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那么如何解決封閉基金高折價交易的難題呢?大家提的最多的是封閉轉開放,但因為擔心對市場沖擊太大,從管理者的角度不太可能實現。那么我們何不借鑒“破凈”股票回購,采用回購方式呢?如基金同盛,10月14日收盤價0。458,凈值0。9170,折價率50%,基金總凈值27。5億元。如回購10%的份額,則需要3億*0。458,不超過1。4億元。假設從銀行融資1。4億元(如基金已滿倉),實際大部分基金都有不少于20%的債券投資和存款,并不需要貸款?;刭徍笞N3億基金分額,基金凈值減少不超過1。4億元,還有25。9億元,每份基金凈值上升至0。96元。對于回購,可以設定25%折價率的規定。超過此限即可回購。實際通過這樣的回購要約,基金二級市場價格必定上漲,折價必然下降,也就是說由于價格上漲,要約并不一定有實現可能。但對于基金持有人,二級市場交易價格上升,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我覺得這是一種解決基金過高折價的思路,希望大家支持。 。
熱心網友
那么如何解決封閉基金高折價交易的難題呢?大家提的最多的是封閉轉開放,但因為擔心對市場沖擊太大,從管理者的角度不太可能實現。那么我們何不借鑒“破凈”股票回購,采用回購方式呢?如基金同盛,10月14日收盤價0。458,凈值0。9170,折價率50%,基金總凈值27。5億元。如回購10%的份額,則需要3億*0。458,不超過1。4億元。假設從銀行融資1。4億元(如基金已滿倉),實際大部分基金都有不少于20%的債券投資和存款,并不需要貸款?;刭徍笞N3億基金分額,基金凈值減少不超過1。4億元,還有25。9億元,每份基金凈值上升至0。96元。對于回購,可以設定25%折價率的規定。超過此限即可回購。實際通過這樣的回購要約,基金二級市場價格必定上漲,折價必然下降,也就是說由于價格上漲,要約并不一定有實現可能。但對于基金持有人,二級市場交易價格上升,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我覺得這是一種解決基金過高折價的思路,希望大家支持。 。
熱心網友
那么如何解決封閉基金高折價交易的難題呢?大家提的最多的是封閉轉開放,但因為擔心對市場沖擊太大,從管理者的角度不太可能實現。那么我們何不借鑒“破凈”股票回購,采用回購方式呢?如基金同盛,10月14日收盤價0。458,凈值0。9170,折價率50%,基金總凈值27。5億元。如回購10%的份額,則需要3億*0。458,不超過1。4億元。假設從銀行融資1。4億元(如基金已滿倉),實際大部分基金都有不少于20%的債券投資和存款,并不需要貸款?;刭徍笞N3億基金分額,基金凈值減少不超過1。4億元,還有25。9億元,每份基金凈值上升至0。96元。對于回購,可以設定25%折價率的規定。超過此限即可回購。實際通過這樣的回購要約,基金二級市場價格必定上漲,折價必然下降,也就是說由于價格上漲,要約并不一定有實現可能。但對于基金持有人,二級市場交易價格上升,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我覺得這是一種解決基金過高折價的思路,希望大家支持。 。
熱心網友
根據最近的數據,封閉基金的加權折價率已經超過40%,甚至出現了折價50%以上的基金,也就是說,到期將保險機構“套牢”封閉基金的首選有100%的收益,很是誘人。 折價交易的原因包括很多,如對遠期交易風險的擔心,對管理人輸送利益道德風險的憂慮,再中國,還有對將來非流通股股票上市的擔心。實際上我們能在其他國家的市場也能看到封閉基金折價的情況,應該說5-20%的折價率是比較合理的,然而再中國這樣的市場,居然出現了5折基金,實在是太不合理了。 那么如何解決封閉基金高折價交易的難題呢? 大家提的最多的是封閉轉開放,但因為擔心對市場沖擊太大,從管理者的角度不太可能實現。 那么我們何不借鑒“破凈”股票回購,采用回購方式呢? 如基金同盛,10月14日收盤價0。458,凈值0。9170,折價率50%,基金總凈值27。5億元。 如回購10%的份額,則需要3億*0。458,不超過1。4億元。假設從銀行融資1。4億元(如基金已滿倉),實際大部分基金都有不少于20%的債券投資和存款,并不需要貸款?;刭徍笞N3億基金分額,基金凈值減少不超過1。4億元,還有25。9億元,每份基金凈值上升至0。96元。 對于回購,可以設定25%折價率的規定。超過此限即可回購。 實際通過這樣的回購要約,基金二級市場價格必定上漲,折價必然下降,也就是說由于價格上漲,要約并不一定有實現可能。但對于基金持有人,二級市場交易價格上升,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我覺得這是一種解決基金過高折價的思路,希望大家支持。 。