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戰術核武小型化的進展如何?現在是否具備實戰能力?戰術核武(中子彈、脈沖彈)是否可以用火口徑榴炮和多管火箭炮發射?

熱心網友

核武器至今已成為“三代同堂”的大家族,第一代原子彈稱為裂變武器,第二代是氫彈。目前國際上研制的代表性第三代核武器主要是中子彈。中子彈的特點是,在爆炸時能放出大量致人于死地的中子,其中子產出量約為同等當量原子彈的10倍,并使沖擊波等的作用大大縮小。在戰場上,中子彈只殺傷人員等有生目標,而不摧毀諸如建筑物、技術裝備等,“對人不對物”。1963年美國首次試驗中子彈成功,1977年美國政府正式批準生產中子彈,法國和前蘇聯也都公開承認擁有中子彈的生產能力。1999年7月15日,中國政府宣布,中國早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就相繼掌握了中子彈設計技術和核武器小型化技術。請看系列報道《中國核武庫揭密》的第三集《中國中子彈揭秘》?! ?999年7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趙啟正針對美國眾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公布的《考克斯報告》在核武器的制造、商業衛星發射、科技交流等方面對中國的歪曲、攻擊,用大量事實進行了詳細的批駁和澄清。趙啟正指出,在七八十年代,中國就已先后掌握了中子彈設計技術和核武器小型化技術。這是中國首次正式宣布早已擁有中子彈武器?! ≈袊俅务g斥《考克斯報告》的長文透露,中國在1964年,即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的同時,科學家已放眼中子彈。那年著名核子物理學家王淦昌,提出激光核聚變初步理論,以此中國科學家開始有系統地從事這方面研究。10年后,科學家采用激光技術,在實驗室觀察到中子的產生過程。到上個世紀80年代初,建造了用于激光核聚變研究的裝置,80年代末期成功試爆中子彈。王淦昌是世界上最先提出激光核聚變概念的科學家之一,比美國中子彈之父科恩還要早?! 》瘩g《考克斯報告》的文中提到王淦昌,不僅因為他與中國研制原子彈、氫彈和中子彈有密切關系,事實上,國際科學界是根據他于1941年提出的理論,首次在實驗室證實了中微子的存在,這年他34歲,自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只有12年,美國中子彈之父科恩也拜讀過他發表的有關原子和中子的論文。  美國氫彈之父泰勒,有次評論王淦昌出任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長時說,他在改變中國。國際科學界很多人對王淦昌有認識,皆因他是中國核物理、宇宙射線和粒子物理學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同時他也是李政道的老師,李政道于1957年和楊振寧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王淦昌1929年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赴德國深造,1934年回國,在大學任教,培育了不少科學人才,李政道是他的其中一個學生?!  犊伎怂箞蟾妗仿暦Q,美國曾進行過1000多次核試驗才有今天的成就,中國只進行了45次就完全掌握了高技術先進彈頭,一定是竊取了美國機密,否則實難辦到?! 】伎怂共輸M報告時尚未知道中國實際上已經擁有了中子彈,否則必羅列更多"罪名"。美國不少科學家批評該報告是外行人之作,以核試爆次數定強弱更是胡說八道,丟盡了美國人的臉!  1999年7月15日,中國首次正式宣布早已擁有中子彈武器。那么,何為中子彈呢?  中子彈在一般人看起來似乎很神秘,實際上它是一種特殊的氫彈。掌握了原子彈、氫彈技術的國家,經過不太長時間的努力就掌握中子彈技術,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因為它們的破壞威力都是來源于某些物質的原子核核能的釋放。