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俄羅斯的BMP-2屬于2代步兵戰車,而美國的M2布雷德利和俄羅斯的BMP-3屬于3代步兵戰車,哪中國的86式屬于幾代步兵戰車,它能比的過BMP-2嗎.和BMP-3的差距有多大啊!.....如果在戰場上和BMP-3單條勝算有多大啊!
熱心網友
我軍研制和裝備步兵戰車的時間比較晚,第一代步兵戰車一一86式(也稱WZ501)直到1986年才定型,1992年開始批量生產。該車的研制成功,有效地提高了我軍裝甲機械化部隊的作戰效能,也為我國步兵戰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由于它主要是仿俄BMP-1步兵戰車技術,所以性能與世界上先進的BMP-3步兵戰車比起來有較大差距。
熱心網友
第一代,差兩代
熱心網友
我對俄式的輕型裝甲戰車一直不看好,去鎮壓老百姓還行,美國的M82大狙用窮甲彈在有效射程內隨便可以打穿它們,車臣戰爭也證明,所以現在俄國人都研制出了40噸級的重型裝甲戰車. 我國還是去仿制第一代的,86式也就是10噸左右,某些書刊里講有些部位如底頂還用不上鋼裝甲用的是鋁制裝甲來減輕重量.
熱心網友
BMP-3 100MM口徑 86是2代半
熱心網友
仿制BMP1而且那輛原形BMP1還不是從蘇聯進口的,是從埃及偷的.怎么樣,比以色列偷戰斗機有水平吧.
熱心網友
86式步兵戰車屬于第一代的,仿制前蘇聯的BMP-1,實際早就落伍了,特別它的73毫米火炮和導彈實在是太落后了,火炮身管短\初速低,射程也近,不好說了,汗顏!導彈就更不說了,還是紅箭73,反坦克能力大家都知道了!86步站具體的數據:式步兵戰車于1986年正式批準設計定型,并命名為1986式履帶式步兵戰車,簡稱為86式履帶式步兵戰車,是中國的第一代步兵戰車(研制代號為WZ501)。 86式步兵戰車車體劃分為3個部分,前部為動力及傳動部分,中部為炮塔部分,后部為載員艙。 86式步兵戰車有車長、炮手和駕駛員3名乘員。發動機及傳動裝置位于車輛前部右側,駕駛員位于車體前部左側,有一個向右轉動開啟的駕駛窗,并裝有3個晝間觀察潛望鏡。夜間駕駛時中間1個潛望鏡可更換為紅外夜間駕駛儀;浮渡時則用高潛望鏡。車長位于駕駛員后方,有1個向前開啟的車長門,可旋轉,不開啟部分裝有3個潛望鏡,中間1個為晝夜合一微光觀察鏡(也可用晝夜合一紅外觀察鏡,此時應帶紅外燈)。炮塔位于車體中部,炮手位于炮塔內,共裝有4個炮手用潛望鏡和1個晝夜合一、微光夜視瞄準鏡。炮塔頂部右方裝有1個白光探照燈。車體后部為戰斗艙,可載8名步兵,每邊4名,背靠背坐在戰斗艙內。中間為主柴油箱及電器支架。8名步兵中,有左右機槍手各1名,沖鋒槍射手6名(其中2名若下車作戰,則作為40火箭筒射手)。載員艙內有4個頂蓋,左、右各2個,通過鉸鏈與車體頂甲板相連。步兵下車作戰的主要出入口為兩扇車后門,這兩扇后門同時也作為柴油箱,左后門容積為60L,右后門容積為70L。 86式步兵戰車主要武器為1門73mm低壓滑膛炮,火炮全重為110kg,全長為2185mm,由膛壓低,使火炮結構簡單,重量輕。火炮右方安裝1挺并列機槍,在火炮炮身與火炮防盾上安裝有紅箭-73反坦克導彈發射架。炮塔底部有吊籃。火炮以自動裝填為主,也可手工裝填。自動裝彈機由輸彈機、抓彈提彈機和推彈機3部分組成,全部裝填過程由電操縱。裝填時火炮必須回復到裝填位置,此時相當于火炮成3°30′仰角,由角度控制器自動對準,射速為8發/min左右。炮塔內裝有73mm尾翼穩定火箭增程破甲彈和尾翼穩定鋼珠榴彈共40發,彈種配備一般各20發,也可根據戰斗任務需要而定。破甲彈重為3。5kg,初速為410m/s,直射距離為765m,最大射程為1300m;榴彈重為3。86kg,最大射程為2900m。為對付3000m以內的裝甲目標,炮手可使用有線制導的紅箭-73反坦克導彈,通過炮塔頂前部的裝填窗口裝填,屆時需將火炮抬高至接近最大仰角(約28°)位置。(來源:新華網)。
熱心網友
第二代。
熱心網友
是第一代,中國仿造BMP-1,應該無法與BMP-2和BMP-3抗衡.單挑的勝算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