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的范圍不限.但要求感情豐富,語言比較好的!老師讓我們抄的,她讓我們抄一篇自己欣賞的文章,是高中文章,大家幫忙一下,謝謝!

熱心網友

高中生作文:愛的旋律! 我至今不能忘卻,那無助的凄涼的眼神。這樣的眼神本不屬于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這是一張戰地攝影照片,背景是伊拉克某城的殘垣斷壁。 我不知道人類歷史上究竟有過多少次戰爭,也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多少無辜孩童遭受著失去親人的痛楚。我常常想:戰爭難道真是不可避免的嗎? 戰爭毀滅生命,而生命是一個奇跡。在這個星球上相聚、相守更是一個奇跡。為什么人們不能用一顆愛心去包容他人,卻要以鐵與火、血與淚相向?! 人性本善。嬰孩純真的目光與笑容可以使天地間的一切為之失色。是什么讓我們純真的天性逐漸湮滅,讓我們的良知逐漸消失,讓我們在殘酷的戰爭中互相殘殺、無法自拔?是金錢,是利益,是無止境的貪婪!正是這些使人們漠視甚至忘記了世間最寶貴的東西:生命、愛和包容。 有個叫昆丁的美國小伙子,來中國做義工已十年了,這期間他遭遇過無數的騙子,可是他仍沒有放棄。“我幫助了十個人,其中有三個騙子,但我還是幫助了七個人!”這個美國青年的幽默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可貴的精神:博愛和包容。 有時人們并不缺少愛,缺少的往往是在愛受過傷之后再去愛的勇氣與胸懷。 人與人之間不能沒有愛,沒有包容。那么,人類與自己的母親———大自然之間是否也是如此呢? 自文藝復興以來,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思潮將“人”定位于一個高于一切物種之上的位置。人成了萬物之主。于是,為了人的需要、人的利益,大片森林變成了荒漠,無數的珍禽成為大肆捕殺的對象。地球上的物種日漸稀少。不敢想象,當有一天,地球上除了人類再也沒有其他生物時,地球———一切生命的共同的家園會變成什么樣子,人類———這個詞語的意思是你我每一個人———將如何生存。 大自然創造的一切生命,就其生存權而言,是平等的。人類在大千世界中的地位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結果。但這并不意味著人類的生命就比大自然中其他物種的生命高貴,也并不意味著人類有權剝奪其他生命繁衍和發展的機會。我們和大自然創造的一切生命共同生活在一個星球上,這個星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有什么比互相尊重、互相包容更重要呢?互愛互利,共享生命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有一首歌這樣唱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真心希望,愛的旋律能化解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上的一切紛爭,讓所有的生命都能和諧幸福地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之下。。

