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飯,用高壓鍋煮,不變味的時間就要比電飯鍋煮的長,請問這是為什么?如題,這是個很奇怪的事實。我曾經在一天內,分別用高壓鍋和電飯鍋煮了飯,把它們打開來吃了點,再蓋上蓋子常溫放置。結果發現,用高壓鍋煮并存放的飯,盛夏都可以放兩到三天。但是電飯鍋里的飯,一過夜就馬上變餿。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是不是和它們的材料不同有關?請大家多多指教。
熱心網友
高壓鍋又叫壓力鍋,沸騰時它的溫度可達120度左右,因此用高壓鍋煮米飯比普通鍋煮米飯省時間省燃料,而且營養散失較少,尤其用它煮的米飯香軟可口,特別好吃。 大米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中含直鏈淀粉17%,支鏈淀粉83%。直鏈淀粉能溶于熱水,支鏈淀粉不溶于水,但可以在熱水中吸水糊化成極粘稠的溶液。因此大米飯的粘性主要決定于支鏈淀粉糊化的程度,而支鏈淀粉糊化的程度又決定于燒飯時鍋內的溫度。 普通鋁鍋在平原地區燒飯時,鍋內的蒸汽壓力只有一個大氣壓,水的沸點為100度,而高壓鍋不同,工作壓力為1.3公斤/平方厘米,工作溫度可達到124度。由于用高壓鍋煮飯,溫度和壓力都高于普通飯鍋,所以鍋內的蒸汽、水分會更有效地均勻地浸透到米粒內部去,使米粒很快分解變性,促使較多的直鏈淀粉溶解、支鏈淀粉糊化,因此極易被人體吸收。 同時,由于高壓鍋是在密封的情況下煮飯,米飯香氣散失較少,所以煮出來的飯粘性大、香氣濃、味道好。
熱心網友
可能是高壓鍋有密封圈相對電飯鍋密閉,空氣更不通透,細菌不易孳生。
熱心網友
都有高溫,但高壓鍋內的溫度更高,而且還有高壓,是電飯鍋沒有的所以高壓鍋滅菌更徹底
熱心網友
電飯鍋里有余熱更利于細菌的滋生所以很快變餿
熱心網友
可能是高壓鍋煮的飯比較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