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全球最大的基金市場——美國基金市場,其最新的發展態勢,呈現出以下幾大特點: 1、增長速度大幅下降 最近20年來,美國的基金業獲得了驚人的發展:1980年,美國基金業的資產總規模為1000億美元,而目前基金資產總規模已近7萬億美元;在1980年,大約有5.7%的美國居民持有基金,而如今約有47%的家庭投資基金。不過,面對基金業如此的輝煌,投資者應保持適度的冷靜,我們認為美國基金業快速增長的時代或許已經過去,以下的數據可以充分地說明這一點:在1999年,美國每月流向基金業的資金平均值為121億美元,而其基金業鼎盛時期的資金月流量均值高達189億美元;另據統計,在美國所有的基金公司中,在1999年中約有58%的公司的月資金凈流量為負值。美國基金業的增長速度之所以下降,主要是因為能用來投資于基金的資金增長幅度不斷下降。就以基金的重要資金來源養老金市場來說,1999年養老金市場計劃投資的資金增長幅度大約為12%,這一比例明顯低于1998年的15%的資金增長幅度,更是低于1997年的20%的資金的增長幅度(前幾年養老金市場之所以增長較快,是因為不斷有企業推出養老計劃,而最近養老金市場資金增長速度放慢,則是因為目前在美國凡1000人以上的企業中,90%以上的企業都已推出自己的養老計劃)。美國基金業的增長速度放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對基金的盈利能力產生懷疑。投資基金近年來之所以獲得快速發展,一個重要因素是其杰出的盈利水平。1998年基金業的平均毛利率為41.75%,而證券公司(經紀類)的同期毛利率僅為10%左右。然而,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基金經理,他們都認為這種狀況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如果基金的高盈利水平不能持續下去,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認為市場上的投資資金會源源不斷地從其它部門流向基金部門,而如果沒有資金的不斷流入,基金業的增長速度必然會下降。 2、集中趨勢十分明顯 很顯然,基金的經營業績決定投資者的資金流向,投資者總是將自己的資金交給最好的基金管理人去投資。正是由于這一點,使得市場上的資金越來越集中到少數基金管理公司的手中,而集中了大量資金的超級基金管理公司,由于規模經濟效應的影響,因而反過來又使得他們在市場競爭中能夠取得更好的經營業績,經過多次這樣的良性循環,基金市場集中的趨勢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在1998年,美國五大基金管理公司吸引了市場上41%的資金,1999年,這五大基金管理公司在基金市場全年資金流量中又將自己所占的份額提高到85%,而到了今年前兩個月,他們的份額仍高達69%。在2000年2月份,簡納斯(Janus)基金管理公司的表現更為搶眼,它在該月一舉獲得185億美元的資金凈流量,約占整個基金資金凈流量的50%。與基金市場集中趨勢相伴而生的是,基金投資者的贖回比率越來越高,投資者持有基金的年限越來越短,目前投資者投資平均期限則大約為3年。 3、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美國基金業的競爭首先來自同業競爭。同業競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不斷有新的基金管理公司加入基金市場。1997年新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有641家,1998年新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有718家,而1999年又有420家新的基金管理公司加盟基金市場。僧多粥少,新公司的加入,必然會加劇基金業的競爭。二是現有的基金管理公司,他們為了在既有的市場中占據較大的份額,往往會絞盡腦汁,通過不斷地進行業務創新、服務創新、體制創新等手段,盡量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認同度,而所有這一切都會使基金業的競爭日益白熱化。美國基金業的競爭還來自外部,其中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證券經紀公司。部分是由于網上交易成本的低廉性和便捷性,目前出現了資金由基金向證券公司轉移的跡象。到底有多少資金由基金流向證券經紀公司還很難說,但是,市場資金的這種轉移肯定是導致1999年流向基金的資金大幅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有關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在1999年,在線的網上證券公司投資者的帳戶余額達9300億美元,比1997年增加了655億美元。