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時間去了三峽工地,有點想法,歡迎大家來討論.聽工程人員說,武漢鋼鐵的老總當年懷一腔熱血雄心壯志的參加了三峽工程的特種鋼材的招標.當時,還有多家中國和外國公司參加競爭.武漢鋼鐵果然是國內的巨無霸.憑借價格和生產實力優勢很快的將國內的各路高手斬落馬下.一路上是所向披靡.但是在另外的一邊,兩家日本鋼鐵公司卻悄悄的按兵不動.任憑中國公司的老總們在餐廳里歡慶勝利.當時,所有的中國人心中都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武鋼贏定了.小日本算老幾啊,這個連鐵礦石都沒有的國家也來競爭?不是天下的笑話嗎?可是,就當武漢鋼鐵最后驕傲的準備宣布勝利時,日本公司突然行動,報出了他們的第一個價格.900美圓,比武鋼的1000美圓低了整整100美圓.武鋼老總笑笑,蔑視的向日本公司反擊.小樣,制不了你.雙方的價格戰從900一直打到800美圓.小日本無論如何都比武鋼高.你不是要競爭嗎?也敢來中國地面上撒野!最后的談判中,日本代表表面上非常的著急.武鋼的代表是非常的自豪.武鋼想,有種你再降,700美圓我都可以干!最后日本人終于撕下精心偽裝了幾個月的面具,報出了一個讓武鋼老總這輩子都忘不了的價格:499美圓.當時所有的在場中國人都哭了.武鋼的老總再也不能抑制內心的感受.眼淚從這個北方漢子的臉上嘩嘩流下.武鋼的老總后來回憶說,在參觀了日本的企業后我發現自己輸得一點也不冤枉.日本企業的規模和武鋼相差不大,可是員工只有6000人.要知道武鋼當時有12萬人.老總戲稱是除了法院和火葬廠,城市有啥武鋼就有啥.這樣的臃腫的企業能和一個精干的小伙子競爭嗎?工程人員說完后一指那工地上的一臺機械說,看到沒,這車,日本小松的.我問,為什么不用國產的?中國不是早就可以生產了嗎?工程人員說,看你也是懂個皮毛,以前修葛洲壩就是國產的,司機說,我這是修大壩啊,還是修車啊?我又問,那為什么不用其他國家的啊?工程人員說,開始也用,可后來一算帳就嚇一跳,這些大個子,沒一個省油的燈.公司現在國家放開了,自負盈虧.作生意,要算帳啊.結果后來我回來時就很生氣,這個賣國的,只算經濟帳不算政治帳!仇恨就這樣忘記了嗎?所以,我建議!大家以后,一定要意志堅定的抵制日貨,要堅決拒絕使用三峽電站發出來的電,要堅決的,發揚中華民族的奮斗精神,把三峽工程的擔子接下來,把工地上的日本工程機械扔到長江里,用我們的勤勞的雙手,開創中華民族的未來.愛國者萬歲!

熱心網友

我看抵制日貨不是辦法.因為日本的貨說實在的質量好價格好所以說得好聽點日本人是靠我們中國人養著我們為什么不養著日本人>?好讓日本人羞愧

熱心網友

盡力而為吧

熱心網友

松下的老總曾經說過,即使我們不參拜靖國神社,韓國人也不會買我們的產品。 即使我們參拜靖國神社,中國人也會買我們的產品!!!!你說抵制日貨還現實嗎?

熱心網友

看了你這個故事,給我最大的觸動不是三峽工程選了日本的鋼材,不用國產的。而是其中的一段“日本企業的規模和武鋼相差不大,可是員工只有6000人.要知道武鋼當時有12萬人.老總戲稱是除了法院和火葬廠,城市有啥武鋼就有啥.這樣的臃腫的企業能和一個精干的小伙子競爭嗎?” 知道什么是差距嗎?這就是差距呀!中國人要理智,仇視日本人的情緒不是光靠抵制日貨能發泄的,日貨比國產貨要好,這一點我實在是不愿承認,可事實就是事實,我有很多同學很喜歡買日貨,不知道被我罵了多少回,但還是繼續買。如今畢竟是經濟時代,有誰買東西會帶政治色彩,現在的一代都是沒經歷戰火的,有誰會記住國恥。與其抵制日貨不如擠垮日貨。12萬人的企業輸給6000人的企業,我正是有點震驚,畢竟企業不是軍隊,不是人越多越好,喜歡軍事兵器的人都知道,在軍艦或潛艇上的艦員越少越好,人越少表明它的自動化程度越高,該艦越先進。1比20,一個臃腫的企業輸給一個精干的企業,難道這是中國人不愛國造成的嗎?如果我們要阻止13億中國人買日貨,一天到晚拿個“勿忘國恥”的口號勸國人別買日貨。這也許只有13億中很多或是不多的幾個愛國者的響應。我們應該讓中國人都買國貨,而且要買得心服口服。這就需要我們國企深化改革,提高生產率,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并提高自身科技水平,提高國際競爭力,多培養些人才,還有就是嚴懲貪官。每家國企都應以擠身世界500強為目標。我想那時已不是中國一些愛國青年們一天到晚呼吁抵制日貨,而是日本人急死樣的呼吁抵制中國貨的時候了。

熱心網友

這個問題你應向胡錦濤提一下。他有能力把日本的工 程機械仍到長江里。而你 我還有很多愛國的人們不購買日貨就行了。大家說呢???

熱心網友

哈哈哈,說干就要干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