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孕5個月了,2個月的時候做過一次檢查,鈣鐵鋅都正常。想問一下,現在補鈣應該一天吃幾片,什么時間吃吸收效果最好?我服的的安利的鈣鎂片。

熱心網友

建議在醫師指導下,睡前一次服用比較好。您可以視情況,每天補充300毫克-600毫克的鈣劑,另有1000毫克-800毫克的鈣是通過食物自然補充。當然,食物里鈣含量已經足夠,就可以少補充或暫不補充了。飯前飯后均可。如果需要咀嚼,就按照說明服用吧。服用后完全可以喝水,或加適當牛奶等。約有一半以上的孕婦在懷孕時,特別是在懷孕的后期,尤其在夜間,會發生腿抽筋的情況。究其原因,是因為體內缺鈣...

熱心網友

建議在醫師指導下,睡前一次服用比較好。您可以視情況,每天補充300毫克-600毫克的鈣劑,另有1000毫克-800毫克的鈣是通過食物自然補充。當然,食物里鈣含量已經足夠,就可以少補充或暫不補充了。飯前飯后均可。如果需要咀嚼,就按照說明服用吧。服用后完全可以喝水,或加適當牛奶等。約有一半以上的孕婦在懷孕時,特別是在懷孕的后期,尤其在夜間,會發生腿抽筋的情況。究其原因,是因為體內缺鈣的緣故。當然,缺鉀、鎂、鋅等原因有時也會引起腿抽筋。首先需要增加營養,保證食物的質量,使營養平衡。在每日的飲食中,孕婦應經常選吃含鈣相對豐富的食物,如豬肉、豬骨湯、豬肚、羊肝、雞、魚、蛋、牛奶、羊奶、豆制品、谷類、面包、蛋糕、新鮮蔬菜、水果等。懷孕中后期,建議孕婦采用下列食譜:每日進食大米400克、牛奶250克、雞蛋100克、石膏制豆腐100克、豬排骨100克、青菜400克、紫菜10克、蝦皮10克,其含鈣總量可達1500毫克,可基本滿足鈣的需求。蔥頭、菠菜、竹筍等含有較多草酸,草酸與鈣結合會生成人體無法吸收的不溶性草酸鈣。因此,孕婦盡量少吃這些蔬菜,如果實在喜歡吃,烹飪時宜用開水燙1、2次,使部分草酸溶于水中稀釋掉一部分。由于受季節、地理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某些地區有時得不到含鈣豐富的食品。這種情況下,孕婦可適當服用乳酸鈣或葡萄糖酸鈣等制劑進行補充,并適當添加維生素D或魚肝油;或者,多進行一些戶外活動,曬曬太陽。 第四個月起是寶寶長牙根的時期,您要多吃含鈣的食物,讓孩子在胎里就長上堅固的牙根。到妊娠7個月以后,胎兒牙齒和骨骼鈣化加速,鈣的需求量更為增大。而且孕婦這時也需要儲存鈣,以準備分泌乳汁的需要。因此,不注意補鈣的話,就容易造成缺鈣,引起腿抽筋的癥狀。由于鈣質等成分被胎兒大量攝取,你有時可能會牙痛或患口腔炎,注意少吃含白糖多的食物。因為白糖有消耗鈣等微量元素的副作用,且易引起發胖。你可選用紅糖,紅糖中鈣的含量比同量的白糖多兩倍,鐵質比白糖多一倍,還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  ≡衅谟性S多都容易出現腿抽筋,實際上很可能就是缺鈣征兆。一些孕婦在孕期補鈣的過程中存在誤區,認為補了以后,有可能小孩頭變硬,我生的時候很困難。另外喝牛奶就可以補足鈣。但是通過大量的調查,在我國的飲食習慣里,我們屬于低鈣人群。每天正規的食物,只能攝入500—600毫克的鈣。在不合理的飲食結構里,含鈣比較高的奶制品、豆醬的食用是比較少的。每天普通人有的不到250毫升牛奶,有的人喝了牛奶以后腹脹,不舒服。而孕婦應該增加到500毫升左右,但是,還是有缺鈣的情況發生,還會出現腿抽筋的現象,為什么?因為日常膳食存在的明顯缺陷,國家衛生部微量元素營養重點實驗室的營養專家提出:“給食物補鈣加鋅,糾正膳食結構之缺陷,達到平衡膳食、合理營養、健康兩代人的目的”。這種解決孕、產婦鈣鋅營養不足問題的方法才是最安全、最科學、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建議應該在孕期常規補鈣并且適當補鋅。