熱心網友

兒行萬里父擔憂 (散文) 作者: 梁彤瑾 時間: 2005-09-21 來源: 《綠洲》 劍兒走了,我的心突然空落落的。 當火車緩緩開動的時候,控制已久的淚水嘩地沖了出來。在一片呼兒喚母的叫聲中,我猛地轉過身去,閉上眼睛。 這是我第一次送劍兒出遠門,而且是送他到萬里之外的英國讀書。他在北京上學三年,來回幾趟,我從沒送過他。也不讓妻子送,也不讓他哥哥送。我氣他沒考上理想的大學。 劍兒小時候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考上初中一年級時,我已調到烏魯木齊工作,但還沒搬家。為了給他個好的學習環境,我讓他轉到市26中,和我一塊住宿舍。開始,他學習很努力,每次開家長會,都給我一個驚喜。因為每次他的成績排名次都要提前,從入學時的第十八名進到第二名。每次班主任老師都發點獎品,一枝鉛筆,一個作業本,或一塊橡皮。獎品很小,但每看到劍兒上臺領獎,我都好激動好激動,可比我自己作品得獎、或被評上先進時激動多了。慢慢地,我放松了管教,我以為他很自覺很自覺,我以為他的成績會一路領先的。但是我錯了。他初二下學期的某一天,班主任老師"請"我去,說劍兒的成績已經一落千丈,全班倒數第幾名:這對我無疑是當頭一棒,我心中雷聲滾動,但表面裝著平靜,在老師跟前不能失態。到家里就爆發了,大發雷霆,蹦來跳去地訓斥,審問,但我沒罵他沒打他。從小到大我沒動過他一指頭。在這一點上他的確是幸運的。繼而苦口婆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結果和千千萬萬望子成龍的父母親一樣,勞而無功,初中畢業只考上一般高中。高中三年我們也無力回天,他高考不過線。重讀一年才勉強進入那所不起眼的學校。我能不生氣嗎?上學時當然不送他,他走時我連房門都沒出。 我只能哀嘆:在孩子面前,父母永遠是失敗者 不送他不等于不關心他。他到北京不到一個月,我正好有機會出差,便到學校看他。他們宿舍有三張高低床,他住在靠窗戶的上鋪,窗戶玻璃爛了一塊。我說冬天會冷的。他說已經給老師講了,學校會安上的。 第二天是星期天,我帶他到天安門、故宮、北海公園游玩,在西單商場頂樓餐廳品嘗小吃。那兩天我沒說一句要好好學習的話,我是想用父愛感化他,自覺珍惜學習機會。一般的學校一般的專業也能有不一般的成績和收獲,千萬再不要令我失望了,我的承受力是有限的。 回來后我仍然擔心,每月寫封信,每次講一個故事,一個自己的故事或別人的故事。我是想和他交朋友,平等地跟他交流,談心,但字里行間仍透露著一個意思: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可謂用心良苦,但從老師那得到的信息還是不容樂觀。 不久,他又是寫信又是打電話,要錢買電腦。我氣不打一處來,一宿舍6個人,你買電腦往哪放?不予理睬!有一天,妻給我一封信,我一看是劍兒寫的,整整6頁紙。看完信我沉默了,我不得不承認,他寫得太有水平·了。他把買電腦的理由說得充分得不能再充分,如若不支持他,就是不關心不負責任,就是斷送他的前程,就是犯了莫大的錯誤。看來他是知事明理的,可我說的道理他怎么一點也不接受呢? 第二天妻就把一萬元錢寄去了。寄了又后悔,擔心他收不到錢,擔心他買電腦上當受騙,擔心他們班人多你開我開搗鼓壞了,擔心失竊,更擔心他打游戲機上癮影響學習。妻就叨叨不停,她一叨叨我就拿話頂她,明知道不保險,誰讓你寄錢呢?不寄又怎么力、,她說。唉,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劍兒的變化發生在工作后。我介紹他到一家事業單位,他干了兩個月就離開了,去了電腦市場。我完全支持,我覺得他長大了,成熟了。自己的路就要自己闖,不行了再重來。不久,一家大公司的老板看上他,聘他去作公司的微機安裝、維護、管理。他去了,干得得心應手,待遇也不錯,我可以寬心了。 新春伊始,他突然說想出國深造。我說突然,只是我感到突然。劍兒卻不突然,他肯定經過深思熟慮的。當時我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了,莫名其妙地答應了。說百分之百支持他,困難再大也要支持他。 當劍兒辦好一切手續,并且訂好九月九日的機票,過幾天就要從北京離港去英國時,我竟一下子愣住了:這是真的么?怎么像做夢一樣? 從火車站回來,妻仍沉浸在別子之痛中,說劍兒工作也可以,待遇也不低,為什么非要出國呢?想見一面都很難。我心想是呀,為什么一定要到英國呢?它再發達也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再說也是異國他鄉,人生地不熟的,多難啊,像被拋到汪洋大海中一樣,他能適應么,也沒個人幫幫他,真讓人揪心。 我心里這樣想,可嘴里還得找理由勸妻。我說電視里不是講了,前三年平均出國人數130萬,不都好好的。一百多年前清政府就派人出國留學了,有幾批都是小孩子,不是出了不少人物么。現在很多高中生初中生就出國了,人家的父母就放心,劍兒都二十五歲了,還有什么不放心的。再說了,去年咱們到新馬泰旅游,不是見到很多華人么,人家的老祖先早就漂洋過海下南洋了,祖祖輩輩不是也過得好好的。這些道理的確很充分,但我知道根本說服不了妻的,因為連我自己都沒有說服。我心里一直也七上八下的,尤其是九月九日那天。 九月九,在中國老百姓心目中是個好日子,但對全世界的人來說就非常敏感了,因為隔一天就是令世人恐慌的"9·11"。全世界的媒體都在炒"9·11",誰知道"9·11"會發生什么?恐怖分子一直都在磨刀霍霍,誰知道會在"9·11"弄出什么響動?美英早就揚言要打伊拉克,誰知道會不會"9·11"動手? 再說了,今年不知中什么邪了,飛機接二連三地出事,撞到山巒的、掉到海里的、沖向人群的、自個兒互相擁抱的、莫名其妙著火的,讓世人目瞪口呆。萬一--不能有萬一,千萬千萬不能出現萬一啊。 九月九日那天,我忐忑不安,坐臥不寧,表面上還要平靜如常。北京時間10點,劍兒乘坐的飛機從北京機場起飛,我的心也跟在那架飛機后邊在空中飛.飛啊飛,飛啊飛。 看報紙,看到"9·11"幾個字連忙放下。看書,看到"飛機"兩個字連忙合上。和同事聊天,聽到"上學"就旁顧左右而言它。那天也怪了,同事們幾次談誰的孩子考到南京了,誰的孩子錄取到廣州了,誰送女兒去東北讀書了,誰的孩子考上北大,有家企業送了張飛機票,我是聽到就躲,我太敏感了。 度日如年啊,九月九日。中午回家,妻在看電視。晚上回家,妻在看電視。很晚很晚了,妻還在看電視,我也看。看完電視接著看書,當然什么也看不進去,腦袋里一直是飛機的嗡嗡聲。人活著會有很多經歷,總會有那么一天,孩子會像其他小鳥一樣,在羽翼豐滿之后遠走高飛。而當有那么一天,當你經歷了生命中必然要經歷的躁動不安和種種迷惑之后,也許會在某個星光燦爛的夜晚凝望夜空,問自己我從哪里來?我是誰?劍兒,將來的某一天,你也會這樣問嗎? 第二天早早又看電視,默默地看。誰也不說看什么,但心里都明白,之所以看,是因為最怕看到有關飛機的壞消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接到英國打宋的電話:安全到達。我才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謝天謝地! 我輕松了,像過了一道什么難關似的輕松。我知道,人生會遇到許多次這樣的輕松。輕松是過程,擔憂也是過程。是痛苦而又愉悅的過程。(完)(段明濤編輯) 。

