛衣,那一刻,有股落淚的沖動…… 晚上,我做夢了。那是一個彩色的夢,一個沒有眼淚的夢,一個充滿掌聲的夢…… 臺上的我坐在鋼琴前,嫻熟的手指演奏出一首首歡樂的樂曲;臺下,掌聲雷動,人頭攢動,他們都為我的激情鼓掌,喝彩,歡呼……掌聲,那真切的掌聲振動著我的耳膜,我第一次擁有了成功的喜悅和感動,夢,是甜的…… 學校里,我又看到那個男生,他給了我一張紙條:“你也會渴望成功和掌聲,相信自己,敢于嘗試才會成功。打開你的心扉,脫下你偽裝的冷漠的面具,你也是最優秀、最可愛的女孩。掌聲,就在前方,相信自己,你的明天會更美好!陽光永遠燦爛!” 幾句話,侵入了我內心最深厚的感動里,似乎有幾滴滾燙的液體順著我的臉頰滴落而下,碎了……可我又分明看到了夢想的升起,載著我內心奔涌的情感,飛向遠方……我感到陽光一絲絲揉進了我的日子里,掌聲,又縈繞在耳畔,面具,碎了…… 2。掌聲背后的故事 我的獨舞表演成功了! 去年的國慶節,大華廠邀請我們學校出一兩個節目。我們班的班主任幫我報了個獨舞《小百靈》,雖然這是我的舞蹈老師—林老師教過的,但我的還是十分緊張。因為我住在大華廠的生活區,而林老師住在百色城,林老師很忙,抽不出時間來指導我,所以我只好自己利用課余時間復習。 可是,幾天后的傍晚,急促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原來是林老師讓我去城里去練一練。 我自己搭班車大約三十分鐘到林老師那里。老師先讓我練習基本功后,開始排練《小百靈》。林老師一個一個動作的幫我改正,我沒出多少汗,老師的臉早已變成了紅蘋果。“不行,我應該加倍努力。”我暗自下決心。練到一半,有一個動作推不下去,林老師就說:“先休息一下,喝口水。”這時候,林老師坐著一個小椅子,在中間聽著《小百靈》的音樂,打著拍子。她對我說:“巧迪,拿個小椅子來這兒。”我坐在老師前面聽她講:“你在舞臺上就不是你,而是你要表演的角色。就像這個節目一樣,你在這里就是一個沒有煩惱的百靈鳥。你懂了嗎?”老師為了讓我投入到角色里去,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我再次下定決心練好這個節目。對面樓的燈已滅了,只有這間排練廳還亮著。我聽老師喊節拍,可聲音卻有些斯啞,看著老師的臉,卻少了些光彩。“我一定要成功!”我邊練功邊為自己打氣。 到了表演的那天,我坐立不安,怕成了觀眾的笑柄。可,這時我想起了她-林老師,緊張的心情似乎減少了一半。快到我表演了,媽媽安慰我說:“不要怕,要沉著。”“是呀,怎么多的朋友來看我的表演,我怎么能怕呢?更重要的是我不能辜負了老師對我的期望!”我心里為自己鼓勵。到我表演了,我像小百靈一樣飛出了舞臺。。。。。。當我的表演結束時,掌聲、歡呼聲從四面響起。我興奮到為極點。 這次表演我成功了,每當我想它,或看到它那次拍下的相片,嘴角總會露出一絲笑容。細細地品味它給我帶來的喜怒哀樂。3。人生需要掌聲 人生需要掌聲。 許多人時常慨嘆:知音難求。何為知音,知音難道不是人生中的鼓掌者? 當年,俞伯牙輕奏《高山流水》時,鐘子期為之高聲喝彩,于是鐘子期便成了俞老先生的知音。高山流水不斷,流傳著一曲千載稱頌的金蘭之交的贊歌。然而,水已去,人也亡,弦斷有誰聽。人生中的喝彩者走了,生命也就枯萎了。人生,就像開放在郊外的野花,萬紫千紅,芳香四濫。人生的掌聲猶如陽光雨露,滋潤著每一葉花瓣。恩賜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饑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而掌聲比恩賜更為重要,精神的鼓勵激動著每一個孤獨無助的行人。 人生,就像顛簸在海上的小船,乘風破浪,勇往直前。人生的掌聲猶如遠方的燈塔,引你掛云帆,濟滄海。恩賜是一縷海上輕柔的微風,使躁動不安的人感到人世的溫情,而掌聲比愛心更為重要,心靈的通道連接著每一個沉思憂郁的哲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街頭賣藝者,其琴聲悠揚,令人感動,吸引了不少行人。拉完一曲,周圍的人紛紛向錢罐里丟錢,轉眼工夫,錢已裝滿了罐子,但賣藝人臉上并沒有一些欣喜的笑容。后來,一個旅游者抬起手來為之鼓掌,賣藝人跟里溢出了感激的淚水。可見,賣藝者是哲人,他尋求的是知音,期待的是掌聲。人生需要掌聲,掌聲比恩賜比金錢更為重要。 當你失落喪氣時,你希望有人給你勇氣;當你猶豫彷徨時,你希望有人給你理解;當你精神窮困時,你希望給你熱烈的掌聲。是的,我們在不斷地等待著,祈求著愛心的降臨,但我們更在時時刻刻尋找著知音,尋找著精神世界的同路人。只有這樣,我們才不至于絕望,也會像那位賣藝人一樣流出感激的淚水。 沒有掌聲的演出是可怕的,有誰受得了死一般的寂靜;沒有掌聲的人生是可悲的,有誰愿意在壓抑中生存。人生缺少了掌聲,只會剩下英雄垂淚、七子悲歌的結局。正如當年的屈原,世人皆濁唯他獨清,世人皆醉唯他獨醒,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沒有掌聲沒有理解只有漁夫的嘆息,終于使他熄滅希望之火,生命之燈。 人生的掌聲永不能停息,它永遠激勵著人追求靈魂的高尚與完善,掌聲比愛心比金錢更為重要。 讓掌聲響起來,人生需要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