另據統計,約有6%的投資者賣掉他們手中持有的基金,而轉向自己通過證券經紀公司在網上直接購買證券。 4、運營成本不斷提高 首先是人力資源成本不斷提高。在基金管理公司中,人力資本尤其重要,杰出的基金管理人員能極大地改善基金的經營業績,而經營業績的改善是提升某一基金管理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在美國人才大戰不斷升級,很顯然,這種不斷升級的人才大戰,使得基金管理公司的人力資源成本不斷提高。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目前美國高級投資經理年薪的變化中可略見一斑:1996年他們年薪的平均水平大約為77萬美元,到了1999年,他們的年薪已經翻了一倍多,高達160萬美元。 基金運營成本的提高,還來自廣告費用的劇增。截至1999年年底,美國共有7808家基金管理公司,要在如此眾多的基金管理公司中創出自己的品牌,顯然需要強有力的廣告宣傳。但如今在美國做廣告宣傳,費用開支特別大。幾年前,在美國花2000萬美元做一次電視廣告應算是夠奢侈的了,但現在2500萬美元只能做一次中等規模的電視廣告。為了使自己的基金為廣大投資者所了解,花費巨額費用進行大規模的廣告宣傳看來是成功的基金管理公司獲取巨額投資收益不得不付出的投資成本。 5、中介分銷漸漸流行 正是因為基金數量眾多,廣告費用巨大,因此許多中小規模的基金管理公司紛紛借助基金中介機構來推銷他們的基金產品。他們認為,利用基金中介機構銷售基金產品,不僅能有效的降低成本,擴大銷售額,而且能使他們自己更好地集中精力來做好他們最擅長的事:基金管理。分銷模式中介化還有另外一個優點。由于中介機構組織的基金超級市場集中了大量的基金,因而各種有關基金發行和買賣的信息都在這里得到反映,中介機構對這些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后,可以將它們反饋給基金管理公司,從而有助于基金銷售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熱心網友
全球最大的基金市場——美國基金市場,其最新的發展態勢,呈現出以下幾大特點:1、增長速度大幅下降 最近20年來,美國的基金業獲得了驚人的發展:1980年,美國基金業的資產總規模為1000億美元,而目前基金資產總規模已近7萬億美元;在1980年,大約有5.7%的美國居民持有基金,而如今約有47%的家庭投資基金。不過,面對基金業如此的輝煌,投資者應保持適度的冷靜,我們認為美國基金業快速增長的時代或許已經過去,以下的數據可以充分地說明這一點:在1999年,美國每月流向基金業的資金平均值為121億美元,而其基金業鼎盛時期的資金月流量均值高達189億美元;另據統計,在美國所有的基金公司中,在1999年中約有58%的公司的月資金凈流量為負值。美國基金業的增長速度之所以下降,主要是因為能用來投資于基金的資金增長幅度不斷下降。就以基金的重要資金來源養老金市場來說,1999年養老金市場計劃投資的資金增長幅度大約為12%,這一比例明顯低于1998年的15%的資金增長幅度,更是低于1997年的20%的資金的增長幅度(前幾年養老金市場之所以增長較快,是因為不斷有企業推出養老計劃,而最近養老金市場資金增長速度放慢,則是因為目前在美國凡1000人以上的企業中,90%以上的企業都已推出自己的養老計劃)。美國基金業的增長速度放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對基金的盈利能力產生懷疑。投資基金近年來之所以獲得快速發展,一個重要因素是其杰出的盈利水平。1998年基金業的平均毛利率為41.75%,而證券公司(經紀類)的同期毛利率僅為10%左右。然而,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基金經理,他們都認為這種狀況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如果基金的高盈利水平不能持續下去,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認為市場上的投資資金會源源不斷地從其它部門流向基金部門,而如果沒有資金的不斷流入,基金業的增長速度必然會下降。2、集中趨勢十分明顯很顯然,基金的經營業績決定投資者的資金流向,投資者總是將自己的資金交給最好的基金管理人去投資。正是由于這一點,使得市場上的資金越來越集中到少數基金管理公司的手中,而集中了大量資金的超級基金管理公司,由于規模經濟效應的影響,因而反過來又使得他們在市場競爭中能夠取得更好的經營業績,經過多次這樣的良性循環,基金市場集中的趨勢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在1998年,美國五大基金管理公司吸引了市場上41%的資金,1999年,這五大基金管理公司在基金市場全年資金流量中又將自己所占的份額提高到85%,而到了今年前兩個月,他們的份額仍高達69%。