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dutch 與AA制有何關系啊
熱心網友
在女權運動的爭取下,男女平等越來越得到體現。男生約女生出去撮一頓,首先便聲明:‘ Go Dutch'。 Dutch是“荷蘭”,難道他們想到荷蘭人開的店去撮嗎?象美國的“麥當勞”,“肯德雞”,意大利的“比薩”,澳大利亞的“考巴”?Unfortunately, ‘ Go Dutch’正是男女平等的體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AA制! 像這種含有國家名稱的短語,我們可不能望文生義,想當然地加以推論,否則會造成錯譯。請看下面幾個句子,看看你是否能正確翻譯這些帶有國家名稱的短語。 1。 There grow a lot of beautiful China roses in the garden。 錯譯:花園里種植了很多中國玫瑰。 2。 These table-cloths are made of American cloth。 錯譯:這些桌布是美國布做的。 3。 The boy suffered from English disease。 錯譯:那個小孩得了英國病。 4。 Many of the boys at the school took French leave to go to the football match。 錯譯:學校里很多孩子象法國人一樣告別去看足球比賽。 你有沒有譯成這樣呢?其實,China rose應譯為“月季花”;American cloth不是美國布,而是“彩色防水布”;English disease是“軟骨病”;French leave則是“不辭而別”。 類似的短語我給你總結了一些,雖然比較多,不過很有趣,相信你一定記得住。 正譯 誤譯 American beauty 四季開放的薔薇 美國的美女 Dutch bargain 飲酒時達成的交易 荷蘭人的交易 Dutch courage 酒后之勇,一時的虛勇 荷蘭人的勇氣 German band 街頭樂隊 德國的樂隊 German measles 麻疹 德國的麻疹Greek meets Greek 棋逢對手 希臘人遇見希臘人 Indian meal 玉米粉 印度的飯Indian summer 小陽春,興旺的晚期 印度的夏季 Italian hand 狡猾,干涉 意大利的手 Spanish athlete 胡說八道的人 西班牙的運動員 Turkish delight 橡皮糖 土耳其的快樂 。
熱心網友
1.為什么說“go Dutch”,因為在17世紀荷蘭人和英國人是敵人,他們為貿易而進行競爭,荷蘭和英國那時侯曾是世界上兩個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所以荷蘭是英國最強大的敵人,因此任何不好的東西都說成是荷蘭的,所以“到荷蘭去”就是糟透了. 2.與“go Dutch”和AA制意思相同的說法還有: let's go fifty fifty let's split the bill go halves
熱心網友
十七世紀時英荷兩國是爭奪殖民地的對手,因此有許多貶低意味的英語習語都和荷蘭有關。荷蘭人出外吃飯,都喜歡各付各的,這種做法被英國人借題發揮就有了Go dutch這一成語。還有如Dutch bargain (飲酒時達成的交易),Dutch courage (酒后之勇,一時的虛勇)都是當時流傳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