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wǎng)友
一、方案要點 (一)對每一個已上市公司,按照非流通的股份數(shù)量,設置同等數(shù)量的流通權證。如某企業(yè)具有5000萬股國家股,3000萬股法人股,則為該企業(yè)設置8000萬股流通權證。 (二)所有的流通權證在進行全流通改革時一次性無償劃歸流通股股東平均所有。如前述例子中的公司有流通股4000萬股,則每一流通股股東無償獲得2份非流通股的流通權證,由證券交易所自動劃入其股東賬戶。 (三)每一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流通權證可以在證券交易所中上市流通。流通權證的初始(開盤)價格,通過集合競價方式?jīng)Q定。為活躍競價交易,可以設定較長時期的方案公示期和競價時段。 (四)獲得流通權證即可獲得流通。任一公司非流通的國家股或法人股,只有在市場上購買該公司一份流通權證,方可上市流通;另一方面,任一非流通的國有股或法人股,只要購買到一份流通權證,即可上市流通。非流通股購買流通權證后,經(jīng)過交易所登記,即實現(xiàn)上市流通,相應的流通權證由交易所自動注銷。 (五)允許投資者不以非流通股股權交易為目的,單獨購買、轉(zhuǎn)讓流通權證。這是因為,大量的非流通股掌握在較少的股東手中,而流通股東卻非常分散,在交易中處于不利的地位,容易造成非流通股股東操縱流通權證市場。允許投資者單獨購買和轉(zhuǎn)讓流通權證,既增加了流通權證的流通性,在流通權證價格受操縱奇低時,還可以誘使其他投資者大量吸納流通權證,從而遏制非流通股股東聯(lián)合打壓流通權證價格的現(xiàn)象。 (六)對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流通權證可以設立一定的時效,如可設定10年或20年后流通權證到期,所有非流通股在其所在公司的流通權證到期后可以自動取得上市流通權利,不再需要在市場上購買流通權證。 (七)B股的處理:按類似方法單獨設立B股流通權證,在B股市場流通交易。按照流通股中B股所占比例,確定B股流通股所分得的非流通股流通權證。當所有流通權證得以交易完成之后,所有非流通股按原有流通股中A、B股的比例分別在A股和B股市場全流通。如公司總股本30000萬股,20000萬股非流通股,6000萬股流通A股,4000萬股流通B股,則給予流通A股共12000萬股非流通股在A股市場的流通權證,合每流通A股2個流通權證;給予流通B 股共8000萬股的B股市場的流通權證,合每流通B股2個流通權證 二、方案的運行特點分析 (一)流通股股東得到一定補償。由于非流通股場外交易相對于場內(nèi)交易成本較高,變現(xiàn)能力差,非流通股天然具有流通的沖動。因此,非流通股流通權證是有市場價值的。由于非流通股轉(zhuǎn)變?yōu)榱魍ǎ魍ü晒蓛r可能下跌,但現(xiàn)有流通股股東通過其無償獲得的流通權證而得到一定的補償。 (二)非流通股通過獲得流通的權利而受益。非流通股雖然需要付出購買流通權證的代價,但其轉(zhuǎn)讓綜合收益(流通后轉(zhuǎn)讓價格減除流通權證的購買費用)應大于場外交易收益。如果流通權證價格過高,導致非流通股流通后綜合收益小于場外交易收益,則非流通股選擇場外交易。這時,市場供求將導致流通權證價格下降。 (三)流通權證的價格由市場決定,亦即對流通股東的補償價格由市場決定。此流通權證價值從根本上說體現(xiàn)的是股權流通性的價值,從分析可以得出,其價值應該處于流通股場內(nèi)交易與場外交易的價差區(qū)間范圍內(nèi)。以此作為對流通股的補償恰如其分,因為非流通股獲得流通,其收益恰恰就是其股權場外交易與場內(nèi)交易的價差。這樣一種安排,體現(xiàn)了市場決定流通權的價值,避免了有的方案中對補償額的行政性的判斷,或?qū)ρa償額按凈資產(chǎn)等財務指標進行測算的人為技術性判斷。 (四)全流通的進程由市場決定,而且是漸進的,不需要強制進行大規(guī)模的股權重整。本方案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流通權證的交易與股權的交易完全分離。對于沒有流通轉(zhuǎn)讓意愿的非流通股,完全沒有任何強制其轉(zhuǎn)讓的要求,充分尊重了股東對其股份處置的決策權利,也避免了資本市場的激烈波動。尤其是,在此全流通模式下,國有股減持的主動權始終掌握在國有資產(chǎn)的監(jiān)管機構一方,國有資產(chǎn)管理部門完全可以根據(jù)國有資產(chǎn)布局、收益分配的戰(zhàn)略需要從容、靈活地進行國有股減持。 (五)此全流通模式具有一定的自我穩(wěn)定機制,避免了極端情況出現(xiàn),不會造成市場大幅波動。