在2000年2月份,簡納斯(Janus)基金管理公司的表現更為搶眼,它在該月一舉獲得185億美元的資金凈流量,約占整個基金資金凈流量的50%。與基金市場集中趨勢相伴而生的是,基金投資者的贖回比率越來越高,投資者持有基金的年限越來越短,目前投資者投資平均期限則大約為3年。 3、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美國基金業的競爭首先來自同業競爭。同業競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不斷有新的基金管理公司加入基金市場。1997年新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有641家,1998年新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有718家,而1999年又有420家新的基金管理公司加盟基金市場。僧多粥少,新公司的加入,必然會加劇基金業的競爭。二是現有的基金管理公司,他們為了在既有的市場中占據較大的份額,往往會絞盡腦汁,通過不斷地進行業務創新、服務創新、體制創新等手段,盡量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認同度,而所有這一切都會使基金業的競爭日益白熱化。美國基金業的競爭還來自外部,其中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證券經紀公司。部分是由于網上交易成本的低廉性和便捷性,目前出現了資金由基金向證券公司轉移的跡象。到底有多少資金由基金流向證券經紀公司還很難說,但是,市場資金的這種轉移肯定是導致1999年流向基金的資金大幅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有關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在1999年,在線的網上證券公司投資者的帳戶余額達9300億美元,比1997年增加了655億美元。另據統計,約有6%的投資者賣掉他們手中持有的基金,而轉向自己通過證券經紀公司在網上直接購買證券。4、運營成本不斷提高首先是人力資源成本不斷提高。在基金管理公司中,人力資本尤其重要,杰出的基金管理人員能極大地改善基金的經營業績,而經營業績的改善是提升某一基金管理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在美國人才大戰不斷升級,很顯然,這種不斷升級的人才大戰,使得基金管理公司的人力資源成本不斷提高。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目前美國高級投資經理年薪的變化中可略見一斑:1996年他們年薪的平均水平大約為77萬美元,到了1999年,他們的年薪已經翻了一倍多,高達160萬美元。 基金運營成本的提高,還來自廣告費用的劇增。截至1999年年底,美國共有7808家基金管理公司,要在如此眾多的基金管理公司中創出自己的品牌,顯然需要強有力的廣告宣傳。但如今在美國做廣告宣傳,費用開支特別大。幾年前,在美國花2000萬美元做一次電視廣告應算是夠奢侈的了,但現在2500萬美元只能做一次中等規模的電視廣告。為了使自己的基金為廣大投資者所了解,花費巨額費用進行大規模的廣告宣傳看來是成功的基金管理公司獲取巨額投資收益不得不付出的投資成本。 5、中介分銷漸漸流行 正是因為基金數量眾多,廣告費用巨大,因此許多中小規模的基金管理公司紛紛借助基金中介機構來推銷他們的基金產品。他們認為,利用基金中介機構銷售基金產品,不僅能有效的降低成本,擴大銷售額,而且能使他們自己更好地集中精力來做好他們最擅長的事:基金管理。分銷模式中介化還有另外一個優點。由于中介機構組織的基金超級市場集中了大量的基金,因而各種有關基金發行和買賣的信息都在這里得到反映,中介機構對這些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后,可以將它們反饋給基金管理公司,從而有助于基金銷售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
熱心網友
全球最大的基金市場--美國基金業其最新的發展動向,呈現出以下幾大特點:1、增長速度大幅下降 最近20年來,美國的基金業獲得了驚人的發展:1980年,美國基金業的資產總規模為1000億美元,而目前基金資產總規模已近7萬億美元;在1980年,大約有5.7%的美國居民持有基金,而如今約有47%的家庭投資基金。不過,面對基金業如此的輝煌,投資者應保持適度的冷靜,我們認為美國基金業快速增長的時代或許已經過去,以下的數據可以充分地說明這一點:在1999年,美國每月流向基金業的資金平均值為121億美元,而其基金業鼎盛時期的資金月流量均值高達189億美元;另據統計,在美國所有的基金公司中,在1999年中約有58%的公司的月資金凈流量為負值。美國基金業的增長速度之所以下降,主要是因為能用來投資于基金的資金增長幅度不斷下降。