在我國的民間有這么一個說法,叫做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就是說孕婦懷孕以后,通常出現牙齒松動,腿抽筋,甚至她的骨密度會有下降,丟失了大量的鈣,因為要滿足胎兒的生長需要,所以要從她體內擠出大量的鈣,滿足孩子的生長。到了哺乳期,她需要鈣的量就更多,也就是說哺乳期的時候,孕婦應該攝入更多的鈣。還有的人認為我喝骨頭湯就行了。然而實際上骨頭湯鈣含量是比較低的。為什么,因為我們一般在熬湯的時候不會非常淡,會非常的濃,這樣會有脂肪。你還沒有吃進多少鈣,脂肪的攝入就超標了。因此,建議孕婦在懷孕五個月以后,每天應該攝入鈣質個大概是1200毫克左右。她的食物里如果沒有這么多,就要額外的再補充一些鈣片,才能滿足孕婦的需要了。不然,在孩子出生以后,兩三歲四五歲,為什么那么容易長齲齒,個子不高,恐怕這與孕期的鈣的缺乏有很大關系的。調查顯示,鈣、鋅礦物元素攝入不足是導致抽筋、妊娠反應及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孕期4-6個月份鈣的攝入量應達到1000mg/日或更多,孕期7-9個月及哺乳期鈣的攝入量須能達到1500mg/日,而孕、產婦鈣的實際攝入量只有600-700mg/日,顯然鈣的攝入量大大不足,勢必動用孕、產婦骨骼中鈣質,使骨骼中鈣質大量溶出,造成母體嚴重缺鈣癥狀。與此同時微量元素鋅的攝入量也會隨之明顯不足。營養學會推薦標準(RDA)為20mg/日,而實際攝入量只有8-10mg/日,勢必影響孕婦、產婦的健康及孩子的智力與體格的正常發育。 如何安全有效地解決孕婦、產婦鈣、鋅營養不足的問題呢?孕、產婦鈣鋅營養不足并不是疾病,考慮到孩子的生長發育,用藥必須慎重,因為任何藥物都有一定毒副作用的。孕、產婦鈣鋅營養不足的實質就是一個膳食營養問題,也就是說目前糧食加工過于精細,鈣鋅等礦物元素大量丟失所致。如果能將丟失的鈣鋅礦物元素重新補回來,這一問題自然得到解決。這就回到第二段的話題,自然食物補充為佳。 可以通過增加奶制品、深綠蔬菜和含鈣豐富的食物像橙汁或抗酸劑等得到緩解。在整個孕期,母體約需要貯存鈣50克,其中供給胎兒30克。母體如鈣攝入不足,胎兒需要的鈣就會從母體的骨髓、牙齒中奪取,以滿足生長的需要,這樣就使母體血鈣降低,發生小腿抽筋或手足抽搐。但是,由于許多因素會影響母體鈣質的吸收。如蔬菜中有的含有大量草酸鹽,與鈣形成不溶性草酸鈣而影響鈣的吸收;谷類食物中有植酸也不利于鈣的吸收;攝入過量的脂肪,形成的不溶性皂化物也會降低鈣的吸收。因此,有人建議:孕婦補鈣的最好方法是每天喝200至400克牛奶。每100克牛奶中含鈣約120毫克,牛奶中的鈣最容易被孕婦所吸收,而且磷、鉀、鎂等多種礦物質搭配也十分合理。孕婦在中晚期每天需要到2000mg的鈣,應當更加注意補充。還有,老百姓說“缺鈣”,不僅鈣元素缺乏,主要是指維生素D的缺乏而引起的佝僂病。前述適當添加維生素D或魚肝油,或者,多進行一些戶外活動,曬曬太陽。就是這個道理。 由于食物是最好的補鈣品,許多食品中都含有鈣,奶制品、豆制品、海產品、多葉的綠色蔬菜等都是較好的鈣源。當然,如果有必要的話,也可適當補充鈣劑——如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最好在醫師指導下用藥。還有,要給寶寶一個發育優秀的大腦,千萬不要錯過寶寶的大腦發育高峰期。這是因為大腦細胞有140億個,它是一次性分化完成的,以后不再補充。失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腦的發育高峰期是從懷孕10周到生后2歲半。大腦的發育又分兩個關鍵期,一是懷孕期前4個月,二是出生前兩個月到生后2歲。3歲時,寶寶的神經細胞基本分化完成,4歲時神經髓鞘化基本完成,8歲時寶寶的大腦接近成人。胎兒時期腦的發育直接關系到寶寶的智力。人的大腦皮層結構為六層,在妊娠5個月多時已經成形了。寶寶出生時腦重為300-350克,出生9個月時增加到660克,2歲半至3歲時增加到900-1011克,4歲孩子的腦大小則為出生時的4倍,與成人就十分接近了。