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展的慢是因為和我國的國防戰略有關嗎?

熱心網友

轟炸機當然不是純進攻性武器啦。在防守的時候也可以大量使用的。像蘇聯在防守的時候也大量使用了轟炸機。但主要還是用來進攻的。我所之的中國轟炸機只有轟5和轟6,而且性能也不先進。為什么中國發展的慢呢?我也考慮過這個問題,根據我猜測,可能中國將轟炸機認為成了象二戰時的臨空投彈飛機,或是戰略進攻武器。所以中國沒有大力發展。中國顯然是用導彈來取代轟炸機的戰略進攻作用。而中國的戰術導彈也很厲害,大概是用來取代轟炸機的轟炸作用吧。而中國普通空地導彈都由戰斗機或戰斗轟炸機投放,加上中國現在購買了蘇27系列的重型戰斗機,載彈量非常大。更使轟炸機無力發展。而且中國的對地空中支援任務主要是由攻擊機也就是強擊機來承擔。

熱心網友

當然,那還用問么???你聽說過要轟炸機來攔截敵機嗎??

熱心網友

轟炸機一般都是用來進攻的,有時也可以用來做火力掩護或用來運輸(轟炸機的容量很大)。

熱心網友

是地!

熱心網友

我國發展慢,是由于我國沒有大飛機生產能力。

熱心網友

轟炸機就是純進攻性武器,他只會接到進攻的命令去轟炸某個目標,不會收到去攔截敵方機群的命令?,F代的戰斗轟炸機就有這雙重的本領,因為他機動性強,火力猛,可以執行截擊、護航、轟炸等任務。如飛豹、SU-34。關于中國轟炸機發展的問題,我想當時中國還沒有意識到戰略轟炸的重要性。象美國在二戰中對德煉油廠和油庫轟炸,到最后才發現戰略轟炸對整個戰爭起到的決定性。才發展出B-52和后來的B-1B、B2,俄羅斯也一樣。中國過去的戰略是沒有必要,但象今天這樣的世界格局,中國已經重視起來了,FB-2000就是。

熱心網友

轟炸機之所以在載重上優于其它戰機,主要因為它可以載的炸彈比其它戰機多幾倍.主要用于進攻.它的強項是轟炸目標準,能挨的起打(抗擊力強)

熱心網友

轟炸機上90%載彈量都是用于進攻,自衛武器一般只有近程導彈和機炮。用轟炸機奪取制空權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轟炸機一般只用于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