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特混艦隊到來,必然要和我軍展開爭奪制空權的空戰。如果對方是一到兩艘航母到來(只有50-100架左右的戰斗機),我軍必定要趁其立足未穩,主動出擊,力爭以優勢兵力用“車輪戰”的戰法,來重創或消滅對方第一批艦隊。 我軍以多編隊、多方向和不同的高度出擊,每個編隊由高中檔飛機搭配,數量在10架左右,目的就是迫使敵人分兵迎戰,盡量多的消耗對方飛機和飛行員的空戰能力。在接達到雙方接戰的上空時,如果美軍迎戰飛機F-14和F-18數量較少,我軍飛機便可以憑數量優勢圍而殲之,如果數量眾多(不少于6架),便避其鋒芒,游而不戰,退回海峽上空,配合地面的HQ-15(S-300中國版)、HQ-9A等地面防空導彈來攔截對方,等到對方油料耗盡退回,同時我方第一批飛機也返回,飛機加油,飛行員休整。 對方退回時,我軍第二批趕過來的飛機又便趁勢追擊,照樣是多編隊、多方向,而美軍前來支援的第二批飛機也必須分兵迎敵,數量還不能太少,我方飛機兜個大圈子后又退回來,照樣不與之正面作戰。等到這批美機又撤回時,我軍又有第三批飛機分頭追擊過去。 如此六個來回,我軍出動300架次,美軍迎戰是180架次,雙方還沒怎么正面交手,美軍飛機的空勤率就幾乎達到飽和狀態(美軍航母艦載機一般一天只能出動一個架次)。如再來幾個來回,連軸轉的美軍飛機幾乎就無法起飛了。 一邊要回收油料耗盡的帶彈飛機,一邊要讓重新裝油的飛機前去攔截從幾個方向逼近的中國飛機,另外,我導彈驅逐艦在外圍不斷佯作進攻之勢,潛艇頻作疑兵騷擾。美軍航母甲板上的緊張忙碌程度,幾乎無法想象,只要有一個小小疏忽,就必然釀成滅頂之災。 只要這種狀況不間斷持續數小時乃至10個小時,美軍艦載機就非累跨不可,整個特混艦隊防御范圍便縮到最小,完全靠艦載防空武器來進行抵御。在這個時候,還有什么樣的力量來阻擋我空射導彈、艦射導彈、潛射導彈和魚雷對美國特混艦隊屠殺般的攻擊? 倘若美軍一到兩艘航母先期到來,便是我軍重創甚至消滅對手的千載良機,這個戰機稍縱即逝,我們要以大無畏的精神敢于出擊,不怕犧牲,在10個小時以內連續作戰,用優勢兵力輪番上陣,用最小代價拖垮美軍空中防御力量,最后在20到30公里的范圍內對美軍艦隊實施攻擊,必定能大獲全勝。 這就是對付一到兩艘美軍航母的“車輪戰”戰術。 打掉美軍第一批艦隊,就為我們以常規戰爭來贏得臺海戰爭打下了勝利的基礎。

熱心網友

客觀的講,并不現實。原因如下:1。美國航母卷入中國戰場的短期機會就是臺海戰爭,在臺灣還沒有打下來,而美國又擁有日本多個空軍基地使用權的前提下,美軍是很樂意翻版二戰在瓜島對付日軍的經典戰例:將航母布置在中方空中打擊范圍之外,利用其戰機作戰半徑大的優勢,從航母裝彈起飛,向臺灣或海峽上的軍艦實施阻撓性或報復性攻擊后,回日本加油,裝彈,再次攻擊后回航母加油,裝彈。屆時,由于臺灣還沒有拿下,我軍目前作戰半徑最長的戰斗機也很難對航母構成威脅。空中打航母行不通。2。現代的"日炙"是個不錯的武器,但射程畢竟只有100多一些,想打航母還沒打到就被飛機修理了,海上攻擊也不行。3。我國目前所布置的岸基戰術導彈普遍為亞音速導彈,高軌飛行,速度慢,突防力差,抗干擾能力有限。對付臺灣的海軍綽綽有余,對付老美的航母特混艦隊還差一些,再說因為射程有限,最多也就是對海峽內的艦只提供心理安慰罷了。對付美國航母威脅的最有效說斷手段其實就是--盡快打下臺灣,將其作為一個不沉的航母,一旦我們可以使用臺灣機場起降的話,那日本就在我軍的打擊范圍內了,美國航母的飛機也就不敢貿然使用日本機場,那時的航母最多就是起飛幾架飛機搜集搜集情報罷了。孫子云:兵貴勝,不貴久。如果我們在攻臺時陷入苦戰,則美國不但會從政治上興風作浪為難我們,還會聯合日本搗亂。所以臺灣問題不打則已,打則必須速勝,否則"諸侯之難至矣"。打下臺灣,美國航母作廢,否則,我們的確沒有太好的辦法對付它。

熱心網友

現實

熱心網友

.................沒的實現吧

熱心網友

要讓他分兵就不會是10架一隊了,一般為三架一隊.對方是白癡才會跟你進到S-300的射程,美國人可沒那么勇猛.他們很清楚S-300的利害.有書上社想用彈道導彈,彈頭裝上數以百記的彈丸,在航母進入射程后開始飽和攻擊,然后才是多批次的戰斗機

熱心網友

開玩笑吧,這種打法也能成立?陸基飛機和艦載機的郊費比是3:1用你的方法老美起飛個十架八架就夠了,就看你飛機沒事干來回廢油玩了。老美的航母上都的預警機的,你的軍艦最好別太近,要不就是靶子。這好向是個天方夜譚的打法。

熱心網友

其實。想對付他們的2個航母戰斗群不是打不贏,而是非常苦。

熱心網友

你為什么專挑不好的說啊,什么目的啊?

熱心網友

白日夢總會有醒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