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霍達從藝術評價來看,我以為林林總總的諸多人物中,梁君璧是作者塑造得豐滿的一個典型形象,一言一語,一顰一笑,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使我想到《紅樓夢》中的鳳姐。也許因為我是北京人,我生長在曾經富極一時而終又凄涼零落的大家庭中,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使我懂得梁君璧,她表面上顯露著壓人的威勢,其實內心隱藏著一腔悲痛,一部書能寫出一個典型人物已不容易,何況全書在藝術上可以稱得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我讀《穆斯林的葬禮》,實為多年來難得的藝術享受。 全書籠罩著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因此我說它是穆斯林的圣潔的詩篇。當然,我所指的不是在書中闡發了多少真主的旨意。我所指的是它揚起穆斯林美的靈魂。也許有的讀者覺得這個悲劇太悲慘了,但是,在尾聲部分,梁冰玉看到“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出現在門邊,潔白的皮膚,俊秀的臉龐,黑亮的眼睛,長長的睫毛,正吃驚地看著她。‘新月!新月……’她一把抱住了少女……”是的,默默蒼天,沉沉大地,過去的生活過去了,新的生活開始了。梁冰玉抱著的已不是新月,而是梁家第三代人,她抱住的不是一個新的新月,一個未來,一個希望嗎?對于細心的讀者,這輕輕一筆也就足夠了。 《穆斯林的葬禮》從悲劇美這一角度來看是達到一定完美的程度,讀完所以令人不釋于懷,就因為它具有悲劇美的感化力。作者在后記中講到:“最高的技巧是無技巧,僅僅炫耀技巧就失去了靈魂。”還說:“至今弄不清我運用了什么技巧,也弄不清楚這本書按時下很流行的說法歸屬什么流派。”作為一個既欣賞西方古典文學、又欣賞西方現代文學的人,我認為是現實主義的同時是浪漫主義的,當然,不是停滯于古典的現實主義、浪漫主義,而是邁步于今天的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它顯得更鮮活、更有靈性,因而也更動人。
熱心網友
霍達
熱心網友
霍達
熱心網友
霍達 女,北京人,回族。國家一級作家,第七屆、第八屆主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民族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副會長,北京市文聯理事。這部五十余萬字的長篇,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穆斯林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含蓄蘊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讀者的心靈,曲終掩卷,回腸蕩氣,余韻繞梁。
熱心網友
霍達
熱心網友
霍達,女,回族,北京人,1945年11月26日生。國家一級作家。 霍達幼時在北京上學,酷愛文學藝術。1966年畢業于北京建筑工程學院。曾先后在四機部、北京市園林局、文物局做翻譯工作。同時,師從著名史學家馬非百研究中國歷史。1981年調北京電視藝術中心任一級編劇。 霍達自青年時代步入文壇。迄今著有小說、報告文學、影視劇本、散文等多種體裁的文學作品約500萬字,成就卓著,蜚聲海內外。其中,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于1988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于1989—1992年兩度全文播出,1990年獲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建國40周年北京市優秀文學獎,1991年獲中國文學最高獎——第三屆茅盾文學獎,自出版以來暢銷不衰;中篇小說《紅塵》于1988年獲第四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報告文學《萬家憂樂》于1988年獲第四屆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1992年獲首屆全國保護消費者杯個人最高獎,2001年獲“3·15”金質獎章;報告文學《國殤》于1988年獲首屆中國潮報告文學獎,1992年獲首屆全國衛生題材文學一等獎;報告文學《小巷匹夫》于1988年獲火鳳凰報告文學獎;電視劇《鵲橋仙》于1980年獲首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電影劇本《我不是獵人》于1982年獲第二屆全國優秀少年兒童優秀讀物獎;電影劇本《龍駒》于1990年獲建國四十周年全國優秀電影劇本獎;散文《東山男兒》于1990年獲《光明日報》“共和國在我心中”優秀征文獎;散文《煙雨文武廟》和《義冢豐碑》于1997年分別獲國務院港澳辦和中國報刊副刊研究會“香港百年滄桑話回歸”征文一等獎、《人民日報·海外版》“香港回歸征文”一等獎。 霍達深入香港,歷時三載創作的長篇小說《補天裂》,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前夕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全文播出,北京和香港兩地同時出版,眾多報刊轉載。