就以基金的重要資金來源養老金市場來說,1999年養老金市場計劃投資的資金增長幅度大約為12%,這一比例明顯低于1998年的15%的資金增長幅度,更是低于1997年的20%的資金的增長幅度(前幾年養老金市場之所以增長較快,是因為不斷有企業推出養老計劃,而最近養老金市場資金增長速度放慢,則是因為目前在美國凡1000人以上的企業中,90%以上的企業都已推出自己的養老計劃)。美國基金業的增長速度放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對基金的盈利能力產生懷疑。投資基金近年來之所以獲得快速發展,一個重要因素是其杰出的盈利水平。1998年基金業的平均毛利率為41.75%,而證券公司(經紀類)的同期毛利率僅為10%左右。然而,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基金經理,他們都認為這種狀況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如果基金的高盈利水平不能持續下去,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認為市場上的投資資金會源源不斷地從其它部門流向基金部門,而如果沒有資金的不斷流入,基金業的增長速度必然會下降。2、集中趨勢十分明顯很顯然,基金的經營業績決定投資者的資金流向,投資者總是將自己的資金交給最好的基金管理人去投資。正是由于這一點,使得市場上的資金越來越集中到少數基金管理公司的手中,而集中了大量資金的超級基金管理公司,由于規模經濟效應的影響,因而反過來又使得他們在市場競爭中能夠取得更好的經營業績,經過多次這樣的良性循環,基金市場集中的趨勢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在1998年,美國五大基金管理公司吸引了市場上41%的資金,1999年,這五大基金管理公司在基金市場全年資金流量中又將自己所占的份額提高到85%,而到了今年前兩個月,他們的份額仍高達69%。在2000年2月份,簡納斯(Janus)基金管理公司的表現更為搶眼,它在該月一舉獲得185億美元的資金凈流量,約占整個基金資金凈流量的50%。與基金市場集中趨勢相伴而生的是,基金投資者的贖回比率越來越高,投資者持有基金的年限越來越短,目前投資者投資平均期限則大約為3年。 3、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美國基金業的競爭首先來自同業競爭。同業競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不斷有新的基金管理公司加入基金市場。1997年新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有641家,1998年新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有718家,而1999年又有420家新的基金管理公司加盟基金市場。僧多粥少,新公司的加入,必然會加劇基金業的競爭。二是現有的基金管理公司,他們為了在既有的市場中占據較大的份額,往往會絞盡腦汁,通過不斷地進行業務創新、服務創新、體制創新等手段,盡量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認同度,而所有這一切都會使基金業的競爭日益白熱化。美國基金業的競爭還來自外部,其中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證券經紀公司。部分是由于網上交易成本的低廉性和便捷性,目前出現了資金由基金向證券公司轉移的跡象。到底有多少資金由基金流向證券經紀公司還很難說,但是,市場資金的這種轉移肯定是導致1999年流向基金的資金大幅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有關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在1999年,在線的網上證券公司投資者的帳戶余額達9300億美元,比1997年增加了655億美元。另據統計,約有6%的投資者賣掉他們手中持有的基金,而轉向自己通過證券經紀公司在網上直接購買證券。4、運營成本不斷提高首先是人力資源成本不斷提高。在基金管理公司中,人力資本尤其重要,杰出的基金管理人員能極大地改善基金的經營業績,而經營業績的改善是提升某一基金管理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在美國人才大戰不斷升級,很顯然,這種不斷升級的人才大戰,使得基金管理公司的人力資源成本不斷提高。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目前美國高級投資經理年薪的變化中可略見一斑:1996年他們年薪的平均水平大約為77萬美元,到了1999年,他們的年薪已經翻了一倍多,高達160萬美元。 基金運營成本的提高,還來自廣告費用的劇增。截至1999年年底,美國共有7808家基金管理公司,要在如此眾多的基金管理公司中創出自己的品牌,顯然需要強有力的廣告宣傳。但如今在美國做廣告宣傳,費用開支特別大。