一是不會出現(xiàn)大規(guī)模非流通股套現(xiàn)現(xiàn)象,因為如果非流通股短時間內(nèi)大量套現(xiàn),必須大量集中購買流通權證,但這必然引起流通權證價格上升,導致其套現(xiàn)成本增加,從而遏制套現(xiàn)行為。二是如流通權證價格過高時,非流通股可以選擇不流通,從而導致流通權證價格下降,最壞的情況也只是維持現(xiàn)狀。三是為減少市場上通過壟斷流通權證進行市場操縱的可能,對流通權證設定一定的時效,尤其是對小盤股可以設定較短的時效,從而迫使流通權證價格能夠逐步下降,直至為零,實現(xiàn)在中長期非流通股自然流通。四是為了防止非流通股利用其優(yōu)勢地位操縱流通權證價格,導致流通權證價格過低,可以采取多種調(diào)節(jié)手段,如實施全流通后,全面禁止非流通股場外交易,允許投資者單獨購買流通權證等。 (六)此全流通模式與其他市場規(guī)則完全兼容,不會破壞正常的資本市場運行秩序。此方案實施期間,雖然可能有很大部分股票處于未流通狀態(tài),但公司仍可以按全流通的模式進行增發(fā)、配股等再融資活動,證券市場的功能保持了延續(xù)性。 (七)此方案實施簡單,靈活易行。雖然按照此模式,非流通股的全部流通進程可能會較長,但方案的實施卻較為簡單易行,甚至于在數(shù)月之內(nèi)即可完成,更可以靈活設定一定的試點范圍和試點期間。此方案的惟一難點在于為流通權證安排在證券市場上市,而我國擁有具世界先進水平的證券交易系統(tǒng),實施此方案技術上是沒有問題的。 (八)此方案解決存量非流通股的流通問題,新發(fā)股票應該全面實行全流通。一旦全流通方案原則確定,新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立即實行全流通。而此方案較短的實施期,有助于減少全流通帶來的市場震動,盡快恢復證券市場的功能和秩序。
熱心網(wǎng)友
又一讓你賠錢的東東
熱心網(wǎng)友
權證就是一張合同。說明你可以在合同到期前的某個時間內(nèi)按照規(guī)定的價格買/賣股票的憑證。
熱心網(wǎng)友
第一節(jié) 配股權證1.1 定義 配股權證是上市公司在增資擴股時發(fā)給老股東的一種優(yōu)先認購新股的證明。有了配股權證后,股東可憑借它參加新股的認購,以追加對上市公司的投資。 在上市公司宣布配股時,一般來說配股價會低于市價,在除權日,股價會下跌。若股東放棄配股,股東原有股票的市值就會下降而遭受損失。當股東不愿對公司進一步追加投資或?qū)笫胁豢春脮r,為保證自己的利益少受或不受損失,如配股權證能流通轉(zhuǎn)讓,老股東應在配股權證終止流通前將其轉(zhuǎn)讓,這樣可對因配股帶來原有股票市值的下降而獲得部分經(jīng)濟補償。當上市公司給股東派發(fā)配股權證后,股東可有三種選擇:其一就是行使認股權,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交納配股資金,認購新發(fā)行的股票,這樣股東所持的股票比例就會與公司的股票同步增加,對于控股股東來說,其對公司的持股比例未變,對公司的控制力與配股前相同。第二種選擇就是放棄配股權而聽任配股權證過期失效,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般是股東無力參加配股或不愿對公司進一步追加投資,另外就是正股價已低于配股價,在二級市場購買股票比配股更合算。其三是股東權衡利弊后,認為出售配股權證將比采取前兩條措施更為有利,股東就可根據(jù)規(guī)定在有效日期內(nèi)將權證出售轉(zhuǎn)讓。 毫無疑問,派發(fā)配股權證比不派配股權證對老股東更為有利。一是股東多了一些選擇,若不參加配股,就可將配股權證以市價出售。更主要的是,當后市看好時,配股權證上市時將有一段升水,特別是配股權證價格相對比較低,人們誤認為配股權證可以以小博大,就將權證的價格炒得脫離實際價值,如深市股民曾經(jīng)就將某配股權證炒到比正股價還高30%的價位。 1.2 配股權證的價格 當配股權證上市流通時,其理論價格可由下式計算: Qt=Zt-C/ 1+a(1) 其中Qt為配股權證在t時的理論價,Zt為t時刻的正股價,C為每股的配股價格,a為正股到配股繳款時的漲跌幅度。 由于配股宣布后到繳款尚有一段時日,正股到期時相對于t時就有漲有跌,其中上漲的最大空間沒有限制,而下跌時最多跌到0,所以正股到期時的最大跌幅將不超過100%,最大漲幅為無窮大。正股價的漲跌幅度a的取值范圍為: -1<a<J當a的范圍確定后,就可確定權證價格Qt的范圍。 當正股的價格下跌到0時,跌幅為100%,a=—1,配股權證的價格為負。但在實際交易中,任何證券的價格不能為負,故權證的最小值就是0,在實際交易中一般也就是貨幣的最小單位,如深市的某些配股權證價格就曾跌到過只剩1分錢;當正股價格無限上漲時,其漲幅a也就等于無窮大,此時配股權證的最高價格就等于正股價。