重核鈾235和钚239等在熱中子的轟擊下,分裂為兩個質量相近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出巨大能量和兩到三個快中子。這些中子又去轟擊其他鈾原子核,如此繼續下去,核分裂的數量就會急劇增加,形成鏈式反應并放出巨大的能量。利用這種重核裂變原理制成的核武器就稱為原子彈。與此相反,利用輕核的聚變原理制成的核武器就稱為氫彈。如氫有三個同位素,即氫、氘、氚。氘和氚在超高壓和數千萬度超高溫情況下,原子核彼此結合成為氦原子并放出更大的能量,形成熱核反應。聚變比裂變放出的能量大得多。中子彈就是聚變核武器中的一種。  氫彈是用原子彈作引爆裝置的。它通常采用氘化鋰作核裝藥,而不是直接使用氚,這是由于氚過于昂貴。原子彈在引爆氫彈過程中所產生的大量中子,打在鋰上就會產生氚,同時氘化鋰中的氘和氘發生反應也可產生氚和中子。中子彈雖然也用原子彈作引爆裝置,但主要核裝藥是氘和氚的混合物,而不是氘化鋰。因為氘和氚聚變所放出的中子比裂變所放出的中子多得多,而鋰可以吸收大部分中子。中子彈引爆用的原子彈很小,只有幾百噸梯恩梯當量。這種原子彈是用钚239做成的,因其比鈾裝藥能釋放更多的中子,可使中子彈小型化。中子彈的外殼一般不用鈾238,這樣高能中子可自由逸出,同時使放射性沾染的范圍比較小。中子彈的爆炸能由聚變反應產生,并主要以快中子流的形式向四周釋放。在其爆炸過程中,中子流的能量占總能量的80%左右,因此核沾染小,殺傷劑量大。由于中子彈的當量小,一般威力為1千噸梯恩梯當量,要求引爆用的原子彈更小,使其制造的難度增大?! ∶恳环N核武器都具有核輻射、沖擊波、光輻射、放謝性沾染和電磁脈沖等殺傷力,但中子彈的核輻射效應特別大。簡單地說,中子彈就是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力的小型氫彈。如一枚千噸級梯恩梯當量的中子彈,在距離爆炸中心800米處的核輻射劑量,是同當量純裂變核武器的20倍左右。因此,中子彈的正確名稱應是增強的輻射武器。對于1千噸梯恩梯當量的中子彈,在90米的高度上爆炸,沖擊波、光輻射和放射性沾染只在距爆心半徑180米的范圍內起作用,而距爆心800米處中子流卻能穿透30厘米厚的鋼板,使受鋼板保護的人員造成傷亡。也就是說,在這么遠的地方,中子流的貫穿作用仍然很強,可以穿透坦克、掩體和磚墻去殺傷人員,而坦克、建筑物和武器卻能完好的保存下來。由此可見,中子流殺傷是其主要效應,因此被稱為"干凈的武器"。此外,中子流的作用時間很短,軍隊很快可以進入目標區作戰,故而中子彈能作為戰術核武器使用,最適合攻擊入侵敵軍及戰事群。  直到目前為止,雖然中子彈尚未在實戰中應用,但作為核武器早已出現。美國正式生產中子彈是卡特總統執政時期開始的。1981年,美國總統里根為加強軍備,下令生產長矛導彈的中子彈頭和203毫米榴彈炮的中子炮彈,并加緊研制155毫米榴彈炮的中子炮彈。長矛是美國陸軍第二代地對地戰術彈道導彈,可攜帶小于或大于1千噸梯恩梯當量的中子彈頭,最大射程為130公里,最小射程為8公里。彈頭有5種爆炸高度,即地面、低空、低空加地面后備、高空或高空加地面后備。203毫米炮的中子炮彈,威力從1千噸到24噸梯恩梯當量可調,重約98公斤,長109厘米,直徑20。3厘米。這種中子炮彈是目前全球當量最小的中子彈,可通過榴彈炮發射,其實用性顯而易見?! ∫话銇碚f,具備核武器大國條件的國家,均有能力生產中子彈。它將通過導彈、戰機或榴彈炮發射等運載方式投向戰場。凡在它殺傷半徑之內的人,均因感染放射線而慢慢痛苦死亡,傷者最長能拖過一周,慘狀難以想像。如果有一天作為戰術武器的中子彈投入戰場,那將表示有限核戰的時代正式開啟。中國政府已多次聲明,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充分表明了中國擁有中子彈的正義性?!?。

熱心網友

很早就有炮射的戰術核武器。

熱心網友

可以用203毫米榴彈炮來發射戰術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