幾年前,在美國花2000萬美元做一次電視廣告應算是夠奢侈的了,但現在2500萬美元只能做一次中等規模的電視廣告。為了使自己的基金為廣大投資者所了解,花費巨額費用進行大規模的廣告宣傳看來是成功的基金管理公司獲取巨額投資收益不得不付出的投資成本。 5、中介分銷漸漸流行 正是因為基金數量眾多,廣告費用巨大,因此許多中小規模的基金管理公司紛紛借助基金中介機構來推銷他們的基金產品。他們認為,利用基金中介機構銷售基金產品,不僅能有效的降低成本,擴大銷售額,而且能使他們自己更好地集中精力來做好他們最擅長的事:基金管理。分銷模式中介化還有另外一個優點。由于中介機構組織的基金超級市場集中了大量的基金,因而各種有關基金發行和買賣的信息都在這里得到反映,中介機構對這些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后,可以將它們反饋給基金管理公司,從而有助于基金銷售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
熱心網友
全球最大的基金市場--美國基金業其最新的發展動向,呈現出以下幾大特點: 1、增長速度大幅下降 最近20年來,美國的基金業獲得了驚人的發展:1980年,美國基金業的資產總規模為1000億美元,而目前基金資產總規模已近7萬億美元;在1980年,大約有5.7%的美國居民持有基金,而如今約有47%的家庭投資基金。不過,面對基金業如此的輝煌,投資者應保持適度的冷靜,我們認為美國基金業快速增長的時代或許已經過去,以下的數據可以充分地說明這一點:在1999年,美國每月流向基金業的資金平均值為121億美元,而其基金業鼎盛時期的資金月流量均值高達189億美元;另據統計,在美國所有的基金公司中,在1999年中約有58%的公司的月資金凈流量為負值。美國基金業的增長速度之所以下降,主要是因為能用來投資于基金的資金增長幅度不斷下降。就以基金的重要資金來源養老金市場來說,1999年養老金市場計劃投資的資金增長幅度大約為12%,這一比例明顯低于1998年的15%的資金增長幅度,更是低于1997年的20%的資金的增長幅度(前幾年養老金市場之所以增長較快,是因為不斷有企業推出養老計劃,而最近養老金市場資金增長速度放慢,則是因為目前在美國凡1000人以上的企業中,90%以上的企業都已推出自己的養老計劃)。美國基金業的增長速度放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對基金的盈利能力產生懷疑。投資基金近年來之所以獲得快速發展,一個重要因素是其杰出的盈利水平。1998年基金業的平均毛利率為41.75%,而證券公司(經紀類)的同期毛利率僅為10%左右。然而,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基金經理,他們都認為這種狀況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如果基金的高盈利水平不能持續下去,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認為市場上的投資資金會源源不斷地從其它部門流向基金部門,而如果沒有資金的不斷流入,基金業的增長速度必然會下降。 2、集中趨勢十分明顯 很顯然,基金的經營業績決定投資者的資金流向,投資者總是將自己的資金交給最好的基金管理人去投資。正是由于這一點,使得市場上的資金越來越集中到少數基金管理公司的手中,而集中了大量資金的超級基金管理公司,由于規模經濟效應的影響,因而反過來又使得他們在市場競爭中能夠取得更好的經營業績,經過多次這樣的良性循環,基金市場集中的趨勢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在1998年,美國五大基金管理公司吸引了市場上41%的資金,1999年,這五大基金管理公司在基金市場全年資金流量中又將自己所占的份額提高到85%,而到了今年前兩個月,他們的份額仍高達69%。在2000年2月份,簡納斯(Janus)基金管理公司的表現更為搶眼,它在該月一舉獲得185億美元的資金凈流量,約占整個基金資金凈流量的50%。與基金市場集中趨勢相伴而生的是,基金投資者的贖回比率越來越高,投資者持有基金的年限越來越短,目前投資者投資平均期限則大約為3年。 3、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美國基金業的競爭首先來自同業競爭。同業競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不斷有新的基金管理公司加入基金市場。1997年新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有641家,1998年新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有718家,而1999年又有420家新的基金管理公司加盟基金市場。僧多粥少,新公司的加入,必然會加劇基金業的競爭。