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8 22:53:32) 夜行 見證歷史,展望未來 -------一局千年之棋,一個千年之夢題記:一枝一葉一世界,我透過一個千年的棋局,一只和平白鴿的夢想,感受到了一種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一葉落而天下知秋,隨著連戰和宋楚瑜相繼訪大陸,兩岸的關系逐漸升溫,交流的堅冰逐漸融化。。。 記連戰訪大陸一灣淺水兩岸離,“三通”共話四海一。五湖同盼六十載,“七日”相逢八方怡。注1:三通:通郵,通航,通商。注2:七日:指代連戰大陸行 我-----一只名叫和平的白鴿,懷著一個和平的夢想,為了尋找一片和平的土地,飛越淺淺的臺灣海峽。我看見兩位鶴發童顏的老人佇立在云端,和藹可親的那位是統一之神,兇相畢露的則是分裂之魔,只聽得分裂之魔冷笑道:“統一之神,吾二人對弈一局,以天下分合之勢為注,成者留,敗者走,何如?”統一之神笑道:“統一乃民心所向,大勢所趨,逆流者必亡,則吾必勝。且為天下蒼生所計,有何不可?” 話音剛落,一神一魔已經開始一場驚心動魄的戰爭,我忍不住屏息凝視,一幅歷史的畫卷悠悠展開... 透過濃濃的云霧,我分明看見一支古代船隊浩浩蕩蕩地駛向三國時被稱作流求的寶島臺灣,船頭大旗上印著一個赫然醒目的“吳”字,而站在船頭的正是吳國大將衛溫。我不由得肅然起敬,這是一段整整兩千多年的歷史啊,早在三國時期臺灣就已經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望著氣勢恢弘的船隊,我不禁浮想聯翩:與諸葛亮同唱空城計;與曹孟德煮酒論英雄;與孫仲謀共商流求大計。。。 斗轉星移,我震撼于元世祖設澎湖巡檢司的英明神武;自豪于明時鄭成功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的民族精神;悲憤于甲午戰后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的喪權辱國;感動于劉永福和鐵柯誓死抗日保臺灣的英雄氣概。。。 歷經滄桑,我終于明白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望著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而壯烈犧牲的戰士,望著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窮苦百姓,望著抗戰勝利后一片狼籍的祖國大地,望著迎風招展的五星紅旗,我噙著淚水,默默地呼喚和平,默默地許下一個和平統一的心愿。。。 分裂之魔卻一揮魔杖,喚來一陣血雨腥風。我緩緩地閉上了眼睛,不忍目睹兄弟間的自相殘殺。最終國民黨內戰失利,退倨臺灣,美國粗暴干涉我國內政,這又是半個多世紀的分離。統一之神無時無刻不在與分裂之魔斗爭,他一揮衣袖,送來一國兩制的春風,吹動了兩岸交流的堅冰。從《告臺灣同胞書》的高聲疾呼,到“九二共識”的深入人心;再到“汪辜會談”的牽線搭橋,再到連宋訪大陸的圓滿成功,一切的一切,無不透露著一個訊息----和平統一的潮流勢不可擋,和平統一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想。。。 記宋楚瑜訪大陸 游子戚戚《游子吟》,夢回湘潭看“母親”?!扒饺f水”結真誼, 兩岸相融“魚水情”。注1:“母親”指帶代祖國注2:“千山萬水”分別為陳千山,陳萬水,后者為宋楚瑜夫人,前者為后者親弟弟,以親兄弟的手足之情借喻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手足之情。注3:“魚水情”,巧取宋楚瑜之“魚”,陳萬水之“水”,以兩人相濡以沫的夫妻之情,暗喻兩岸同胞不可分離的魚水之情。 我----一只名叫和平的白鴿,輕輕吟誦著《游子吟》,陪連戰先生拜謁“中山美陵”,陪宋楚瑜先生祭奠黃帝陵。一句“相見恨晚”,一句“炎黃子孫”,道不盡的離愁別緒,道不盡的游子赤誠,道不盡的思鄉之情。。。 我被他們的真誠深深地打動了,竟無語凝噎,只是淚眼朦朧中,望著統一之神率領千千萬萬熱愛和平統一的炎黃子孫,齊心協力攻向分裂大營,一道看似固若金湯的防線剎那間土崩瓦解,灰飛煙滅。。。統一之神笑道:“爾已無路可退,分裂終究不得人心,和平統一乃天下和諧社會之根本。若無和平統一,何來社會和諧?”分裂之魔黯然得一聲長嘆,跨鶴西去,但愿他永遠不再回來。。。 乙丑泣別,骨肉分離,風起一國兩制,送(宋)去和平希冀。 乙酉報喜,兄弟團聚,共話和平統一,連(連)來四海升平。 我---一只名叫和平的白鴿,正銜著綠色的橄欖枝,領著憨態可掬的大熊貓,載著和平統一的夢想,飛越淺淺的臺灣海峽。。。 作者QQ: 6 E-MIAL:FZJ1017YAHOO@.COM.CN
熱心網友
很冒險的一篇作文絕對是佳作,理應的高分甚至滿分但是高考作文閱卷的情況想必你也清楚,只能看閱卷老師的了
熱心網友
大概56分左右吧
熱心網友
要是我是閱卷教師的話,我給58-60分
熱心網友
好只要老師認真看了便是佳作 你也知道高考閱卷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