熱心網友

《聽取心靈的召喚》 曾幾何時,在眾說紛紜中彷徨,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曾幾何時,在他人的只語片言中迷茫,缺一雙飛離困惑的翅膀;曾幾何時,沒有選擇堅守抑或聽取的膽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陽光……朋友,別把心灰,別把氣喪,請聽取心靈對真善美的呼喚,讓心靈之燈為你導航!  是的,聽從心之召喚。 既別深陷于剛愎自用的泥潭,也別迷失在莫衷一是的他鄉。翻開歷史的冊頁,你會看到商紂王不納良言只落得家破人亡,劉阿斗沒有主見只能在可悲可笑的人生舞臺上將蜀國埋葬。而當你關閉心靈之窗,不再與世界交往,你只能給思想加框,心靈上綁,永遠不能在生活的無垠藍天上自由翱翔。  是的,聽從心之召喚。別去想那些把無數庸者掩埋的蜚短流長,也別計較“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積毀銷骨”的力量。你悲傷,是心在低吟;你微笑,是心在歌唱。別人指手畫腳時你巋然不動是一種榜樣,別人的非議與指責只會更好地映襯出你的勇氣與度量!只要問心無愧,你的腳步便走得穩當。位高權重時選擇他人的勸誡還是無休止的褒獎?榮譽加身時選擇他人善意的勉勵還是諂媚的頌揚?欲壑難填時選擇無休止的自我膨脹還是一句箴言——“無欲則剛”?只要堅守心靈之燈對真善美的期望,它終將為你指引最正確的方向!  是的,聽從心之召喚。別讓雙眼被道聽途說的表象皮毛蒙上,也別把“懷疑論”的精神弄得太過夸張。無論對人對事,千萬不要只憑陳年老賬,讓心靈的天平總是空空蕩蕩!揚棄中多幾分審視與估量,選擇中找準真理的重量。當歧路亡羊,墨子會嚎啕大哭,是因為沒有心靈之燈為他導航;孟子“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霸氣,就是“當仁不讓”思想下的個性張揚。當你不熟悉情況,多詢問詢問,恰好似“入山問樵,入水問漁”,是找到捷徑的良方;可是正直與良知要求你這樣或那樣時,你就該勇往直前,千萬別回避,別退讓!  聽取心靈的召喚吧,不要師心自用,也別全盤吸收。當你有心靈之燈為你導航,你的生活之路才能走得坦坦蕩蕩,讓愛你的和你愛的人心中充滿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