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分置改革中的對價的定義,對中國的股權分置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本人認為,所謂對價,應該是對非流通股東而言,你要上市流通,就得提出為了上市你愿意支付的代價,簡單來講,就是你怎么補償流通股東,畢竟,股市發展的歷史里,中國的流通股動為中國股市付出了巨大的貢獻。這里要注意,是非流通股東要付出的,這是前提,也是第一步。第二步,你拿出了這些補償,就行了,剩下的由流通股東自己分配。比如,總股本為10000萬股的股票,其流通股為1000萬股,非流通股為9000萬股,其支付對價為10股付2股。非流通股東在保持總股份不變的情況下,支付1800萬股,非流通股東股份為7200股,流通股東每10股得到18股的對價。呵呵,所以我認為,所謂對價,應該是在保持總股本不變的情況下,由非流通股東對流通股東支付的補償。只強調非流通股東支付的。剩下的是由國家制定合理的對價標準,對流通股東進行補償了。
熱心網友
有一定的道理.
熱心網友
你的股票再分置前你是平的,分置過程中你市贏利的,出權后你是套牢的.這就是法規.
熱心網友
朋友:這次股改最大的不負責任、不嚴肅、不公平之處就在于此。管理層對于這樣一個涉及上億人口,上萬億資產的大事,卻自始至終都沒有拿出任何統一性和規范性的東西,只是讓“小雞和狐貍”雙方進行所謂的溝通、談判,各自提出的“對價”依據也五花八門,但大都強調自己能夠“承受”多少,或者強調自己的業績好,有發展潛力等,閉口不談應該出多大“對價”,這此所謂的理由與“補償”“對價”幾乎是風馬牛不相及。最好的物華股份的十送五方案,從董事長的談話中好象考慮了你所說的對價因素,但是他們只做到目前的市場價格,在送出這些股之后,流通股股東與非流通股東的成本接近。但以前的損失就不管了,最好的尚且如此,其它的就不說了。所以,如果流通股東們真能看懂目前的“對價”實質是對流通股的一次最大、最殘酷的掠奪的行為,是對股市的一次最大的破壞,就應該放棄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堅決行施自己的權力,對一切“對價”方案,都投堅決的反對票,只有這樣才會真正自己保護自己。個人意見,僅供參考,祝好運。
熱心網友
請問:若你是非流通股東,你愿意嗎?
熱心網友
是的,但是沒有法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