到7歲時,腦重達1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腦的重量。所以,寶寶4歲以前的階段,包括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大人們一定要重視及時提供有利于大腦發育的營養。要發育好,必須吃得好,但需要補充哪些營養呢?所謂吃得好,不是指吃得多或“一人吃雙份”,因為孕婦所需要的熱量不會因為懷孕而加倍,吃得合理是最重要的。特別應注意除能量以外的營養素的攝取充足,因為它們對母親的健康及寶寶的身體智力發育至關重要。這些營養素包括鈣質、葉酸、鐵質、維生素B12、碘、鋅質、亞麻酸和亞油酸(必需脂肪酸)。葉酸: 葉酸是維生素B族的一種,是細胞制造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對于孕期營養和健康極為重要,尤其在孕早期。因為葉酸會影響胎兒腦部和脊髓的發育,攝取不足將會導致胎兒神經管畸形(如脊柱裂)。孕婦在孕早期攝取足夠的葉酸可有效地降低神經管畸形的發生。葉酸還是紅細胞形成所必需的物質。懷孕期間身體對葉酸的需要量也因紅細胞的迅速增殖而大量增加。葉酸缺乏將導致貧血,增加了流產機會,寶寶亦可能營養不良。葉酸一片是0.4個毫克,每天服用0.4個毫克就足夠了。懷孕前三個月和后三個月應當每天補充0.4mg就夠了。深綠色蔬菜、豆類、新鮮水果、添加葉酸的牛奶,添加葉酸的谷物,都是葉酸的極好來源。但是葉酸在烹調時易被破壞,建議您嘗試吃生的或稍加烹煮的蔬菜。葉酸,孕婦在懷孕前三個月后三個月要服用,每日需要大致0.4MG。鐵質:鐵質對于孕期母親紅細胞的生成,胎兒的成長及新生嬰兒的紅細胞生成特別重要。孕期所需的鐵質是平時的兩倍,孕期缺鐵將導致貧血。吃紅色肉類(如豬、牛、羊肉)是獲得鐵質的最好方法。綠色蔬菜、豆類、添加鐵質的牛奶和谷物也能提供鐵質。建議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以幫助鐵質的吸收。同時避免餐前和餐后一小時喝茶,因為茶會妨礙鐵質的吸收。鋅質和維生素B12:鋅質對于確保胎兒以及寶寶出生后的正常發育非常重要,鋅質攝取量低可能會影響寶寶的鈣的吸收和出生體重。維生素B12在孕期細胞的形成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每日飲食一般可提供足夠量的維生素B12,而一旦含量不夠將會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肉類、蛋、牛奶和乳酪是鋅質和維生素B12的良好來源。如您是素食者,安滿孕婦奶粉也能使您在孕期獲得足夠的鋅質和維生素B12。碘:補碘,因為缺碘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影響智力。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如亞油酸、亞麻酸)是在您身體中不能合成的,必需從食物中攝取脂肪酸。它們在孕期非常重要,能夠幫助寶寶的腦部、眼睛和神經細胞發育。植物油(如菜籽油、棉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和紅花油)中、果仁、以及一些強化食物都是必需脂肪酸的良好來源。鈣質:鈣質非常重要,它能幫助您和寶寶建造強壯的牙齒和骨骼。為了確保您孕期獲得足夠的鈣質,您攝入的鈣應比平時多50%,特別是在懷孕的早中期,如果您沒能攝入足夠的鈣質,您的身體會從貯藏庫(如骨骼)中獲取鈣質,這會導致您的骨量減少,增加您在日后患骨質疏松的機會。懷孕期間缺乏鈣質會導致肌肉痙攣,如腿抽筋,此外攝取足夠的鈣質可預防孕期高血壓的發生。奶和奶制品是食物中鈣的最好來源,不僅含量豐富,而且吸收率高。蔬菜、豆類、油料種子、蝦皮、海帶和發菜含鈣也很豐富。當然,以上所有的元素,既依靠自然食物,有時也需要在醫師指導下用藥物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