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此菜因豆腐潔白如玉,泥鰍灰黑如泥,因此還有一個雅致的名字,叫玉函泥。將小泥鰍在清水中養兩三日,水中滴幾滴麻油,使其去凈泥垢及吐凈腸中糞便。然后在砂鍋中添上高湯,將整塊豆腐和活泥鰍放入鍋中,加蓋微火慢煮,泥鰍為熱氣所逼,爭先恐后鉆入豆腐中躲藏,僅留尾巴在外面。湯沸時全數燙死在豆腐中,此時可轉小火并加各種調料。個人覺得有點殘忍
熱心網友
泥鰍和豆腐均營養價值很高,據營養學家分析,泥鰍所含蛋白質、脂肪、鈣、磷及維生素等成分,均超過一般魚類的含量,且其肉質細嫩鮮美、味甘性平、具有和中益氣,解毒收痔之功,被譽為“水中人參”。而豆腐則人吁“小宰羊”,為食品中之極良者。所含營養成分超過牛乳。其性滋補,亦具有“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中、寬腸、降濁”等功效。故泥鰍和豆腐同烹,更具有進補和食療功用。泥鰍鉆豆腐,由于具有較高的營養和進補作用,后經廚師幾經改進,亦成為筵席飲宴上的名菜。具體烹調,系先將小泥鰍置放有蛋清液的清水盆中,以排除臟物并洗凈,砂鍋注入冷排骨湯,隨放整塊嫩豆腐和泥鰍,加蓋慢燉稍許時間,泥鰍被熱氣所逼鉆入豆腐躲藏,待至湯沸全部燙熟在豆腐中,然后再經小火并加入多種調配佐料蘸雞油烹成。湯消允底,十分美觀,鮮嫩可口,堪稱一絕。。“泥鰍滾豆腐”與人們常說的“泥鰍鉆豆腐”不同,后者是小泥鰍先放在清水里養幾天(以排除臟內之物),趁活把小泥鰍放入砂鍋,隨著水溫漸升后,泥鰍被熱所逼,鉆入豆腐躲藏,待至湯沸泥鰍即燙死其中而成。下面我就介紹一下“泥鰍鉆豆腐”這道菜的做法,以讓大家一起來分享美食與健康。 材料:泥鰍(中等大小即可,個頭大者更佳)半斤(一起用餐的人多時,可適當加量),豆腐一盒,生姜、大蒜、植物油、食鹽、味精、黃酒等適量。 制作:①將泥鰍去頭,剪開腹部,摳除內臟,洗凈;②炒鍋上旺火,加入油燒至六成熟,倒入泥鰍,并放入適量生姜、大蒜、食鹽,炒拌一會后加入適量黃酒,繼續以文火燉20分鐘;③加入豆腐一盒,待文火燉至鍋內的湯發白,然后加入適量味精即可。 說明:泥鰍性平味甘,有水中人參之稱,不僅具有補益脾胃、暖中益氣之功,還具有顧腰護腎之效。豆腐含有豐富的營養,李時珍稱它具有“寬中益氣,和脾胃、消脹滿、下大腸濁氣”及“清熱散血”等功效。泥鰍燉豆腐,味道鮮美,而且取其兩者之功效,使補脾益胃之功能更強;對因脾胃虛弱等引起的納差、乏力諸不適表現有良好的調理作用;不僅如此,對腰酸腰痛,男女性功能下降等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