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文學是世界的瑰寶,但歷史上的輝煌已為陳跡,現在中國文學究竟走在怎樣的一條路上呢?
熱心網友
我覺得,中國文學的沉寂是這些原因:\r\n1,在當初,中國文學的確出色,但別忘了他們可只學文,誰也不會算sin函數或機械波(汗)。他們出色是因為社會的黑暗——現在相對來說的確是好多了——不致讓歐陽修一貶再貶了,不致讓屈原如此死法了。當時人憑借深厚的文學功底,再加對社會的感悟,很容易出好文。近代魯迅等人小時受的家教大概也是“偏文”的吧?何況在那樣動蕩的社會,有犀利的眼光,就可以寫出文章。\r\n2,這也跟現今社會人的生活品位相關。一部分人沒有文化,就無法推動文學的發展;而另一方面有文化的一些人由于物質生活太優越,在文學上的追求就更多地集中在文字和感情上。文學創作在現今畢竟是一種謀生的渠道,早已失古人的隨意。這就導致了文壇上過于追求文字的華麗和感情的渲染。四大名著,三國演義還好,當作史實;水滸傳,成為了英雄主義的典范以供緬懷;西游記,當成神話故事給孩子看;紅樓夢,更是被班里的男生貶得一文不值。也許它們的確被利用上了,但它們沒有被發揮出最大的作用。\r\n\r\n古代文化是燦爛的,但現在真正了解它們的人不僅在少數,更集中于那些專業研究它們的人,普通人有些甚至都不理不睬。而對于孩子的培養,又是一種“重理輕文”的思想,這就導致了現今的中國文壇輝煌不再。\r\n\r\n~~個人理解。
熱心網友
民族靈魂漸漸遠去
熱心網友
應該走多元化共同進步的路,但是必須建立在思想健康的基礎上,必竟文學是能指導人類思想的.現在的文學一小部分真好,一大部分亂七八糟.從構思,文筆和所表現的思想都近于糟粕,對現代的年輕人起的是精神鴉片的作用:混淆好壞,美丑,善惡的是非觀,讓人迷失人生的方向.
熱心網友
書也是有競爭的,我不是說書與書的競爭,而是現在看的東西太多所以看書的人少了。
熱心網友
現在的中國文學,總體來說是膚淺,浮躁。
熱心網友
掙錢活命的狀態。
熱心網友
千頭萬緒,沒有主流,沒有深度。
熱心網友
古代的文學是鼎升時期,現在的文學只是在跟著古人學而已。沒有一點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