二是現有的基金管理公司,他們為了在既有的市場中占據較大的份額,往往會絞盡腦汁,通過不斷地進行業務創新、服務創新、體制創新等手段,盡量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認同度,而所有這一切都會使基金業的競爭日益白熱化。美國基金業的競爭還來自外部,其中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證券經紀公司。部分是由于網上交易成本的低廉性和便捷性,目前出現了資金由基金向證券公司轉移的跡象。到底有多少資金由基金流向證券經紀公司還很難說,但是,市場資金的這種轉移肯定是導致1999年流向基金的資金大幅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有關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在1999年,在線的網上證券公司投資者的帳戶余額達9300億美元,比1997年增加了655億美元。另據統計,約有6%的投資者賣掉他們手中持有的基金,而轉向自己通過證券經紀公司在網上直接購買證券。 4、運營成本不斷提高 首先是人力資源成本不斷提高。在基金管理公司中,人力資本尤其重要,杰出的基金管理人員能極大地改善基金的經營業績,而經營業績的改善是提升某一基金管理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在美國人才大戰不斷升級,很顯然,這種不斷升級的人才大戰,使得基金管理公司的人力資源成本不斷提高。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目前美國高級投資經理年薪的變化中可略見一斑:1996年他們年薪的平均水平大約為77萬美元,到了1999年,他們的年薪已經翻了一倍多,高達160萬美元。 基金運營成本的提高,還來自廣告費用的劇增。截至1999年年底,美國共有7808家基金管理公司,要在如此眾多的基金管理公司中創出自己的品牌,顯然需要強有力的廣告宣傳。但如今在美國做廣告宣傳,費用開支特別大。幾年前,在美國花2000萬美元做一次電視廣告應算是夠奢侈的了,但現在2500萬美元只能做一次中等規模的電視廣告。為了使自己的基金為廣大投資者所了解,花費巨額費用進行大規模的廣告宣傳看來是成功的基金管理公司獲取巨額投資收益不得不付出的投資成本。 5、中介分銷漸漸流行 正是因為基金數量眾多,廣告費用巨大,因此許多中小規模的基金管理公司紛紛借助基金中介機構來推銷他們的基金產品。他們認為,利用基金中介機構銷售基金產品,不僅能有效的降低成本,擴大銷售額,而且能使他們自己更好地集中精力來做好他們最擅長的事:基金管理。分銷模式中介化還有另外一個優點。由于中介機構組織的基金超級市場集中了大量的基金,因而各種有關基金發行和買賣的信息都在這里得到反映,中介機構對這些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后,可以將它們反饋給基金管理公司,從而有助于基金銷售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
熱心網友
全球最大的基金市場——美國基金市場,其最新的發展態勢,呈現出以下幾大特點: 1、增長速度大幅下降 最近20年來,美國的基金業獲得了驚人的發展:1980年,美國基金業的資產總規模為1000億美元,而目前基金資產總規模已近7萬億美元;在1980年,大約有5.7%的美國居民持有基金,而如今約有47%的家庭投資基金。不過,面對基金業如此的輝煌,投資者應保持適度的冷靜,我們認為美國基金業快速增長的時代或許已經過去,以下的數據可以充分地說明這一點:在1999年,美國每月流向基金業的資金平均值為121億美元,而其基金業鼎盛時期的資金月流量均值高達189億美元;另據統計,在美國所有的基金公司中,在1999年中約有58%的公司的月資金凈流量為負值。美國基金業的增長速度之所以下降,主要是因為能用來投資于基金的資金增長幅度不斷下降。就以基金的重要資金來源養老金市場來說,1999年養老金市場計劃投資的資金增長幅度大約為12%,這一比例明顯低于1998年的15%的資金增長幅度,更是低于1997年的20%的資金的增長幅度(前幾年養老金市場之所以增長較快,是因為不斷有企業推出養老計劃,而最近養老金市場資金增長速度放慢,則是因為目前在美國凡1000人以上的企業中,90%以上的企業都已推出自己的養老計劃)。美國基金業的增長速度放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對基金的盈利能力產生懷疑。投資基金近年來之所以獲得快速發展,一個重要因素是其杰出的盈利水平。1998年基金業的平均毛利率為41.75%,而證券公司(經紀類)的同期毛利率僅為10%左右。然而,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基金經理,他們都認為這種狀況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如果基金的高盈利水平不能持續下去,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認為市場上的投資資金會源源不斷地從其它部門流向基金部門,而如果沒有資金的不斷流入,基金業的增長速度必然會下降。 