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感到了氣的運行,已經陸續一年多了。但都在半睡眠中,帶脈也通了。問的是上面的問題。謝謝。

熱心網友

半睡眠狀態放松程度高。

熱心網友

懷疑不是半睡啊是進入夢游中了

熱心網友

真的嗎~~~~~~~~~~~~`

熱心網友

一般站立練習過氣功的人,躺下時氣感確是比站立強,我就有明顯的這種感覺。特別是某些身體不適的部位,當被氣流沖擊的時候還會發生自動,這重動的感覺適非常舒暢的。不過要提醒老弟一聲,躺下運氣千萬要記得收功,不然,當你睡著后,氣流亂竄,會出偏差的。

熱心網友

我不同意樓上的贊許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氣感是客觀存在的,氣功是有意識的引導和調控體內的氣感,讓他隨意游動很可怕!我建議多練練動功,把氣控制住,收放自如,再來談談練功層次為好。不以得喜不以失憂!(05-8-13)我曾經看過一篇關于睡眠問題的文章,先轉貼給大家也許能起到不可小瞧的作用!睡眠之道:養生之道,歷史悠久。古代養生理論,歸納其主要內容,不外乎:“氣功”、“藥物”、“服餌”三大方面;這三者各有各的內容,各有各的要領,各有各的重要性,而且三者還有相互依存,互以致用的一面。  歷史在前進,社會在不斷發展。隨著競爭的日趨激烈,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人們希求用最小的代價,最少的時間換取一個健康的身體;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健美、長壽也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盡管目前流行于世的健康、長壽、美容的方法不少,但像歷史悠久的中國擁有如此豐富又純賴天然的養生方法卻屬罕見。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做到無時無刻科學養生、合理養生呢?  《嗜睡》詩云:“長曰遲遲病有魔,情牽猶自夢春婆。一年三百六十日,醒時常少睡時多。終日昏昏唯一睡,睡中頗得禪三味。醒來卻寫夢中山,似畫非畫有真味。”  人類的健康是由睡眠、運動、飲食這三大支柱構成的。是否能很好地掌握這三點,決定著壽命的長短。此外,睡眠時須注意不可當風,不可對燈,不可張口,不可掩面,不可對火爐,不可臥濕處。如《尚書》載:“臥習閉口,氣不失,邪不入。”又“夜臥勿覆首得長壽。凡人臥春夏向東,秋冬向西,頭勿北臥。”由此而知,睡眠中的養生除了姿勢之外,也重視到睡眠方向對身體的影響。睡功心法:側身而臥。或者左側著床,或者右側著床,身體蜷起,如犬曲,似龍盤。左側著床則左腿全屈,右腿半伸。左手放耳下使耳心對手心,手心要空。右手放在肚臍上。如右側著床,做法則相反。意念似有似無,觀注下丹田,與氣交合。這樣心腎相交,水火互相溶合,則神不外馳,則氣自安定。睡意濃時,放心睡去,睡自穩定,睡中做功,時間不限。至醒來時,慢慢睜眼,此時正是一念未生,心似虛空。再將意念不即不離,似有似無地近現下丹田,幾分鐘,十幾分鐘均可,如能大靜一場,效驗非常。然后,坐起,搓熱手,搓臉,搓耳,搓大推穴,收功。此為睡法,即日常生活中睡眠應遵守之固本還元之法。功用:一、對失眠,神經衰弱,腸炎,便秘,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經冷等均有療效。二、此功不調息而息自調,不伏氣而氣自伏,久練自然入大定,人股息。三、臥時枕頭要高于肩,使頸椎平直,不要下垂彎曲。頭稍前傾,使下頜壓喉節。這樣做使氣容易注入中脈,可減少雜念,易人靜。以下幾式要求相同。有意交流者: 。(05-8-24修改)。

熱心網友

可能那是比較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