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氣墊船的工作運行原理是怎樣的?
熱心網友
航行時利用高于大氣壓的空氣在船體與水面(或地面)間形成氣墊,使船體部分或全部升離水面(或地面)的船舶。 1953年,英國人科克雷爾首創了完整的氣墊理論,并用來研究和試制氣墊船。 按產生和氣墊的方式,氣墊船可分為全墊升氣墊船(又稱全浮式氣墊船)和側壁氣墊船(又稱半浮式氣墊船)兩種。 全墊升氣墊船的船底四周一般都圍以具有一定強度的柔性圍裙,利用圍裙包圍的船底空腔作為氣室,鼓風機產生高壓空氣通過噴口向內噴射,以產生和維持氣墊,使船體全部懸浮于水面(或地面)上。全墊升氣墊船的后上方裝有像飛機那樣的空氣螺旋槳作為推進裝置,能水陸兩棲航行。在沼澤、急流淺灘、冰雪地等其他交通工具不能涉足的地方,全墊升氣墊船都可以通行無阻。全墊升氣墊船每承擔1噸重量要消耗約25馬力的墊升功率,而且只能采用空氣螺旋槳,比水螺旋槳的推進效率要小得多。這些都制約著全墊升氣墊船向大型化發展。20世紀末,世界上最大的民用氣墊船是橫渡英吉利海峽的渡船,總重量為300噸,可載客418人和60輛汽車,時速70節。 側壁氣墊船是英國人拉蒂默于1960年發明的。其特點是左右兩舷有側壁插入水中,高壓空氣只能從艏艉逸出。由于航行時船身處于半浮狀態,側壁浸水部分的浮力可減少一些墊升力,所以墊升功率消耗較少,每噸重量的墊升功率不到10馬力。側壁氣墊船裝有水螺旋槳或噴水推進裝置,推進效率較高,噪音也小。但由于側壁始終插在水中,船體只限在水上航行,不能登陸。側壁氣墊船具有可提高航速和續航力、增大噸位的優點,經濟性、船舶穩定性也很好, 不僅受到民用部門的重視,也適宜作為大中型軍事艦船,很有發展前途。。
熱心網友
答:氣墊船是利用高壓空氣在船底和水面(或地面)間形成氣墊,使船體墊起離開水面(或地面),而實現高速航行的船.氣墊是用大功率鼓風機將氣壓入船底下而形成的,船底周圍有柔性的圍裙或剛性的側壁,利用它們把氣體圍住,限制在船底,防止逸出.柔性圍裙用尼龍或氯丁橡膠制品做成.世界上第一艘氣墊船是1959年英國制造的,橫渡英吉利海峽取得成功.1964年后,氣墊船類型增多,應用日益廣泛.目前多用作高速短途客船、交通船、渡船等,船速可達100~150千米/時.
熱心網友
氣墊船不靠水的浮力,而是靠一定壓力的空氣墊航行的現代船舶。其特點是航速快、噪音小、甲板面積大、水陸兩棲。氣墊船源于英國,是英國電子工程師科克雷爾發明的。 1950年,40歲的科克雷爾發現,海水的阻力降低了船的航行速度,于是便有了把船舶的外殼加一層空氣的想法,開始氣墊船的研究。他認真汲取總結前人的經驗教訓,系統地提出了氣墊理論,科學地論證了在船底用壓縮空氣來抬高船體的可能性。他把兩個空罐頭盒套在一起,然后用改裝過的真空吸塵器把空氣輸進兩罐之間的環形空隙內,再用廚用磅稱測量噴氣壓力。他發現這樣產生的空氣噴流壓力比平常增加兩倍。他利用這個原理制造了一條試驗船,從船底一排排的噴氣縫射出空氣,形成氣墊把船承托起來。1956年冬末,這條氣墊船在白廳街的一座大樓的地板上進行表演時,在場的人們看到這個 “現代飛毯”噴著煙霧在地板上起飛了,激動地跳了起來。 1959年6月,英國政府撥款制成了一條長9。1米、寬7。3米、重4。5噸的SRN1型氣墊船,在賴特島進行試航。7月25日,科克雷爾等3人乘這艘氣墊船順利地穿過了英吉利海峽,成為世界上第一艘實際載人航行的氣墊船。它宣告:在船舶技術世界中,又一種新型的船舶誕生了。 目前,氣墊船主要有現兩種形式,全浮式和側壁式。世界上現有的氣墊客船,要數英國制的SRN4 巨型氣墊船為最大,圍裙高8米,逐漸向下收窄,可抵受4。5米高的波浪。航速平均每小時100公里,可載客424名和55輛汽車。 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氣墊船是美國的側壁式氣墊船,每小時達167公里。 氣墊船是沼澤地區和冰封海面的理想運載工具。。
熱心網友
利用向地面(水面)噴氣產生向上的推力,減少阻力,再利用向后的噴氣產生向前的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