1999年被中宣部、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新聞出版總署、廣播電視電影總局評為建國50周年十部優秀長篇小說之一,獲第七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的優秀圖書和優秀電視劇兩個獎項,并獲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北京市優秀圖書獎。此外,代表作尚有長篇小說《未穿的紅嫁衣》,報告文學《民以食為天》、《海魂》,大型歷史電影劇本《秦皇父子》等,作品有英、法、阿拉伯、烏爾都等多種文字譯本及港、臺出版中文繁體字版多部。1999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了《霍達文集》(六卷本)。 多年來,霍達曾參加美國愛荷華國際寫作中心,并先后赴英國、法國、俄羅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來、西班牙、毛里塔尼亞、埃及、意大利等十馀國及我國港、臺地區進行學術交流。曾應邀出任《港澳大百科全書》編委、第十八屆開羅國際電影節國際評委、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代表等。其生平成就載入《中華古今女杰譜》、《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作家大辭典》、《中國電影家大辭典》、《中國當代名人錄》、英國劍橋版《世界名人錄》等大型辭書。 霍達是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民族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副會長。1999年8月29日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熱心網友
霍達 全書分為兩條線索,分開敘述,一條以“玉 ”為每章題目,寫韓子奇對于玉的癡迷 一條以“月 ”為題,寫韓新月的悲劇,最終兩線和一。
熱心網友
穆斯林的葬禮 小說檔案 作者簡介 霍達,女,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 國家一級作家,著有小說、報告文學、劇本、散文等多種體裁的文學作品約500萬 字。本社曾出版其代表作之一《穆斯林的葬禮》,該書并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兩度 全文廣播,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榮獲中國文學最高獎——茅盾文學獎以及建國 40周年優秀文學獎等多項大獎,為最受讀者歡迎的當代文學作品之一,列入“家庭 書架百種常備書目”,至今暢銷不衰。其中篇小說《紅塵》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報告文學《萬家憂樂》獲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報告文學《國殤》獲“中國潮”報 告文學獎,報告文學《小巷匹夫》獲“火鳳凰”報告文學獎,電影劇本《龍駒》獲 建國40周年優秀電影劇本獎,電影劇本《我不是獵人》獲全國優秀少年兒童讀物獎, 電視劇《鵲橋仙》獲全國電視劇“飛天獎”。此外,代表作尚有報告文學《民以食 為天》、《海魂》,長篇小說《未穿的紅嫁衣》,大型歷史電影劇本《秦皇父子》 等,作品有英、法、阿拉伯、烏爾都等多種文字譯本及臺灣出版中文繁體字版多部。 內容簡介 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這部五十余萬字的長篇,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穆斯林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含蓄蘊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讀者的心靈,曲終掩卷,回腸蕩氣,余韻繞梁。 。
熱心網友
霍達
熱心網友
霍達 女,北京人,回族。國家一級作家,第七屆、第八屆主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民族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副會長,北京市文聯理事。 迄今著有小說、報告文學、影視劇本、散文等多種體截的文學作品約500萬字,報告文學《萬家憂樂》獲第四屆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報告文學獎、首屆全國保護消費者杯個人最高獎,《國殤》獲首屆中國潮報告文學獎、首屆全國衛生題材文學題材文學一等獎,《小巷匹夫》獲火鳳凰報告文學獎。作品有英、法、阿拉伯等多種文字譯本及港、臺出版的中文繁體字版。 曾參加美國愛荷華國際寫作中心。其生平及成就載入《中華古今女杰譜》、英國劍橋版《世界名人錄》等大型辭書。
熱心網友
霍達
熱心網友
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