故權證價格Qt的取值范圍就為: 0<Qt≤Zt在(1)式中,某一時刻t的正股價和配股價都是已知的,a是未知的,它只有到配股繳款時方能知曉,故在計算配股權證的價格時,a就只能取一個預測值或估計值。由于股民對后市的看法不一,配股權證的價格往往波動較大。 當股民預測權證到期時正股價將不高于配股價,配股權證將沒有任何價值,因為屆時股民直接購買正股將比購買權證去參加配股要合算得多,這時候配股權證的價格也就是1分錢。 而當股民普遍看好看后市時,a的取值就比較大,權證的價格就較為逼近正股價,但不會超過正股價。當權證價格接近正股價時,股民可直接購買正股,這反而比購買權證后再去配股要節(jié)省投資,實際的投資效益也要高得多。 在權證的炒作中,股民往往將權證的價格Qt和正股價Zt與配股價C之差(Zt-C)相比較,當權證的價格Qt大于Zt-C時稱為權證升水,當Qt小于Zt-C叫權證貼水。設KQt為權證的升貼水,有: KQt=Qt-(Zt-C) =Zt-C/ 1+a-Zt+C=aC/ 1+a 在上式中,配股價C是一常數(shù),a是待定值,配股權證是升水還是貼水,就取決于股民對后市的預測。如果股民對后市看空,認為股價還會下跌,則a就小于0,是一個負值, KQt也就為負,權證就會貼水;當股民看好后市,a就大于0,是一個正值,KQt也就為正,權證就會升水;如果股民認為在配股權證到期日前股市會橫盤下去,正股的價格既不會漲也不會跌,即a=0,權證的價格就為穩(wěn)定在Zt-C,它既沒有升水也沒有貼水。 在實際的操作中,配股權證的升水較為普遍。當股民預計股票將會上漲時,其握有權證與擁有正股是一樣的,且在權證流通到實際繳款配股日之間的這段時間差中,相當于上市公司給握有配股權證的股東每股墊付了配股資金C,而上市公司給予老股東的這種優(yōu)惠,體現(xiàn)在權證價格上,就是升水a(chǎn)CA(1+a)。當老股東將權證賣出并立即購買相同份額的正股時,對于每一股股票,將會賺得收益aCA(1+a)。 在我國股市上,深市的配股權證比較流行。由于股民對配股權證不熟悉,且權證的價格低、股民購買時所用的資金量不大,股民不太懼怕權證的風險,所以權證的價格忽上忽下,瓢浮不定,其落差非常大,甚至一些股民將權證炒到一個極荒唐的價格,如深市股民曾將某權證的價格炒至正股價的30%以上。而由于股民對權證的無理炒作,往往在臨近繳款期后,權證的價格就紛紛跳水,大幅下跌。根據(jù)滬深股市的運行軌跡,其股票指數(shù)的最大落差是從1558點到330點,其振幅也就是5倍,如果股票從330點一氣漲到歷史的最高點1558點,股價的漲幅a也就是400%,這樣長期權證的最大升水就只有4CA(1 +4),就是配股價的80%。而對于短期權證,在權證到期時,正股的價格的上漲幅度一般都不會超過30%,所以一般短期權證的升水也應在配股價的23%以內(nèi),若股民購買權證時對后市的期望高于實際,權證臨近到期時就會大幅降價,從而給股民帶來巨大的損失。 在進行權證交易時,股民也可通過權證的升貼水公式來判斷權證的價格是否合理,這就是先用權證的價格Qt和正股價Zt與配股價C之差(Zt-C)進行比較,得出的就是權證的升貼水KQt,再根據(jù)升貼水公式aCA(1+a)來計算市場對后市的期望值a,若這個期望值已大于自己的預測值,則股民應購正股;而當自己的預測值大于市場的期望值時,則購買權證的收益就可能高于正股。 。
熱心網(wǎng)友
權證,是指標的證券發(fā)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以下簡稱發(fā)行人)發(fā)行的,約定持有人在規(guī)定期間內(nèi)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fā)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或以現(xiàn)金結算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根據(jù)《暫行辦法》,申請在上證所上市的權證,其標的證券為股票的,標的股票應符合以下條件:最近20個交易日流通股份市值不低于10億元;最近6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累計換手率在25%以上;流通股股本不低于2億股;上證所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
熱心網(wǎng)友
所謂權證,指標的證券發(fā)行人或其他以外第三人發(fā)行的,約定持有人在規(guī)定期間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fā)起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或以現(xiàn)金結算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