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小孩之前身體很健康,而且單位年年體檢都很正常,可是沒想到剖腹產生完孩子后,沒幾天就突然得了急性脊髓炎,脖子以下沒有知覺,突然癱瘓了,雖然經搶救治療,現在還算正常,可坐月子期間用了很多激素藥,掛水、腰穿……,很是痛苦,不知今后會否落下很多后遺癥。不知道有誰知道有過生孩子的人也得過急性脊髓炎,全身不能動彈的,不知道是手術原因,還是其他原因呢?

熱心網友

急性脊髓炎是指非特異性局限于數個節段的急性橫貫性脊髓炎,原因不明,絕大多數在感染后,或疫苗接種后發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冬末春初,或秋末冬初較為常見。如病變迅速上升波及延髓,稱為上升性脊髓炎;如脊髓內有兩個以上散在病灶。稱為播散性脊髓炎。 本病中醫診斷為軟腳瘟,是暑濕疫病之邪由口鼻侵人,蘊于肌肉,阻滯經絡,或熱傷陰液,筋失濡養,導致筋脈弛緩不用。以雙峰熱,肌肉軟癱,日久肌肉萎縮,步履不便為主要表現的疫病類疾病。 臨床表現 1.發病以青壯年為多,無性別差異。 2.起病較急,病前數天或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或有疫苗接種歷史。 3.主要臨床表現有病變水平以下肢體癱瘓,感覺缺乏和大小便障礙。 4.體格檢查 視脊髓損害節段,表現為四肢癱或截癱、傳導束型感覺障礙、植物神經功能損害。 診斷 一、基本檢查 腰穿腦脊液檢查 可見腦脊液壓力不高,白細胞數正常或輕度增高,蛋白含量可輕度增高,糖與氯化物含量正常。 二、進一步檢查 磁共振檢查可見病變部位脊髓增粗,是確診急性脊髓炎最可靠的措施。 三、診斷要點 1.急性起病,迅速出現四肢癱或截癱、傳導束型感覺障礙和大小便功能障礙。 2.腦脊液檢查或脊髓 MRI檢查。 3.本病需與周期性麻痹、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急性硬脊膜外膿腫、脊技結核、脊柱轉移性腫瘤、視神經脊髓炎、脊髓出血等鑒別。 4.本病的主要并發癥有肺炎、尿路感染、褥瘡等。 治療方法 一、一般治療 1.急性期應注意護理,定期翻身,2~13小時1次,并保持皮扶干燥清潔。 2.排尿障礙應行無菌導尿,持續引流或留置導尿管定期放尿,預防尿路感染。 3.早期進行癱瘓肢體被動運動,注意糾正足下垂,防止肢體痙攣及關節攣縮。 二、西醫治療 三、中醫治療 四、進一步治療 針灸、理療、康復治療等。 西醫治療 1.皮質類固酵激素 地塞米松 10~20mg,靜脈滴注,每日1次,7~10天后可改為強的松40~60mg,口服,每白 1次,每周減量1次,5 ~6周內逐步停用。 2.維生素 維生素 B1 100mg,肌注,每日1次。 維生素 B12 100ug,肌注,每日1次。 3.其它 煙酸 50mg,口服,每日3次。 尼莫地平 30mg,口服,每日3次。 中醫治療 一、辨證論治 1.濕熱毒蘊證:發熱汗多,汗出而熱不退,咽痛,咳嗽,惡心嘔吐,或大便循薄,去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清熱化濕解毒。代表方:甘露消毒丹加減。 2.濕熱阻絡證:熱退后又復發熱,肢體疼痛不能轉側,不愿撫抱,煩躁不寧,汗出去蒸,或嗜睡肢軟,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清熱化濕通絡。代表方:四妙九加減。 3.氣虛血瘀證:發熱已退,肢體麻痹,痿軟無力,面色萎黃,疲乏自汗,舌淡紅,苔薄自,脈濡。補氣活血通絡。代表方:補陽還五湯加減。 4.肝腎虧虛證:癱瘓日久,患側肢體痿廢不用,肌肉明顯萎縮,甚或肢體畸形,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滋補肝腎。代表方:虎潛丸加減。 二、針灸療法 癱瘓或肌肉萎縮者,可針刺大椎、夾脊、手三里、足三里、環跳、陽陵泉、腎俞、解溪、絕骨等穴,每次3~4穴,每日1次;可用當歸注射液或丹參注射液作穴位注射。 三、推拿按摩療法:可每日推拿或按摩癱瘓肢體10~15分鐘。 四、熏洗療法:可用四妙丸加忍冬藤、秦艽、石草蒲等,水煎熏洗,每日2次。 五、單方驗方 1.啟痿丹 番木鱉、白花蛇舌草、川牛膝、炒乳香、炒沒藥、仙靈脾、天麻、威靈仙、當歸、五味子、制川烏、制草烏、地龍,共為細末,蜜丸服用。適用于肢體癱瘓。 2.加味金剛丸 肉蓯蓉、菟絲子、杜仲、萆解、巴戟天、牛膝、木瓜、馬錢子、烏賊骨、天麻、全蝎、僵蠶、娛蟻,蜜丸服用,每次3 ~6g,每日3次,適用于肢體癱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