2、集中趨勢十分明顯 很顯然,基金的經營業績決定投資者的資金流向,投資者總是將自己的資金交給最好的基金管理人去投資。正是由于這一點,使得市場上的資金越來越集中到少數基金管理公司的手中,而集中了大量資金的超級基金管理公司,由于規模經濟效應的影響,因而反過來又使得他們在市場競爭中能夠取得更好的經營業績,經過多次這樣的良性循環,基金市場集中的趨勢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在1998年,美國五大基金管理公司吸引了市場上41%的資金,1999年,這五大基金管理公司在基金市場全年資金流量中又將自己所占的份額提高到85%,而到了今年前兩個月,他們的份額仍高達69%。在2000年2月份,簡納斯(Janus)基金管理公司的表現更為搶眼,它在該月一舉獲得185億美元的資金凈流量,約占整個基金資金凈流量的50%。與基金市場集中趨勢相伴而生的是,基金投資者的贖回比率越來越高,投資者持有基金的年限越來越短,目前投資者投資平均期限則大約為3年。 3、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美國基金業的競爭首先來自同業競爭。同業競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不斷有新的基金管理公司加入基金市場。1997年新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有641家,1998年新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有718家,而1999年又有420家新的基金管理公司加盟基金市場。僧多粥少,新公司的加入,必然會加劇基金業的競爭。二是現有的基金管理公司,他們為了在既有的市場中占據較大的份額,往往會絞盡腦汁,通過不斷地進行業務創新、服務創新、體制創新等手段,盡量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認同度,而所有這一切都會使基金業的競爭日益白熱化。美國基金業的競爭還來自外部,其中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證券經紀公司。部分是由于網上交易成本的低廉性和便捷性,目前出現了資金由基金向證券公司轉移的跡象。到底有多少資金由基金流向證券經紀公司還很難說,但是,市場資金的這種轉移肯定是導致1999年流向基金的資金大幅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有關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在1999年,在線的網上證券公司投資者的帳戶余額達9300億美元,比1997年增加了655億美元。另據統計,約有6%的投資者賣掉他們手中持有的基金,而轉向自己通過證券經紀公司在網上直接購買證券。 4、運營成本不斷提高 首先是人力資源成本不斷提高。在基金管理公司中,人力資本尤其重要,杰出的基金管理人員能極大地改善基金的經營業績,而經營業績的改善是提升某一基金管理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在美國人才大戰不斷升級,很顯然,這種不斷升級的人才大戰,使得基金管理公司的人力資源成本不斷提高。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目前美國高級投資經理年薪的變化中可略見一斑:1996年他們年薪的平均水平大約為77萬美元,到了1999年,他們的年薪已經翻了一倍多,高達160萬美元。 基金運營成本的提高,還來自廣告費用的劇增。截至1999年年底,美國共有7808家基金管理公司,要在如此眾多的基金管理公司中創出自己的品牌,顯然需要強有力的廣告宣傳。但如今在美國做廣告宣傳,費用開支特別大。幾年前,在美國花2000萬美元做一次電視廣告應算是夠奢侈的了,但現在2500萬美元只能做一次中等規模的電視廣告。為了使自己的基金為廣大投資者所了解,花費巨額費用進行大規模的廣告宣傳看來是成功的基金管理公司獲取巨額投資收益不得不付出的投資成本。 5、中介分銷漸漸流行 正是因為基金數量眾多,廣告費用巨大,因此許多中小規模的基金管理公司紛紛借助基金中介機構來推銷他們的基金產品。他們認為,利用基金中介機構銷售基金產品,不僅能有效的降低成本,擴大銷售額,而且能使他們自己更好地集中精力來做好他們最擅長的事:基金管理。分銷模式中介化還有另外一個優點。由于中介機構組織的基金超級市場集中了大量的基金,因而各種有關基金發行和買賣的信息都在這里得到反映,中介機構對這些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后,可以將它們反饋給基金管理公司,從而有助于基金銷售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